成品魚滯銷,“魚瘟”爆發,生魚價格升降兩難,漁農該何去何從?

疫情之下,全國各地交通還未恢復,很多地方草魚出現滯銷現象。

成品魚滯銷,“魚瘟”爆發,生魚價格升降兩難,漁農該何去何從?

“哎,要是按往年的銷量,我養的魚早就被採購空了,可照現在的情況繼續發展下去,早晚虧得血本無歸。。。。。。”最近,市中區白馬鎮鳳凰村的周俊才因為自家水產品滯銷而心急如焚。

據瞭解,因受疫情影響,本應該在大年初二左右就賣空的十多萬斤魚,周俊才現在只賣出五千斤,而且每斤魚都是以低於市場價百分之五十的價格賣出。“算上我自己的十多萬斤魚滯銷,全村都還有四十多萬斤魚賣不出去,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周俊才眉頭緊鎖,“現在天氣逐漸變熱,這幾十萬斤魚在各個塘裡已經擠滿了,影響下一批魚苗入塘的時間不說,這些魚很有可能因為生病導致大面積死亡,到時候的經濟損失根本不敢想。”

像上文周俊才家的魚賣不出去的情況有很多,全國各地都出現了活魚滯銷的情況。出現滯銷的主要原因還是交通問題,大家想吃魚,但是魚運不出村。

成品魚滯銷,“魚瘟”爆發,生魚價格升降兩難,漁農該何去何從?

雖然城市復工,酒樓開業,但是因為疫情原因,大家還是不太敢去酒樓聚餐。酒樓是是活魚的主要消費群體,酒樓生意慘淡,自然不會買入很多魚。

屋漏偏逢連夜雨,剛進入早春,全國各地似乎又出現魚瘟。一位天津養殖戶,50畝的池塘,已經出現超過1萬斤成品鯉魚的死亡。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現魚瘟,今年也不例外,最近,許多地方草魚已經出現春瘟現象,據報道,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已經出現“魚瘟”暴發的現象,死亡慘重,全國養殖戶要注意了,以免發生去年大規模死亡的慘狀。

成品魚滯銷,“魚瘟”爆發,生魚價格升降兩難,漁農該何去何從?


早春魚瘟引用了養殖生產中的通俗說法,指主要淡水魚如草、鯿、鯽、鯉、黃顙魚等早春發病,造成的大量死亡的魚病。

魚瘟病也並非指某一種疾病,主要是指細菌性、病毒性、真菌及寄生蟲一種或幾種魚病的混合感染,細菌性包括潰瘍性綜合徵和爛鰓爛尾等,病毒性的如鯉痘瘡病、鯉春病毒血症和病毒性出血病等,寄生蟲性的較常見的如錨頭鰠、膚孢蟲、碘泡蟲、單極蟲等,真菌性魚病包括水黴和絲囊黴菌等感染。

在滯銷和魚瘟的雙重夾擊之下,目前活魚價格比去年低了不少。

成品魚滯銷,“魚瘟”爆發,生魚價格升降兩難,漁農該何去何從?

目前的草魚、鯉魚、鯽魚報價都在4.7一公斤,去年同期草魚平均價格在10.5元左右,也就是說今年的草魚比去年的便宜了一倍。

活魚滯銷,導致今年魚苗很難投入,影響下半年產魚;爆發魚瘟,導致魚量減少,今後活魚是漲價還是繼續降價很難說。

我是老王,關注老王,關注三農資訊,關注農村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