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島一故事—失而復歸的“第三峙” 南鑰島小記!

飛眼視角,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觀點,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

“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很大,但每一寸土地都屬於俄羅斯自己的”—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在面對日本政府回北方四島之舉時,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霸氣的給瞭如此一句蠻不講理的答覆。此言在大部分人聽來是如此的霸道和狂妄,雖然實質上俄羅斯霸佔日本北方四島並不佔法理優勢,但無疑提振了俄羅斯人的士氣。如今中國在南海面對的亦是多國無理索取南海島礁主權的局面,但與俄羅斯不同,中國有著明確的法理依據。那麼今天的一沙一島一故事將介紹一座被非法侵佔的島嶼—南鑰島!

一沙一島一故事—失而復歸的“第三峙” 南鑰島小記!

南鑰島景色

  • 舊稱“第三峙”與“羅灣島”

南鑰島在1947年正式被國民黨政權命名之前存在兩個舊名,一是“第三峙”。此名乃是漁民的俗稱。自秦漢以來我國廣東及海南地區的漁民就已經遠洋於此進行捕撈活動。從廣東及海南沿海出發至南沙海域路途遙遠,以古代的航海技術是不可能實現不休整的一次性到達。能夠讓漁民休整的自然是能夠提供水和少許補給物資的海島,對於這種島嶼漁民稱之為“峙”。然而能夠提供淡水的海島在整個南海海域畢竟是少數。不過恰巧南鑰島就是這樣一座島嶼,並且因其正好是前往南沙海域的第三站,因此得名“第三峙”。

一沙一島一故事—失而復歸的“第三峙” 南鑰島小記!

中國漁船

1933年,佔據中南半島大部分並建立印度支那聯邦的法國殖民者非法侵佔南鑰島。為抗議法國的非法入侵,同時也是出於宣誓主權的目的,中華民國政府於1935年對外公佈並命名了一批南沙島礁。其中南鑰島被命名為“羅灣島”。至於為何命名為羅灣島,史料上並無記載,在此作者亦不便私自推測!

  • 南鑰島簡史

1. 南鑰島的古代簡史

明代之前,南鑰島就存在中國漁民活動的記錄。明代,鄭和下西洋活動中,鄭和航海圖亦描繪了南鑰島的位置。到了清代,我國漁民遠洋於此捕魚的記載愈加明確。

清朝道光年間,我國漁民就曾在此建立茅屋、種植椰樹並開鑿水井。當然由於是海島,水井出的水味道不佳,但畢竟是淡水,因而勉強可用。島上不僅有簡單的生活設施,根據道光年間記載,南鑰島上亦建有土地廟,供奉有土地公。這個記載在1950年被證實,當年發現一座石塊架設的土地廟,其中供養有石質土地神像,內有酒杯兩個,飯碗四隻,灑壺一把,均系瓷質,雖說質素粗劣,但基本完好。由此可見清代南鑰島就有我國漁民長期定居!

一沙一島一故事—失而復歸的“第三峙” 南鑰島小記!

簡易水井(非南鑰島)

2. 南鑰島近現代被侵佔歷史

進入近代之後,我國南沙諸島開始為西方列強所窺覬。第一個向南鑰島伸出魔抓的是法國人。1933年,法國殖民者侵佔南海諸島,在較為適宜居住的南鑰島上派駐士兵。南鑰島上的法軍駐紮時間不詳,但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中並無日軍驅逐南鑰島法軍的記載。南鑰島真正為日軍所侵佔是在1943年。而日軍完全控制了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是法國在被德國佔領後的1940年。因此據推測法軍撤離南鑰島的時間約在1940年左右。

1945年,二戰結束,中國民國收復南鑰島。但當時南鑰島並不算大島,因此國民黨方面為派兵駐紮。1950年代,美國出於越南戰爭的需要曾派兵短暫侵佔過南鑰島,但在1959年確認為中華民國(臺灣當局)的領土後放棄。

南鑰島真正被外部侵佔並長時間控制的開始是1968年菲律賓的入侵。1963年菲律賓首先侵佔了西月島,侵佔之後見臺灣當局毫無反應,遂在1968年分別侵佔了西月島附近餓南鑰島和馬歡島。由此南鑰島開啟了菲律賓非法佔據時期!

一沙一島一故事—失而復歸的“第三峙” 南鑰島小記!

南鑰島地理位置

  • 南鑰島事件

1994年,中國海軍在南海進行例行巡防及保護漁民生產行動。護航軍艦在護送漁船在南鑰島海域進行捕魚活動時與菲律賓海軍相遇。雙方隨後發生軍事衝突,結果菲律賓的2艘炮艇被擊沉,數名士兵死亡。擊退菲律賓海軍的中國海軍旋即摧毀了菲方在南鑰島上設置的瞭望塔、房屋等建築設施。菲律賓方面自此被迫放棄該島。但中國出於對1992年馬尼拉東盟會議上有關南中國海宣言精神的維護,遂沒有駐軍,因而南鑰島成為了無人島。後續在中國海軍的威懾之下,包括菲律賓在內的窺覬南沙島礁的國家均敢再次非法侵佔南鑰島,中國定期巡邏機制的成型亦形成了對南鑰島的有效控制。

一沙一島一故事—失而復歸的“第三峙” 南鑰島小記!

菲律賓炮艇

後記

南鑰島事件之後,中國方面加快了建設美濟礁的步伐。如今美濟礁已成為了美濟島,島上港口設施完備並建有大型機場。有了美濟島基地,中國對南鑰島的控制已毫無爭議。因此期待迴歸祖國重獲和平的南鑰島能在不久的將來如美濟島一般建設發展起來!南鑰島,它不該是一座無人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