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繳6萬元,給你每個月領1500元養老金願意嗎?

百科生活知招


如果是工薪階層以下(包含工薪階層)肯定願意,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樣的政策了,在我印象中這是時代的福利。

不少快退休的媽媽一輩就是一次性繳納,然後開始每月領養老金。

本身退休就早,每年養老金還跟隨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真得挺好。


布丁小蝦米


一次性繳6萬社保,給你每月領取1500的養老金,你願意嗎?

類似的問題非常多,首先可以非常明確的說,如果有機會,100%的人都會願意,那當然我也不例外。

這種政策在前幾年,很多地方都有執行。但最近一兩年,除了一些特殊情況,基本上都不允許一次性補交社保了。

我有個嫂子,她當時是一次性補交了7萬,然後過了三年退休了,現在每月將近1800元的退休金。當時交的時候,很多人覺得不合算,放棄了機會。幾年後都後悔了,眼看著別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自己卻沒有,腸子都悔青了,但是後悔已經晚了。

還有一個表哥,他當時是要交8萬,可以算11年的保齡,他當時也很猶豫交還是不交,後來和他說明了利害關係,他終於一咬牙就交了,現在也按月領取養老金了,他和我說,這是他這一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情,幸好當時交了,要不然就是頭撞牆了。

其實這些選擇一次性補交的人,6萬也好,8萬也好,基本上三四年就回本了。其實我們繳納社保,本質上是買一份保障,使自己的老年生活無憂,而不能夠考慮值得不值得的問題。

很多人已經明白了其中的好處,於是紛紛選擇了這種方式去補交社保。政府覺得這樣對那些一年一年交的人不是很公平,所以現在基本上很多地方都不允許補交了。

所以我們要說,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就要抓住,正當你猶豫不決的時候,機會就稍縱即逝了。

雖然說不能一次性補交了,但還是建議那些沒有交過社保的人,逐年去交,交夠15年,退休之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了保障。


南公子


我願意,可我以前一直都找不到關係能辦這事,看樣子你是有後臺的實力派,普通人群雖想能辦成這事不過是痴人說夢話,我朋友交滿十五年社保正好到退休年齡,總交費十萬左右,又補交近六萬醫保(醫保繳費年限要滿二十五年以上,不補交齊不允許退休),退休工資高達八百元差一點,現在你只要交這麼少的錢退休後還能拿那麼多的錢,你給我一個聯繫方式,辦成後我一定重謝你!


忘性大的老馬1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傻,凡是腦回路正常的人,肯定都回答願意,只有天才才會說:不願意。

為啥呢?因為天才想的很一般人不一樣,他喜歡標新立異、與眾不同。

所以這個問題不如改成:一次性繳納6萬元,每個月領1500塊錢養老金,有可能發生嗎?

在過去確實發生過,比方說原本就按月繳納社會保險,但是到60歲了,還沒有交夠15年,便一次性補繳剩餘的幾萬塊錢,到了退休年齡後就按月領取養老金。

事實上,我爸就是這種情況,快60歲的時候社保只繳了快13年,當時上面有政策,他便一次性補繳了。

但據我所知,目前好像沒有這樣的政策了,全國社保越來越統一,要綜合統籌。至於各個地方有沒有自己的政策,那就不得而知了。

為什麼說一般人都說很願意呢?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會算賬,把6萬塊錢,折算為每月1500塊,40個月就回本了,還不到三年半。假如從60歲開始享有,不到64歲就能享受完,64歲以後的都是純賺的。

看上去是這麼個算法,挺有道理的樣子,不過我覺得這是想得美,過於理想化了,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前提條件。至少有兩點是沒有考慮到的:

第一、一次性繳6萬塊錢是補繳嗎?

