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為何能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只有芸知道》| 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為何能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相比於近年來的商業大片,馮小剛導演去年的新片《只有芸知道》就如同電影行業中的一股清流,不僅沒有絲毫的商業痕跡,就連複雜的人物關係與故事衝突都沒有。

整部影片運用的是非線性、插敘、倒敘的敘事方式,娓娓道來男女主人公隋東風和羅芸在異國他鄉相遇、相愛、相伴,最終卻因疾病而陰陽相隔的平凡故事。

之所以會用“平凡”二字來形容這個故事的原因除去電影本身的單一性之外,就是在看此片之前,淚點很低的我已經準備好了紙巾要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可沒想到整部影片看完之後,我卻連眼眶都不曾溼潤過。

只不過就如同一位網友所說的那樣:“這部影片後勁兒太大,”大到讓人觀看之後久久無法忘懷,有種一度不自覺地深陷於故事情節之中無法自拔的感覺。

我想這部影片之所以會給人這樣的感覺,正是由於平淡無奇的故事才是我們生活的本質。

看似波瀾不驚的日子,卻是屬於我們獨特的情感經歷與記憶,旁人無從知曉,更無法真正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與深情厚誼。

所謂的“只有芸知道”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只有芸知道》| 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為何能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01 即便有緣之人,要想走到一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隋東風和羅芸都是北京人,在新西蘭租住在華人房東林太的家中。

不過,或許是兩個人緣份未到的緣故,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兩人卻因上班時間不同而一直沒能相遇。直到在一個公共假期的午後,羅芸被院子裡隋東風的笛聲吹醒,兩人才算是正式的相識。

我們通常說緣份這東西就是很奇妙,看不見摸不著,可卻在無形之中決定著我們命運,或者不用那麼唯心的詞語,用“人生”二字來形容或許更為恰當一些。

相識後的兩人發現在奧克蘭的相遇並非是他們的初次見面,早在北京公交車上兩人就曾遇到過,只是未能真正的認識罷了。

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一句話,那便是:“愛情要在對的時候,遇到對的人才能夠幸福相守,”

而在此前兩人的時間顯然不對,所以也就沒有發生任何的故事了。

不過兩人終究是有緣之人,在林太家正式相遇後,隋東風便對羅芸一見鍾情,並且是那種非這個女孩兒不娶和感覺,而羅芸顯然也對隋東風有所好感。因此,兩人相遇不久後,羅芸便約隋東風去看自己最喜歡的藍鯨。

只不過,到海邊後因停車位與他人發生了爭執,以至於耽誤了出海的時間。雖說藍鯨沒能看成,可隋東風為羅芸大打出手的舉動卻感動了羅芸,兩人的感情也因此發生了質一般地飛躍。

隋東風很快便向羅芸求婚了,可是他卻沒有想到會遭到羅芸的拒絕,理由則是羅芸說自己是個不走運的人。

剛看到這樣的情節時,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的緣由,對於羅芸選擇用賭博的方式來決定兩人今後的關係,那就更加不理解了。

然而,在影片快要結尾時,謎底才被揭曉。原來羅芸是個早產兒,且心臟發育的不是很好,她的生命也被醫生斷言說活不過20歲,而這一切她全都知道。

因此,羅芸雖然向所有女孩兒一樣期待著愛情的到來,可當愛情真正來臨時她又感到擔心害怕,而她的擔憂卻難以對隋東風言說。

於是,羅芸就將自己的未來交給了命運,讓上天替她做出一個決定。

好在她足夠幸運,“老天”不僅替她做了決定,並且又額外的贈予這對年輕人10萬元的創業資金。

我們先拋開羅芸的身體狀況不說,其實我們都明白無論是多麼有緣,多麼相愛的情侶,要想真正走到一起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只因任何一個選擇都將決定我們今後的生活狀態,甚至是整個人生走向。


《只有芸知道》| 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為何能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02 看似穩定的生活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婚後的兩人經林太推薦來到了一個叫克萊德的地方,開了一家中餐廳,這一開便是整整15年的時間。

雖然他們在克萊德過著平淡而又有序的生活,期間也有很多小美好的發生,比如他們擁有了羅芸喜歡的獨幢住房,比如說聽話乖巧的小狗布魯為他們平淡的生活增加了許多樂趣,還有美麗開朗的服務員麥林達的到來,可15年實在不是一個短暫的時間點,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我們各自的人生。

年少時的我們總是在幻想著自己今後會有怎樣絢麗多彩的生活,也曾為此而努力、奮鬥著,可是當我們過上相對穩定的生活後,卻往往不願意再做出任何的改變與嘗試,或者就是在遇到一些阻礙之後而忘記了我們最初的夢想。

這就如同隋東風一般 ,原本他到新西蘭是想學音樂的,也曾考取了當地的音樂學院,可就是因為沒錢而暫時放下了夢想,先使自己生存下來再說。

想必當時的隋東風做此決定只不過是一個緩兵之計,畢竟所有夢想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物質條件上的,只可惜隋東風的“緩兵之計”卻最終成為了他生活的重心,以及無形中捆綁他的枷鎖,他本人也因此不再像從前那樣意氣風發。

這不禁讓人有些傷感,覺得自己那麼努力生活究竟是為了什麼?又到底值不值得?

