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私家車裡,能不能摘下口罩?

如何讓汽車成為你最安全的「第三空間」?

疫情之下,人們的「第三空間」正在被重新思考與設計。

什麼是第三空間?第三空間的概念已被用作一種術語,用以表示不同於住宅(第一空間)或工作(第二空間)的公共空間。第三個空間被定義為書店、健身房或博物館等等,甚至是像星巴克這樣,一切人們可以在其中更深刻的感受到自我狀態的空間。

人們對於「安全感」的追求愈發強烈,而「安全感」很大的一部分來自於空間與環境。於是我們看到第三空間的變化:健身房開到了線上,家庭健身成為了常態;博物館正在向數字化嘗試;夜店也都來到了「雲蹦迪」時代。

在你的私家車裡,能不能摘下口罩?

沃爾沃關於第三空間的概念設計 | 沃爾沃官網

一直以來,這個高頻往返於「家」和「目的地」之間移動的汽車,也逐漸進化成為了我們的「第三空間」。「如果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那麼移動空間將成為社交互動和協作的新場所。」在一份畢馬威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寫到。

從工具性到確保駕駛的舒適感,到汽車碰撞安全,再汽車的智能化、娛樂功能。而如今汽車這個「第三空間」也迎來了新的需求——健康安全。


汽車安全的「新定義」

「安全」一直是汽車產業最嚴謹的領域。

汽車的主動安全性、被動安全性、事故後安全性和生態安全性等等,這早已經是這個百年產業積累最紮實與成熟的領域。

但在疫情之下,汽車空間成為防疫的新陣地。打車軟件 Lyft 在其應用程序中敦促司機「用毛巾和噴霧劑對車進行消毒」,並「避免與人密切接觸」。而許多滴滴車主也在車內臨時裝上了隔離薄膜,以保護和乘客無接觸,甚至在空間上隔離。

汽車這個空間的「安全」迎來了新一輪的思考:在公共交通之外,汽車並不是健康的「威脅」,相反汽車是保護我們重要「堡壘」。同時,空氣、殺菌、過濾系統等等成為更多購車人關注的重點。

其實被我們最熟知的「新安全」功能是特斯拉的「生化防禦模式」,甚至在北京霧霾期間被稱作最好的賣點。它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大號的HEPA空調濾芯,空氣進入車內都先經過濾芯過濾,同時,空調不停的向車內吹風也相當與在給汽車「增壓」,這樣也就防止了汙染的空氣從車輛其他縫隙中進入車內。

在你的私家車裡,能不能摘下口罩?

馬斯克在對比特斯拉 HEPA 空調濾芯與普通汽車的空氣濾芯大小 | Model X 發佈會現場截圖

遺憾的是,目前大部分汽車所配備的空調濾芯,在過濾固體顆粒物與病毒上,普遍表現不盡如人意,僅有少數車企推出了高級別的 HEPA 空調濾芯。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相關人士對極客公園說,沒有配備 HEPA 空調濾芯的車輛,無論使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對病毒的防護都與暴露在車外無異。

HEPA 濾芯其實是我們空氣淨化器中最常用一種濾芯,它能夠有效的過濾空氣中大於 0.3µm 微粒,和口罩一樣,其實 HEPA 濾芯也分為很多級別。「如果想要較好的阻隔病毒,達到 95% 過濾的 E11 級別,基本相當於 N95 口罩級別;而 99.5% 的 E12 級別,基本相當於 N99 口罩。」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相關人士對極客公園說。

對於汽車這個新安全需求就僅僅是一片空氣濾芯?當然不是,這只是「防疫功能」中最基礎的一步。

在你的私家車裡,能不能摘下口罩?

在車內戴口罩的人 | 站酷海洛

許多車企的預研部門早已行動起來,都已經默默的將這個「新需求」添加到了優先級很高的位置。上汽集團推出了「健康出行」項目,廣汽集團對「病毒防護罩」功能進行了技術升級,甚至,吉利汽車還高調的宣佈將先期投入 3.7 億元人民幣,啟動具備病毒防範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的研發工作。


從材質到燈光的「升級」

有趣的是,研發落地速度快的車企已經在投產和申請專利的路上了。

「 UVC 深紫外線光學殺毒系統」是上汽旗下的一家汽車空調企業華域三電聯合乘用車自主研發生產的。

簡單來說,它利用車載空調系統對乘客艙空氣調節的特點,將深紫外裝置佈置於空調系統內部,結合空調過濾器來達到阻隔和滅活髒空氣中的病毒和細菌,從而實現對車載空調及車內空氣的淨化作用。

深紫外線(UVC)是一種波長在 200 納米至 350 納米區間的紫外線,可以破壞微生物體內的 DNA 與 RNA 結構,使病毒、細菌等微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發生斷裂、交聯或形成光化產物,被廣泛應用於醫療、表面殺菌消毒、水處理等領域。而它正是對付新型冠狀病毒的良藥。

在你的私家車裡,能不能摘下口罩?

深紫外線(UVC)| wyckomaruv 官網

「從大年初四啟動項目,包括設計、結構、電器、仿真、試驗、軟件等全體開發人員僅用一個月不到完成開發工作,2 月 22 日已在榮威 Ei5 車型上進行裝配、驗證。」華域三電空調系統部副經理馬文彬說,疫情爆發之初,他們就迅速集結了團隊的研發力量。「早在 SARS 爆發的時候,空調行業內就有對於車載空調是否需要具備除菌功能展開了諸多討論,那時候開始就在開始一些技術預研了。」

在你的私家車裡,能不能摘下口罩?

