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研論文中想到不錯的 idea?


如何科研論文中想到不錯的 idea?


常聽人說,找課題的關鍵在於多讀文獻,要先“找到目前研究的空白”。本來覺得挺有道理,空白的我不就可以創新了嗎。但直到有一天,一位前輩提醒了我:“你的人生就是為了給別人填空白嗎?”簡直一錘子砸在天靈蓋上。

大概是因為“填空白”已成為陳詞濫調,人們說出來的時候都不需經過腦子,不去想它的意義。大牛很少說要找到文獻報道中的空白,因為:

  • 僅僅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是不夠的;要對本領域的研究有潛在助益
  • Idea不是找到的,是思考出來的
  • 都沒有研究過、不存在的東西,你怎麼找?

別苦苦找空白了,不如找一個切實可觸的“邊緣”,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它,改進它,或把它導向新的方向。

邊緣在哪裡?

雖說各學科的知識都能融合銜接成一個整體,就像地球沒有邊緣一樣,但在一個特定的領域裡,一定有特定的景觀格局,有它的邊緣。

  • 讀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獻之後,想想你能怎樣發展它的研究成果。問問自己:“這個研究有怎樣的外延?”或者,“它的假設還可以用哪些其他方法來驗證?”又或者,“這個技術還可用來做點別的什麼事?”心中做了初步回答,就對自己的答案做進一步檢索、閱讀,幾篇下來,你會發現你瞭解的越多,想法也就越豐富,慢慢地也找到了好幾個現有文獻回答不了的邊緣。
  • 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檢驗它的基礎假設。科研中也有三人成虎的現象,如果有很多人都引用過、討論過這個假設,那麼它可能很容易就被接受了,哪怕它從來沒被系統地驗證過。如果你能找到這樣一個未經驗證的假設,並能想到一個檢驗它的方法,那你的工作對整個領域都將有重大意義(能夠很好地執行的話)。

這個階段,你的大多數想法可能都不太現實,但沒關係,找到Mr. Right之前都會經歷一個過盡千帆皆不是的旅程。而且不是你讀到的每篇文章都能引發偉大的idea。如果那篇文章你讀得實在沒感覺,那不一定是你讀不懂,有可能它的信息本來就不是你需要的,不如先放一放。

等你的確找到了幾個有前景的邊緣,那麼又要通過一系列程序來把它們篩選、提煉出一個idea,並檢驗它的有效性。

打磨你的idea

要判斷一個想法是否值得發展成一個課題,有很多複雜因素要考慮。這些因素都是在讀文獻的過程中需要留意到的。

>>資源:技術、物資和人力

要做出一個好的研究,光有好想法是不夠的,最終的質量是由執行效果決定的。一個平庸的想法被有效執行,要遠遠好過一個閃耀的想法被粗糙地執行。

而你執行研究的能力,很大一部分是取決於你掌握的相關技術,以及你是否有途徑獲取相關資源,比如設備、經費、技術支持和時間。這些因素在不同的研究者之間都有很大差異,所以對A學者來說是很好的課題,對B學者也許不合適。所以讀文獻時需要留意,每種技術的執行都要求有哪些條件,自己所在的單位能否滿足,如果不能,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

此外,你的idea應該對本領域內大多數學者有利,但你無法取悅所有人。對某些人有吸引力的課題,對另一些人可能很無聊,甚至有所冒犯。樹立這點意識,有時候比你掌握了多少知識、技術更重要。所以在讀文獻的時候就要留意作者的名字,尤其是身邊有可能接觸到的人,熟悉他們的研究內容,想想自己的idea在整個研究格局中處於什麼位置,才能更好地找到別人的利益切入點,從而說服他們,獲得更多支持。

>>創新性

創新性肯定是制定課題的必要條件,但研究都不會是憑空冒出來的。它從現有研究的邊緣萌芽生長起來,長向新的空間,但一定有舊的土壤。

所以一個課題並不是每個方面都需要創新。熟練運用不太新的idea和久經考驗的技術,能給你的研究建立一個堅實的基礎。即便是最具革命性的研究,也是建立在諸多非創新元素之上,也許是將兩個不同領域中的元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組合起來。

>>梳理思路

心中本來就有好幾個備選的idea,又考慮了好多因素,是不是覺得剪不斷、理還亂?嘗試用以下幾個問題給每個備選idea建立一個框架吧:

  • 這個idea的研究目的是否明確?
  • 你知道你需要用到的具體技術是什麼嗎?
  • 你需要什麼樣的資源?
  • 你需要學習什麼新技術?
  • 你身邊有沒有能幫助到你的人?
  • 你對這個課題感興趣嗎?
  • 你能說出這個課題為什麼對其他學者有用嗎?
  • 對誰有用?

在篩選、提煉idea的時候,也會像做實驗一樣有許多的trials and errors,會經歷許多糟糕的想法,才能迎來讓你心中一亮的那個。這個過程也許比真正做實驗還要難熬,因為它沒有實際的操作,而都是抽象的文獻+思考的無邊苦海,但千萬不要以為是浪費時間,那都是有價值的投資,該來的遲早會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許多人第一感覺是要把目標定得儘量高遠,課題設計得儘量複雜。這樣的課題想想容易,但做起來則不然。不如先想一個最簡單的版本,再看看自己身邊還有哪些資源,從而決定可以往上添加哪些內容。

>>一點小提示

儘管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比較好做,但有時候“太感興趣”也不是好事。想要證明一個你本來就堅信不移的理念,常常會導致證實偏倚(confirmation bias),通俗講就是,你只相信你願意相信的結果。

對結果有預期是沒問題的,但作為科研人員,你也要對自己的設想保持一點點懷疑態度,當結果符合自己的預期,也要主動想想有沒有漏洞,能不能證明自己是錯的。

有用就收藏點贊關注哦。持續關注有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