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豆瓣6.2分却戳中1.5亿网友泪点,《安家》告诉我们:只有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安家》6.3分,豆瓣6万多网友打分


导言:


波伏瓦曾在《第二性》里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当《第二性》出版时,波伏瓦曾乐观地认为:“希望这本书能尽快过时,女性的处境能好起来,不再是第二性。”


然而,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第二性》已被奉为“女性圣经”,但我们都知道,这本书并没有过时,因为女性还是第二性。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安家》,自开播以来已多次冲上微博热搜。有一个热搜话题比较特殊,是“心疼房似锦”,该热搜话题已有1.5亿阅读,2.4万讨论。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2月26号热搜话题#心疼房似锦#


该剧翻拍自2016年大火的日剧《卖房子的人》,剧本由六六进行了本土化改编,讲的是中国人买房子的故事。

由房子串联起的故事耐人寻味,有的甚至跌宕起伏,其中女主角房似锦的故事令人心疼,因为她的原生家庭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问题。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房似锦倾诉

首先是她的名字,她说她叫房四井,是“房家要扔到井里头没死成的老四,房四井,一二三四的四,水井的井”。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房四井

房似锦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当初她妈生下她的时候,要把她扔到井里,说是家里实在养不起了。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房四井差点被亲妈扔井里

幸好房四井的爷爷将她从妈妈手里夺了回来,爷爷说“女娃也是人”,还质问房的妈妈:“养不起,你生她干啥?”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房四井的爷爷

可是,她还有个弟弟,也就是说等到生了弟弟的时候,妈妈又养得起了。

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谁不心疼她呢?所以才会有“心疼房似锦”这个热搜。

我原本觉得房似锦这个名字非常好听,而且正好跟她的职业——房产中介非常契合,没想到,背后竟然有这样悲伤的故事。

真的,父母爱不爱你,从起名开始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被父母疼爱的孩子,都有个特别的名字,承载着父母的期盼与祝福。不被爱的孩子也有个特别的名字,烙印着父母给的歧视与伤害。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房似锦的妈妈

房似锦和妈妈的冲突是因为房子,她妈妈让她出100万给她弟弟买房子,房似锦说没有那么多钱,她妈妈才不管她,凶神恶煞地问:“一百万什么时候到账?”毫不体谅女儿的艰辛。


这个桥段大家看着都觉得眼熟,因为跟《欢乐颂》《我的真朋友》里很像。在《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妈妈也曾逼迫樊去跟朋友借钱来帮助哥哥,她付首付给哥哥买的房子,最后哥哥却要跟倒打一耙,要跟她打官司。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樊胜美妈妈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樊胜美哥哥

在《我的真朋友》里,曾慧敏的爸妈也曾逼迫刚到上海工作不久的女儿拿出20万给弟弟盖房子,但是她父母却说家里的房子和存款都是弟弟的。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曾慧敏哭诉自己借钱的艰难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她被父母的话伤透了心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曾店长的父亲


房似锦的妈妈更绝,上来就要100万,还威胁她说如果不把100万打到账上就到上海来找她。然后就真的跑到上海来找房似锦要钱来。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房似锦妈妈找上门

看着房妈妈的那副嘴脸,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2、为何近年来重男轻女现象频频出现在热播剧里?


最近几年大火的现代都市剧里,原生家庭问题非常突出,其中尤以重男轻女的问题最为引人关注,不断引爆舆论。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是个典型,自从这部剧火了之后,“樊胜美”三个字已经是那些被原生家庭榨干的女儿的代名词了。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樊胜美

如果你要劝说一个女孩子不要为了哥哥或弟弟付出太多,要为自己打算,那你就只要说“千万别让自己变成‘樊胜美’”,人家就明白了。


《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从小被妈妈嫌弃,被二哥欺负,父亲也不帮她。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都挺好》中学生苏明玉

妈妈说她是女孩子不能和哥哥比,只养她到18岁,因为迟早要嫁人的,老了也不用她养老。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苏明玉的妈妈


《我的真朋友》的店长曾慧敏被爸妈逼着出20万给弟弟买房子,为了凑钱,她到处借,最后连男朋友也要被她父母无休止的索取给吓跑了。可是她父母还嫌她30多岁嫁不出去,丢人。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曾店长哭诉


(1)从恶婆婆到恶妈妈的转变,是剧情的需要吗?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热搜底下的热门评论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近几年很多电视剧都有这样的设定,而且都是妈妈更重男轻女,爸爸的存在感很低,以前的电视剧,我印象中没有这么严重的,至少妈妈是护着女儿的。


