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除了比較別人家的孩子,你自己做了什麼嗎?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除了比較別人家的孩子,你自己做了什麼嗎?


尹建莉教育學者,教育碩士,家庭教育領域標誌性人物。曾在一線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現致力於家庭教育研究及寫作。


她用自己科學的教育理念來養育女兒,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她的女兒非常優秀,求學期間曾兩次跳級,16歲就參加高考,總分超出清華分數線22分。孩子不但成績優異,還心地善良、性格獨立、處事成熟得體。


著名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說過:“大多數母親都能給與奶,但只有少數母親能夠給與蜜。”


“奶”指的是本能的母愛,它驅使媽媽們去照顧和保護孩子,雖然也很令人感動,但這種愛在本質上和動物對幼崽的愛是一樣的,大多數母親都能給與孩子。


“蜜”指的是更為優質的母愛,除了滿足孩子最基礎的生存需求,還能幫助孩子挖掘內在潛能,使他有能力走向幸福的人生。


本文簡單從兩個方面進行介紹,分別是作者在學習、生活兩個方面對孩子教育理念和方式。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除了比較別人家的孩子,你自己做了什麼嗎?


一、學業方面


1、以興趣為出發點


學習要勤奮,但不需要刻苦。


當家長給孩子灌輸“刻苦”的觀念時,其實是在暗示孩子,學習是一個苦差事。


人的天性就是避苦求樂,有誰會天生喜歡“苦”呢?


家長和老師要多花點心思,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2、語文


在孩子識字方面,作者提出了“指讀”,即,給孩子讀故事書時,用手指著書上的字,嘴讀到哪個字,手就指到哪個字


需要注意的是,讀的時候要按書上的原文逐字念下去,不要刻意把書面語言轉換成口頭語言


在生活當中,任何場景都可以給予孩子指讀。比如:


到火車站就讀候車室裡“禁止吸菸”的標誌。


走在路上就讀路邊的店鋪招牌。


去動物園就讀指示路牌。


日積月累,孩子就會慢慢理解文字的含義,自然而然地認識書裡的字。


閱讀能力強的孩子,理解能力就強,不僅語文成績好,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也會走得更遠。


選書的時候,作者提到主要是孩子愛不愛看,把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放在第一位


3、數學


對於加減法,作者提到了“買東西”的遊戲。


玩法是,在地上圈出一個“小店”,再擺上些“貨物”,就可以開張了。孩子作為小店主,要給每樣商品定價,爸爸媽媽輪流來買東西,小店主就要自己算賬收錢。


從100以內的加減法到乘除運算都可以在遊戲中學習。


剛開始,孩子會使用1元,5元,10元這些好計算的數字;到後面,可以使用12元,13元這些稍微複雜的數字進行計算,以此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


對於乘除法,同樣是在遊戲中與孩子進行。


例如,一隻鉛筆4毛錢,那買9支多少錢?


一包餅乾4塊錢,裡面有10塊,那隻買3塊餅乾要多少錢?


總之,以興趣為基礎,只有孩子有了興趣,才能更好的“玩”下去。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除了比較別人家的孩子,你自己做了什麼嗎?


二、生活方面


1、親自帶孩子


作者在孩子年幼時堅持親自帶娃,這對孩子以後的人格養成十分重要。


在嬰幼兒期,孩子有沒有跟父母建立起高質量的依戀關係,與他日後的情商高低、人際關係好壞、甚至一生的幸福都有密切關係。


即使真的需要其他人照顧,也要儘可能地彌補孩子,比如讓孩子提前和照顧者熟悉起來,經常找機會和孩子交流等等。


2、培養孩子“獨立”品格


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


只要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儘量不插手,哪怕自己會因為擔心而倍受折磨。


這樣做的話,一是家長對孩子越來越有信心,二是孩子早自立早成才


這裡提到三種媽媽。


“直升機媽媽”:她們像直升機一樣時刻盤旋在孩子上空,過度地保護和干涉孩子,讓孩子失去了很多鍛鍊自己的機會。


“掃帚媽媽”:她們只在孩子遇到重大問題時,才揮動掃帚幫孩子掃清障礙。


“掃帚老師”:她們教導孩子使用掃帚的方法,然後把掃帚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讀者朋友,你希望自己做哪一種媽媽呢?


在鍛鍊孩子獨立性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評估事情的難度和孩子的能力,選擇好時機再放手。


例如,作者提到讓自己9歲的孩子,自己做17個小時火車去找爸爸,厲害了!當然,在出發之前,作者做大量的安全教育工作。


如果有的父母剛開始不放心孩子獨自出行,會偷偷地跟在後面觀察,只要不被孩子發現,這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3、培養孩子“實事求是”品格


幾乎所有值得尊敬的人都是實事求是的,而所有人格缺損的人身上,卻幾乎都缺乏這種品質。


家長要以身作則,把實事求是的精神真正根植在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中。


比如,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是實事求是地看待自身的缺點。


承認自己對名利的渴望,是實事求是地面對內心的慾望。


不強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是實事求是地接納孩子的感受。


不在孩子的考試名次上寸土必爭,是實事求是地對待他的學業。


例如,評選“三好”生的時候,很多孩子雖然也想當選,卻不好意思投票給自己,即使投了一般也不告訴別人。而作者的孩子每次都會投給自己一票,有人問起時也會誠實地說出來,因為她覺得自己是符合標準的。事實上班裡的同學也非常認同她的優秀,經常是接近全票地推選她為“三好”生。


還有一次班裡評選班幹部,作者孩子把票投給了一位自己不怎麼喜歡的同學,因為她覺得在候選人中,這位同學的能力最強。這種為人處世的態度,足以讓很多大人汗顏了。


以上就是作者帶孩子的理念和方法,讀者朋友,當我們在對比別人家孩子的時候,不妨也想想別人家父母背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哪些是可以借鑑學習的。也許,“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下”


以下是筆者整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思維導圖。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除了比較別人家的孩子,你自己做了什麼嗎?


查看高清思維導圖,搜索“教練思維”,回覆“209”,領取《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高清思維導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