我覺得補繳更有可能,也更合理,否則就是把國家當傻瓜,把自己當聰明人,真以為天上掉餡餅搶錢呢?那些精算師是吃乾飯的嗎?算不過你嗎?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第二、延遲退休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們中國人的平均年齡是76歲,換句話說,人們越來越長壽,這對自己來說是好事。但對國家和社會來說,養老負擔會加重,事實上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那麼有一個問題就會迫在眉睫:延遲退休。

大家的算法有個前提,是按默認60歲退休開始計算的,當然覺得自己會賺,因為大部分人都會活過64歲,沒活到這個歲數的,只能說有點虧。

可是如果我們把退休年齡延遲到75歲呢?你會不會考慮一次性繳6萬塊錢、每月領1500養老金?

怎麼樣,傻眼了吧?至少也得掂量掂量吧,不要覺得自己有多精明。

所以對任何問題,我們先不要忙著下判斷,覺得不可思議,或者認為是天上掉餡餅,那是因為我們腦海裡在堅持一個固有的觀念,沒有充分考慮到各種前提假設和條件。

這個世界,大多數人在做美夢,只有天才才會想的與眾不同。


喻派職言


這個養老金還是要引起重視,結合我家裡的一些教訓,還是要引起重視。話說都是20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如果國家對於一些人群有特殊的政策,放開了口子,能夠一次性補繳,還是得趕緊麻溜的補繳,錯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

案例分享:

2003年那會,當時我們湖北省老家縣市柏枝村,對於村裡超過退休年齡,但是尚未買過保險的未超過70歲的老人一次性補繳的機會,當時只需要一次性躉交3萬,就可以享受養老保險,並且逐年增長。當時我奶奶74歲,當時奶奶的6個子女看到年齡受限,也不知道這個政策到底落實性如何,因為是村裡牽頭弄的,就沒有想辦法給奶奶去花錢躉交這個費用。而村裡其他老人們符合年齡的50%左右都有躉交費用。

一轉眼,2020年,奶奶91歲了,別的老人都默默領了17年的養老保險,每個月都有差不多1200元錢。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後悔,當時這個惠民政策既然是村裡發起的,肯定是對所有老人都想一一普及,如果當時再主動申請下,和村裡的領導溝通協商下,大不了就是躉交4萬,現在看來也是比劃算事情。

錯過了這個好事情,就是錯過了。社保政策一天比一天嚴格,2011年7月份前,都或多或少社保局都會針對於當地正式正規員工,有正式檔案快到退休年齡或者已經過了退休年齡,社保未累計繳滿15年的,都給予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大概9萬多元,退休後每月領取大概1300多元養老金。

為了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健康平穩發展,2011年7月份社會保險法實施,禁止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所以慢慢的大家就會發現,很多地區都不能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只能逐年參加養老保險,到了退休年齡,未滿15年的,也可以延長繳費年限,直至繳滿15年為止。

參考一些政策,如果想補繳的話,某些地方有三類人員可以進行補繳:

第一、原固定職工、勞動合同工、長期的臨時工也在計劃中,或城鎮戶籍臨時人員。沒參加過保險或者繳費中斷支付的人可以補足養老保險,具體參考當地政策法規。

第二、因除名、開除、服刑人員釋放後無公職等原因的職工而中斷繳費的,或者是職工沒有參保的,可以補足養老保險。

第三、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中斷繳費,並且達到退休年齡且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補繳養老保險,但是不能一次性補繳,需要參考當地政策法規,瞭解是否有相關政策。

現在政策是一年比一年嚴格,如果當地有針對於特殊人群有特殊的政策,需要及時瞭解,補繳趁早,早繳納,早安心。

現在商業保險,也會有一些躉交政策,給自己制定的養老保險計劃

保險公司非常多,有些會根據年齡政策,會有一些躉交政策,根據金額的大小,享受的養老金的政策也會有區別。

手裡有閒錢的,也沒有其他投資理財計劃的,不過也可以提前為自己購買一些養老保險的計劃,未雨綢繆總歸沒有壞處,再者保險都是國家監管保護,也不會存在了保險公司破產倒閉,捲了大家的錢,跑路,也只是存在保險公司盈利情況的大小,未來兌現金額的多少而已。