曾经的国产剧都市剧,大多是聚焦婆媳关系的,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婆婆媳妇小姑》《双面胶》,将婆婆和儿媳妇之间的矛盾刻画得入木三分。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婆婆媳妇小姑(1998)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电视剧《双面胶》(2007)


难道现在是婆媳矛盾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了,或者说聚焦婆媳关系的影视作品已经过剩了。


虽然也不排除编剧们为了戏剧冲突而设置的情节,但是,我们都知道,艺术虽高于生活却来源于生活。


然而现在有个风气并不好,好像只要想体现原生家庭问题,农村人进城以及由此引发的城乡冲突,编剧就只有女主被原生家庭压榨这一个思路。


为什么一定是女主要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呢?


就算是要制造原生家庭的矛盾冲突,有很多角度可以写,为什么一定是“房四井”式的问题呢?


房四井的经历让我想起电影《何以为家》,男主角赞恩是个12岁的小男孩,他在电影中的将父母告上法庭,因为他父母没有能力抚养孩子,却还要生孩子,最后导致孩子们过着悲惨的生活。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何以为家》


(2)社会的批判与反思意识增强


更加深刻的原因可能是,以前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思想观念的束缚,人们并不认为重男轻女有错。因为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代,男性代表了更大的劳动生产力。


在社会普遍为实现温饱和致富的过程中,人们并没有时间去考虑精神健康的问题,所以也根本意识到原生家庭的创伤。那时的人只是一味地忍耐,默默承受,甚至大部分人不知道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及其所代表的社会问题。


而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社会整体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受教育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反思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就体现在书籍和影视剧中了。


是不是只有中国是这样呢?当然不是。


在韩国,有一部现象级畅销书《82年生的金智英》(2016)和同名电影(2019),讲述的是女性反思自身困境的故事。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82年生的金智英》中文版


故事是讲述一个名叫金智英的女人的成长经历:她从小就为了弟弟牺牲自己,爸爸重男轻女,什么好的都给弟弟;她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却只能默默忍受;她工作之后,虽然能力突出,但是还是要以男同事、男领导为重;她31岁结婚,禁不住长辈的催促生了女儿,然后辞职做全职太太。


金智英每天累得要死,偶尔带孩子出门,买杯咖啡还被人说是“妈虫”。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金智英


再看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也揭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从不同视角呈现了印度女性的困境与抗争。


《摔跤吧!爸爸》的男主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曾经是摔跤冠军,他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印度传统。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摔跤吧!爸爸

《神秘巨星》讲的是尹希娅追逐音乐梦想的故事,反映了印度社会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神秘巨星》女主尹希娅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神秘巨星》女主妈妈娜吉玛


再看欧美国家的影视剧中反映的女性问题,体现在女性的个性解放、政治权利等方面,尤以美剧为甚,比如《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和《国务卿女士》。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讲述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家庭主妇在离婚后自我意识觉醒,奋斗成为一名卓越的脱口秀演员的故事。女主米琪·麦瑟尔在成功的路上遇到很多困难,但最终实现了开自己的深夜秀、功成名就的梦想。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国务卿女士》

《国务卿女士》主要讲述了一位女国务卿的工作和生活故事,她要在国际危机、办公室政治和复杂的家庭生活之间寻找平衡点,该剧将女性领导人的理性与感性彰显得比较恰当。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女总统》

直到她竞选成为总统,这部剧的最后一季改名《女总统》。但是现实中,美国并没有出现一位女总统,将来什么时候能实现,还未可知。


当然,影视剧的立意,也体现了通过艺术创作对不合时宜的价值观进行批判,原因是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


再者也因为这些电视剧的编剧中也有很多女性,她们在角色设定的时候就会从女性的角度去反思这个制度,以及这种文化的不合理性,体现在作品里就是设计这种戏剧化的冲突。


所以,当这些影视剧最终播出的时候,由于社会公众对于这个方面是很敏感的,或者说有很大的共鸣,就会引爆舆论,各种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头条热榜、微信热门等,引起大范围的讨论。


(3)年轻人更趋向于性别平等观念


近些年来,由于性别平等观念逐步在年轻人中得到广泛接受和传播,因此对于性别平等的问题,更多的是从作为个体的人的角度来反思,而不再是规范化、脸谱化的男性和女性的区别。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Stevie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句:“我们这代人,至少能为女儿们争取些什么吧?”

