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鉅變,房價能否重回15年?官方迴應,曹德旺道出“難降”實情

不管大家承不承認,當前的房地產市場都已發生鉅變。

“鉅變”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購房者前所未有的理性。調查統計數據顯示,8成購房者“不急著買房”,並把購房時間順延了3-5個月,更有近1成購房者“取消”了2020年的購房計劃;

樓市鉅變,房價能否重回15年?官方回應,曹德旺道出“難降”實情

其二,開發商當前的處境異常艱難,債務高、回款難、開銷大三座大山壓頂,從2月起至今已有近3成房企“扛不住”,開始花式降價賣房;

其三,樓市低迷冰封,“停擺”近三個月,無論新二手房量價數據都異常難看,這直接導致高槓杆炒房投資客資金鍊“暴雷”。媒體報道多城出現二手房大幅降價甩賣情況,其中不乏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這樣的熱點城市,上海最大降幅高達2成,為促成交有房東直降50萬顯誠意;

其四,為營造一個健康良性的市場,國家接連出臺新政:第一個“現房銷售”城市出現,8省市試點“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土地新政。

樓市鉅變,房價能否重回15年?官方回應,曹德旺道出“難降”實情

綜上可以得出結論:2020年開春的樓市“小陽春”已經徹底“泡湯”。而且這種糟糕的情況還要持續多久,沒人能準確預言。截止到今天,樓市各環節的復工已有半月有餘,但通過多個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市場的反饋來看,樓市回暖乏力,我們因此也基本可以斷言,在4、5月份之前房地產市場很難迴歸常態。剛需購房者當前階段沒必要被各種雜亂的信息刺激產生恐慌情緒。

開發商、高槓杆投資炒房客、甚至是中介門店現在都在垂死掙扎,鮮見的有利於購房者的局面已經形成,剛需有需求也可以出書了。但是很多剛需還在糾結,到底該繼續“捂緊錢包”還是“跑步進場”呢?

很多人之所以有這種選擇困難,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的“剛需挺住,大家暫時都不要買房,半年後房價很可能重回2015年的水平,那時才是最佳上車時機”。筆者透過近期文章的留言也看到很多人都有這種思維,而且這種思想還在進一步擴散蔓延,在購房人群裡討論的頻次非常高。

樓市鉅變,房價能否重回15年?官方回應,曹德旺道出“難降”實情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經此一役,我們的房價到底有沒有希望重回廣大剛需們都非常認可的“15年的水平”呢?

首先,小道消息千千萬,十之八九都不足採信。預判樓市,討論房價走勢,還是要以官方的信息為準。官方是如何回應2020年的樓市走勢,定位今年的房價的呢?更早之前的信息我們就不提了,只聊2月份之後的官方報道:

2月25日,央媒經濟參考報發聲:在這一特殊時期,要始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繼續“因城施策”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2月28日,黨媒經濟日報發聲著重提及兩點:1、發出警告:調控的成果來之不易,房住不炒的定位也不會改變,不能改變;2、強調底線:各地在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出臺房地產紓困政策的同時,必須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和底線。

樓市鉅變,房價能否重回15年?官方回應,曹德旺道出“難降”實情

3月16日,國統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明確表示,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也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樓市整體趨勢不會發生鉅變,房價短期更不可能有較大起伏。這是2月以來國家第6次公開提及“房住不炒”,第4次提及“不拿房刺經”。

最近一個多月官方公開發聲的回應不少於20篇,但以上3條最具代表性,也最難看出官方的態度。從官方的回應來看,很多人期待的“房價半年後重回2015年水平”,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因為依照官方的說法,房地產的當務之急就是“穩定”,表現在房價上就是“不準大起大落”。拿筆者所在地合肥來說,現在均價1.6萬/平左右,15年均價不到8000元/平,房價回到15年水平,即房價下調過半,這個跌幅別說開發商、投資客撐不住,銀行、地方等部門都得跌到破產了吧?

樓市鉅變,房價能否重回15年?官方回應,曹德旺道出“難降”實情

其次,聽聽專家、企業大佬等權威人士的看法。曹德旺其實17年接受記者採訪時就道出了房價“難降”的實情。彼時他說,作為開發商不會降價賣房有兩個原因,一是擔心前期購房業主鬧事阻撓,這種情況這些年屢見不鮮,開發商就是賣項目甚至是申請破產清算都不會走“降價讓利購房者”這條路;二是怕地方“問責”,我們的房地產是“偽市場經濟”,多半還是政策說了算。尤其是開發商在地方政府面前,話語權很低。而作為二手房業主,更是不可能低於購買價出售了,有些人恨不得剛拿到房就把房價漲一倍上去,很多小區業主聯合起來“託房價”的荒誕事,我們也不是沒見過。

毫無疑問,在曹德旺看來,房價想降下來確實不容易,必須得國家主導徹底的改革才能行得通。按照曹德旺的說法,期待今年房價重回5年前水平,更是痴人說夢。

經濟學專家朱海斌也用“9字”暗示房價重回15年水平“絕對不可能”,這9個字就是“房價大升大降都沒戲”。他認為,雖然短期購房需求得不到釋放,新二手房市場比較低迷,但這是短期影響,一旦居民可以離開家正常生活,購房需求還是會逐步釋放,而且有集中爆發的可能,尤其對一二線等購房需求強勁的中心城市房價有一定的拉昇作用。但是我們也要兼顧國家對樓市的定調,“三穩”依然是今年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這決定了今年的房價不可能出現巨大起伏。

樓市鉅變,房價能否重回15年?官方回應,曹德旺道出“難降”實情

最後,談談筆者的個人看法。其實這兩年多來,不管是調控保持“緊繃”也好,還是個別城市出現“因城施策”的“鬆綁”也罷,我一直在告誡大家要按需購房,更在勸誡投機者儘快戒掉炒房的癮。究其根本原因,從當前的人口、金融、經濟、房屋總量等基本面來看,未來5-10年我們的房價上漲的空間都很狹窄。

說得直白點,全國90%的城市現在的房價是透支未來5-10年的發展潛力換來的,尤其是三四五線城市,過去這一輪房價上漲,購房需求的爆發,純粹是棚改刺激產生的,現在棚改退潮,購房需求徹底枯竭,你說房價還能漲嗎?

樓市鉅變,房價能否重回15年?官方回應,曹德旺道出“難降”實情

但通過這次“事件”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地方“託樓市”的意圖十分明顯,尤其是駐馬店、寶雞等地一度出臺了“給購房加槓桿及其它各類刺激購房的行為”, 隨後的事情大家有目共睹,國家三令五申房住不炒,這兩個地方相繼被“約談”,經歷了政策的“一日遊”。雖然刺激性的政策被撤回了,但是透過這幾個城市的情況我們也看到了地方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普通購房者也不要期待地方在調控樓市、打壓房價上能有多積極,畢竟這等同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更不要幻想房價能夠“重回2015年水平”。

總結來看,不管是官方的發聲回應還是曹德旺的一針見血揭露,亦或是經濟學專家的“9字”暗示和理性分析,我們都應該明白,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穩定壓倒一切,房地產不管有多不招人待見,但它依然是經濟的壓艙石,這決定了它的地位短期不可能發生巨大變化。據此判斷,房價重回15年絕對沒戲。剛需購房者更要認清現實,不要再抱有這種幻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