也許有的人會說,10年前的3萬元錢,和現在的3萬元錢截然不一樣,未來10年的3萬元估計更是不能同日而語,也會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錢越來越不值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如商業保險(重疾險)每年需要投的保險費不菲,有需要繳納20年,很多人也會認為自己比較年輕,不需要購買,但是危險、疾病來臨的那刻,誰又能料到了,難道真的要去通過水滴籌、大眾籌等公益平臺去籌錢嘛?還不如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提前給自己一份保障。

同樣,給父母盡最大的孝心之一,就是給父母一份保險,養老保險和重疾保險。讓他們晚年更體面、生活質量更高、活的更有尊嚴。現在如果還有機會能夠給父母一次性躉交一份養老保險,一定不要錯過。

二胎寶媽@Coco寶貝1126,分享職場中那些事,感謝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Coco寶貝1126


前幾年還真挺多這種情況的,但現在這樣的機會幾乎可以說不太可能了。

有好幾個同事的媽媽都享受到了這個政策,他們都是在一輩子在農村待著,從來沒有出去工作,更別提繳納社保了,然後到50歲的時候一次性補繳一個3-6萬元,有的是找關係繳納的,有的是當地就有這種政策,有的是藉助親人的公司名義,途徑各不相同,但總之就是一次性繳納了社保,然後繳納完隨即辦理退休,名正言順地領取退休待遇了。

剛開始他們領取的退休金確實少得可憐,大概也就是400多元,但是隨著社保每年的增加,一年差不多100多元的增長,現在也有差不多過千元的退休金了,這對他們來說,5年就差不多把一次性繳納社保的錢給補回來了。

這種情況在以前確實特別多,而且相對來說女性辦理的更多,主要是女性退休年齡早,50歲就可以辦理,享受退休金的時間長,比較划算。

那些同事的媽媽們都特別欣慰當年辦了這件事,相當於一次性投資,永遠享受,而且除了享受退休待遇外,還有一種從農民變成職工的榮耀感。當然也有同事的家人比較遺憾,當年沒有辦理這個,現在可以說用追悔莫及來形容了,因為前兩年已經明確有政策出臺不能通過一次性繳納社保的方式辦理退休領取退休金了,很多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辦理退休的已經不再受理了,一次性繳納6萬元,每個月領1500你確實願意,但是社保局不讓你這麼幹呀。

所以這個問題,就不要問願不願意了,這就是個偽命題,首先補繳了6萬元可領不到1500元這麼高,其次社保局壓根不讓你補。


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支持;瞭解更多人力資源、職場信息和社保知識,歡迎關注本號,也可以直接私信溝通。


春風HR


如果是真的,我願意,十分願意。

在國內,其實是有很多人沒有交社保的,也有很大部分人的社保是沒有買滿15年的,對於這部分人員來說,我覺得完全可以花6萬塊錢,每月領1500的養老金,領40個月(3.3年)就能將所交的6萬塊錢領回來,剩下月份領的錢都是賺到的。

養老金的領取時間是在退休後就可以領取,最遲領取我們算它60歲開始,我們活到70歲,可以領10年的養老金,摺合就是18萬,比起剛出的6萬那可是原來的3倍呢,這是不賺翻了嗎?想想都是美美的。

然,這是真是真的嗎?會不會是一個陷阱?對於普通老百姓們來說,這可是不是一筆小錢呢,要是萬一這是個套路呢?豈不是將自己的血汗錢傻傻的給了那些騙子。這社會哪有什麼免費的午餐呀!