随后,收到一个朋友回复:“至少可以教会她们些什么。”不久又收到另一个朋友回复:

“即使不是为了女儿,为了自己也应该争取。”


从影视剧里对原生家庭里重男轻女的批判可以看出,女性的反抗意识也在增强。


同时,在现实中,大部分观众对此也持批判态度。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樊胜美和陈家康

比如《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当她被原生家庭压榨的时候,得到观众的普遍同情。但当她选择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的时候,观众的评论则是恨铁不成钢,怒其不争。当她终于取得自己的独立之后,观众是一片叫好与掌声送给她。

樊胜美说:“如果有一天我们还能重新开始的话,我也希望是以各自独立的姿态重新开始,我必须要学会自己站起来,才有资格去奢求爱情,我才有资格去选择,是否该站在你王柏川身边。”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大学时的苏明玉做兼职赚钱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从小就一直在争取自己的权利,并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独立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该剧里的苏明玉也被塑造成是现代独立女性的典型。


这反映的是一种新的社会风气,或者说社会是鼓励女性摆脱糟糕的原生家庭,蜕变出新的自我,追寻自己的幸福。


也表明了只有摆脱糟糕的原生家庭才能找到幸福,而要摆脱人生家庭的束缚,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独立,特别是经济独立。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达到了一定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效果,是一种反思。


(3)马太效应与扎堆现象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达,越多的人讨论一个剧,就会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反之亦然。热播剧的热度因之愈热,而表现平平的剧则更冷。马太效应愈加明显。


因此我们会发现一旦有某部反映社会现象的电影或剧火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影视剧跟进,同类的人物设定会很多,这种扎堆现象在所难免。


如果没有抓住热门话题的风口,很可能就会导致影视剧的票房或收视率惨淡,相关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就白费了。


但是,不断出现的跟风现象,导致影视作品同质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值得警惕。


(4)独生子女政策到放开二胎政策的转变所造成的影响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独生小孩

从前因为有独生女子女政策,所以不会把重男轻女这个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摆在电视剧的重头戏里,但是最近这些年,由于大环境的变化,开放二胎之后,出现很多高龄产妇,就是为了再生一个儿子。


这样的社会新闻屡见不鲜,当然也会成为编剧的创作灵感来源。


同时,由独生子女政策取消,影视剧的创作也不必再拘泥于三口之家的设定了。因此,非独身子女的原生家庭问题得到更多呈现。


知乎“重男轻女”的问题下面就有很多女生留言说感谢独生子女政策,否则自己肯定也会被迫变成“樊胜美”。这也是因为社交网络发达了,导致原生家庭里重男轻女的问题聚集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3、为何剧中的妈妈更重男轻女?


还有一个问题,我苦思不得其解,于是只能写下来,一边写一边思考。那就是:这些电视剧里都把妈妈的设定为那个重男轻女、要求女儿无尽付出的恶人,爸爸的存在感特别低,变成了沉默者。


因为,在我的观念中,或者说理想状态下,作为母亲的女性,本应该对同为女性的女儿更好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生了女儿导致母亲在夫家的地位更低,所以母亲就把气撒在女儿身上。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老有所依

还是因为传统观念中的“养儿防老”让妈妈认为必须对儿子好,才能保证自己老年的时候有人赡养,是这样吗?


那为什么老年人担心如果不剥削女儿补贴儿子,儿子就不会给自己养老呢?为什么老人对儿子付出那么多,还会觉得亏欠儿子呢?对女儿那样不好,却不担心女儿不给自己养老呢?


如果不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女性被影响而不自知,或已自知却无法自拔,并且变成帮凶,怎么会出现同样是女人的妈妈对女儿这么狠,对儿子这么宠?


细细想来,虽然父亲不说话,属于消极型,表面看来是无害的。但是他们会默许母亲做出恶劣的行为,比如《都挺好》中的父亲苏大强。


而在家中作为弱者的母亲,不仅要对儿子无以复加地好,还要对女儿心狠,将厌女症发挥到极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令爸爸满意,也是令其所代表父权满意。


在这个体系下,作为母亲的女性将自己受到压力与伤害转嫁到更弱的女儿身上。鲁迅早就说过,“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如果不是因为妈妈太弱,只能看爸爸颜色过活,妈妈真的会这么宠爱自己的儿子吗?又真的会狠心地对待自己的女儿吗?


都说检验一个社会文明的尺度,是对待弱者的态度。但是,家庭里的“弱者”母亲却将伤害加诸更弱的女儿身上,这样的社会文明该如何检验呢?