佈置於空調內部濾芯上方的紫外線殺菌裝置 | 華域三電提供

這款產品被華域三電設計成內置式。不僅僅是簡單的滿足「能殺毒」的功能,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了紫外線洩露,另一方面通過結合乘用車對空調系統的控制和智能,包括斑馬互聯網的應用,乘客還可以多次消毒,甚至是關聯斑馬 APP 智能系統後,制定時長,以及自定義時間。

而它還是一款可以「後裝」的車規級 UVC-LED 產品。馬文彬說,他們的佈置方式,主要是選取利用空調系統當中進風和迴風的位置,儘可能把區域控制在比較小的一塊地方,提升它的殺毒效果,這也是根據不同的空調進行不同的匹配。

這款產品甚至已經成為了車企車內防護安全的「招牌產品」,伴隨著爆發的需求,產業供應鏈的產業也在加速。「我們在上週聯合乘用車已經有 200 套在生產,本週產能接近 2000 套,從三月份開始,日產能大概在 2000-4000 套,最終達到月產能 50000 套。」馬文彬說。

能夠儘早安全可靠的落地是馬文彬的目標。「目前基於國家 GB21551.3 的標準進行針對整套空調系統測試,預計三月中旬就會得到一個測試報告,爭取把產品儘早推向市場。」

內置的空氣殺菌產品之外,作為汽車座艙科技公司巨頭延鋒還研發了一款為汽車內飾消毒的「車規級深紫外線殺菌盒」,將它裝在車內頂棚位置,可以保證車內幾乎所有空間在紫外線照射區域內,實現對車廂內飾表面滅菌殺毒。

這款產品是為了應對 C 端人群的廣大需求,可以實施便攜式後裝的一款產品,也同樣是在「對抗」汽車前裝功能的長驗證週期,將「健康安全」更快上車。

「2 月 9 號,我們的深紫外線殺毒產品項目就啟動了。接到命令的晚上,延鋒就開始做造型匹配,研究最理想的放置位置,佈置燈珠數量等問題。」延鋒前期產品開發部全球總監李俊巖說,「現在這款產品提供多種固定方案,磁吸、萬能支架都可以,比較靈活,同時它有紅燈閃爍會有聲音,提醒乘客離開。殺菌的時候人最好不在裡面。」

在你的私家車裡,能不能摘下口罩?

延鋒的深紫外線殺毒產品 | 延鋒官網

如此快的推出產品,依靠的是延鋒在紫外線殺菌消毒方面的技術積累。2017 年的時候,延鋒就曾把產品推給谷歌 Waymo 團隊,甚至在關於 UVC-LED 選擇的波長、風扇等等又做了很多的驗證。

目前,上汽深紫外線光學殺毒系統已有 2000 多訂單;延鋒深紫外線殺菌盒在小延商城線上售賣,目前賣出去 700 多件。而這些可見的用戶需求也體現了「健康安全」功能的重要性,甚至在未來它不應該只是豪華車的選擇,更可能是所有汽車的標配功能。「對用戶來講安全是必要的,我們盡力滿足需求。」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接受採訪時說。


「主動安全」需要「智能的交互體驗」

這樣一個安全功能同樣需要智能「加持」。

華域三電的內置式產品,通過結合乘用車對空調系統的控制和智能,包括斑馬互聯網的應用,甚至是關聯斑馬 APP 智能系統後,制定時長,以及為接下來實現無感的「智能化殺毒」提供了幫助。這正是智能網聯以及 OTA 功能優勢的最好體現。

「要打造一個主動淨化的健康艙。關鍵詞是主動,像人要主動戴口罩,洗洗手,提高免疫能力。」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說,第一,主動隔斷殺毒。第二,主動艙內淨化。第三,使用了納米技術的主動面料殺菌。這是榮威主動進化健康艙的標配。

主動的背後一定需要「智能」的支持。在去年,延鋒還依靠的 XiM20 概念座艙獲了紅點大獎,而這其中就包含了 UV 表面殺菌的一項技術概念。它正是這個小延殺菌盒的靈感來源。

UV 表面殺菌的技術概念 | 官網視頻

實現這個概念功能的基礎就是車內攝像頭需要對人的觸控區域有良好的「監測」,甚至至少知道車內有沒有人。因為在車內無人的情況下,深紫外線才能啟動殺菌。

像很多豪華汽車標配的「智能香薰」功能一樣,實現功能的基礎上,它最好是無感的交互才能帶來更好的體驗。所以「殺菌功能」必須要有一個「無感化的操作」,甚至是不需要任何操作。

安全功能歷來都是「內化」的一種功能。汽車要碰撞測試之後才知道整車的結構強度,現在智能的汽車緊急制動功能、智能避讓功能等等都是「背後的援手」。未來讓用戶在車內足夠放心的摘掉口罩,也正是目前車企的研發們正在夜以繼日努力的目標。

「健康安全功能」也一樣,它未來一定是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汽車之後重要的安全能力。不論是空氣濾芯還是殺菌亦或是更多的功能出現,它們都在保護汽車這個「第三空間」的安全,這也為汽車產業在硬件安全和智能駕駛安全之後,帶來一個全新的值得探索的「第三安全」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