尤其是和麥林達相比,隋東風和羅芸的生活就顯得更加無趣了。在15年的時間裡,他們表面上過得很穩定,充實,忙碌,並且有相對穩定的收入,可實則卻被那家小餐館給困住了,哪裡都不能去,哪裡也不敢去。

而麥林達的生活則不同,她在餐館裡打工只是為了能夠賺到她足夠在外生活的費用,而當她有了一點積蓄後就開始到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生活。15年的時間,她做過鯨魚的志願者,去當支教,還領養了一個小女孩兒。而只要每到一個地方她就會給隋東風和羅芸寄明信片,訴說著各種有趣的經歷。

麥林達的這一舉動不僅漸漸燃燒起羅芸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也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思考。

當然,這個話題並非是一個新話題,早在十幾二十年前人們就對此開始有了思考,以及改變,可作為中國這樣相對傳統的國家來說,我們仍舊受到“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等思想的影響。

因此,即便我們深知不要成為金錢,或說是物質的奴隸,可仍舊免不了要沿用過去老一輩的生活方式。

當然,作為一名中國人的我是深知這樣的方式能夠帶給我們的安全感,也能夠體會到羅芸的顧慮。她原本身體就不好,能夠和東風過著平淡、相守的生活已經感到很知足了。

然而,隨著麥林達一封封的來信,訴說著自己對不同生活的感受時,她愈發覺得不僅自己有些厭倦了這單一的生活,隋東風也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慢慢變成了一個不敢再有新的嘗試,且沉悶的中年男人。

因此,她希望能有所改變,並在極光下許了餐廳被毀的願望。

雖然影片中並沒有特寫她在餐館裡動了什麼手腳,從而導致餐館著了火,可是我們卻能夠猜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也讓我聯想到了有時我們要是想改變的話,還真就需要逼自己一把,或者有什麼事情能夠推波助瀾一番,我們才有可能跳出舒適區,從而做出改變,以及新的嘗試。否則的話,我們很有可能只會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


《只有芸知道》| 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為何能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03 半路留下來的那個人,苦啊!

隋東風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源於那場大火終於把他從餐館裡解救出來,有了重新嘗試不同生活的機會。

不幸的則是剛回到奧克蘭不久後,羅芸便病倒了。即便他極力醫治,可仍舊沒能挽回羅芸的生命。

這不禁又讓人想到兩個人結婚的那個夜晚,聽著隋東風傻里傻氣地對羅芸說著各種承諾後,讓林太也不禁思念起了去世的林先生:

“你說那年,我在大學讀書讀得好好的,你為什麼要在那一天,在那個時候,那個地方寫生啊?

我就看了你一眼,就一眼,我的魂就丟了,如今你為什麼要丟下我一個人?”

林太這番話可謂是引爆了全片唯一的情緒點,許多人也是因此去看這部片子的。


《只有芸知道》| 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為何能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而羅芸再聽完這樣的話語之後,便意味深長地說道:“半路留下來的那個人,苦啊!”可是當時的隋東風既無法體會羅芸的心情,也不會把這話和自己聯繫到一起。

想想也的確如此,死亡對於每個年輕人來說似乎都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我們既不願意去談論,也不敢輕易去想如果身邊最親近的人離開我們之後,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然而,死亡這件事猶如這世間所有的事情一樣,是不可預測,也無法左右的。

面對這樣無法預測的事,我們又應該怎樣去珍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想必這是整部影片最值得我們思索的問題。

羅芸一直想去看藍鯨,也想到處去走走看看,而困在小店總是在想方設法賺到更多錢的隋東風卻一直沒能陪她去。直到羅芸離開人世之後,隋東風才抱著她的骨灰瓶一起去完成她身前的願望。

這樣的情節後勁兒的確很大,讓人一回想起來心中就會感到悲傷,也會不自覺地想起影片中的插曲《相愛的那天》中所寫到的那樣:

相愛的那天,以為是永遠…準備了永遠,沒準備再見,備好了一生,卻一瞬間…

我們的一生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長,如何珍惜眼前人,珍惜當下,讓人生不要留有太多的遺憾也是我們人生之中的必修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