退休後能拿養老金的,80%都是社保交滿15年的,公司雖給我們交了大部分的錢,但算下來,個人所交的錢都有四五萬,可不是小數目。

所以,不管你怎麼算,怎麼賺的前提下,你還是得要去驗證這件事情的真實性,如果不真實,明顯就是個幌子,你就不要往套子裡裝了哈。

如果真實,你還得確定什麼時候可以領,怎麼領,領不到怎麼辦?有沒有依據,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要理性的分析考慮清楚。

這社會騙子的技術越來越高超,六萬可不是小數目呀,要是萬一被騙,你想哭都沒地方哭。

所有關於錢的事情一定要慎重對待,只有這樣才不會上鉤。


職場小十


如果有這麼好的事,千萬不要猶豫,因為政策隨時可能就說沒就沒了。

曾經自己也親身經歷過這樣的兩次機會,結果都被自己給浪費了,至今都還後悔莫及。

還記得是在2010年左右,四川地區(也許是全國大部分地區)推出了一項政策,初衷是針對廣大鄉村教師,以及曾經在鄉村任職的教師的社保問題。

當時的政策是隻需要一次性繳納3.8萬元,退休之後就可以開始領取養老金,當年的領取標準好像是700左右/月。當時我母親已經48歲了,如果當年繳納的話只需要再過兩年就可以開始領取養老金。

由於當時剛畢業參加工作,根本一次性拿不出這麼多錢,加上自己剛出校門,社保意識比較單薄,也就沒有當回事。結果事後才知道,這個政策出來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停止了,那段時間我們縣城的社保大廳每天都是擠破頭的狀態。

如果當時選擇參保,目前每個月能領取1100元左右,按照平均900元/月計算,只需要四年不到就可回本,之後的就是淨賺了,沒有比這更划算的事了。


第二次錯過是在2012年左右,但是需要交費6.8萬,同樣在退休年齡之後可以開始領取養老金,這次自己倒是有了這方面的意識,但是總覺得上次才3.8萬,這次卻得6.8萬,看起來好像很不划算。


結果這項政策持續了依然是一個月不到的時間,當時我母親馬上就到50歲了,覺得自己在農村購買了新農合,到期後還是可以領錢,依然沒有過於重視,於是白白的錯過了第二次機會,當時沒有領取標準已經是800多了,如果當時購買的話,到現在已經是淨賺了。


後來自己又開始多方打聽這方面的政策,卻被告知這種政策已經沒有了,並且以後估計也不會再有了,我母親現在每個月領著300左右的養老金,羨慕著前面兩撥每個月領著一千多的姐妹們。

養老金對於退休的人來講是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許一次性拿出幾萬塊會 覺得心疼,但是一定要學會算賬,這樣的政策百利而無一害,如果遇到,千萬不要錯過。

創意民工


我做為一名90後,現在讓我交6萬塊錢,等到55歲左右才能領到錢💰,我不願意!大家都可以看到現在我們的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加上通貨膨脹,20年後還不一定是什麼情況!為什麼不拿6萬塊錢進行其它投資呢?比如理財,微商……賺回來的可能就不止這些了吧!

但是,我的媽媽今年50歲,拿出18000去交社保,等到55歲的時候可以一個月可以領900元,以後每年還可以在900的基礎上多領一些,我還是非常贊成的。等到父母年紀大了,每個月領的錢至少可以維持基本生活,晚年生活有一份保障!


水的靈動


一次性繳6萬是什麼年齡交?1500一個月的養老金多大年紀可以領?可以領多久?我覺得要把這樣的問題講清楚,再來衡量。

為什麼我會問6萬什麼年齡交?比如我現在20幾歲,我領養老金至少30年以後,30年間這6萬如果我拿去理財或者投資可能會有一筆不小的收益。但是如果我明年或者交了6萬就可以拿養老金那可以考慮考慮。

接下來兩個問題,什麼時候可以拿養老金,55歲還是60歲?相差5年就是相差5✖️12✖️1500=9萬。可以領多久也是這樣的邏輯。還有就是自己的身體狀況問題也要考慮進去。最後需要注意的是1500養老金什麼時候拿還關係到這個1500塊錢的價值。現在的1500和30年後的1500買到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

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