其实,这背后还是利益在作祟,妈妈为了自己的利益,向比自己更弱的女儿施加压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爸爸的认可。


此时,女人只能站在男人那一边,作为母亲的女人们是用行动告诉作为父亲的男人们:我们虽然不是男人,但我们跟你们一样痛恨女人,所以我们和你们是共同利益集团,所以请接纳我们吧,至少不要伤害我们。


就像波伏瓦说的那样,“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


所以,虽然这些电视剧里,爸爸没有动手,但是,爸爸却是那个在背后指挥的人,或者说,爸爸代表的男权思想是那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妈妈的手和语言把板子打在女儿的身上,把伤害加在女儿的心上。


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没有人觉得不对,因为早已经习以为常。


而父亲,在其中扮演的是一个沉默的怂恿者,一个借母亲之手的间接施害者。


诚如阿伦特所言,恶的平庸性,不是滔天的罪行,“那不是愚蠢,而是无思性”。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汉娜·阿伦特


此外值得注意点是,《蜗居》和《安家》同是六六编剧,可以作为对比研究的案例。时隔多年,虽然还是讲房子的问题,两部剧引起的话题不同,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所关注的点不同。《安家》里女主的原生家庭问题比《蜗居》更严重,也更能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从网上将房似锦称为“樊胜美2.0”可见一斑。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蜗居》(2009)


当年的热播剧《蜗居》里,女主的家里是两个女儿,而且妹妹海藻是姐姐海清要妈妈生下来的,所以她对妹妹特别好。


到了《安家》这里,是时代不同了,女主的原生家庭却出现了重男轻女的问题。这样的变化,如果排除编剧为了剧情需要,则可看作现实的反映,或者可以说是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4、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曾经有个非常有名的豆瓣小组,那里面都是孩子控诉原生家庭的故事,那里的孩子最常说的就是“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后来这个小组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封了。


知乎上面“重男轻女”的问题下面,有无数的控诉帖。我曾花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看那些帖子,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心疼落泪。


不过我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那些努力奋斗达到经济独立的女人,她们在讲述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的时候,透露出一种豁达的精神,虽然还会经常流泪,但都希望不要让过去的痛苦影响自己未来的生活。


她们通常更有底气,平时会给父母很多钱,与父母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让自己再受到伤害,也不想再纠结钱的问题,因为她们付得起这个成本了。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因为父母将来要给儿子买房娶媳妇,女儿则只需要培养到结婚的年龄嫁出去就可以了。


由于养儿子的压力太大,导致很多人能想生女儿。但他们不是真的喜欢女儿,而是因为不用给女儿买房子,抚养成本低。更有甚者,特别是在农村或者封建思想严重的地方,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希望通过女儿彩礼,为儿子积累资本,甚至希望通过嫁女儿实现阶层的跨越。


《欢乐颂》《都挺好》《我的真朋友》《安家》这几部电视剧在设置原生家庭矛盾时,都选择了跟房子有关的事件。


《欢乐颂》里樊胜美给哥哥买房子付首付,《都挺好》里面苏明玉妈妈把苏明玉的房间卖了,《我的真朋友》里曾慧敏被爸妈逼着出20万给弟弟盖房子,《安家》里房似锦被妈妈逼着拿出100万给弟弟买房子。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明玉的房间被卖了给哥哥们筹钱


这些场景当然不是凭空捏造的,与近些年的社会现象息息相关,因为房子始终都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东西,也是最大的压力来源。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没钱闹的,就像《我不是药神》里面的那个人说的那样,“这世上只有一种病治,穷病”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我不是药神》


要治这种病,就需要钱,同理,能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药,也需要经济独立。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你看,《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就是因为自己努力达到了经济独立,才不再被当“外人”看待,才能在家人面前抬起头来做人。不仅能在父亲苏大强被骗6万元钱的时候出资填补,还能安排父亲去自己的房子里住。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苏大强被骗6万,苏明玉给6万并谎称已追回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苏明玉要接爸爸去自己的房子住


《我的真朋友》里,曾慧敏自己赚钱给自己买房子,即使父母来找她闹,她也有底气反抗。并且在与父母摊牌之后,可以转身离开,因为她不需要依附于父母。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曾慧敏自己赚钱买房合理合法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曾慧敏说完之后就离父母而去


结语:更重要的是人格独立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虽然《安家》这部剧还没结束,但是我希望房似锦最后也能找到治愈原生家庭伤痛的良药。希望她成为一个人格、经济都独立的人。希望母亲和女儿不再互相伤害。希望父亲不再做一个沉默的间接施害者。希望母亲和虐不再做父亲的受害者。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西蒙娜·德·波伏瓦


豆瓣6.2分《安家》告诉我:经济独立才是治愈原生家庭创伤的良药

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


关注过去、现在、未来的AI。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