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鄂東民間文化·麻城專刊》文稿選二十五: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林明康 金蓮玉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中國是個戲劇大國,共有三百六十多個劇種。

大別山下的鄂東地區就擁有一個獨有的劇種--東路花鼓戲。東路花鼓戲原稱哦呵腔,後稱東腔,俗稱東路子。“東路”是相對“西路”而言,以新洲縣舉水為界,舉水以西黃陂、孝感等地流行的費孝花鼓戲是西路子花鼓戲,遂稱舉水以東地區流行的花鼓戲為東路子花鼓戲。羅田、英山等地又稱採茶戲,麻城舊稱迓戲。亦有戲劇專家認為:因其長期流傳於鄂東地區,且用鄂東地方方言演唱與道白,則稱其為“東腔”或“東路子花鼓戲”。1949年後統一定名為東路花鼓戲。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東路花鼓戲形成於麻城、浠水羅田、英山等地,後流傳至黃岡、紅安、黃石、大冶、鄂城等地。浠水始終稱哦呵腔,麻城則稱迓戲。道光二年(1822)《黃安(今紅安)縣誌·風俗篇》載:“近有不可訓者二:曰呀(迓)戲、曰影戲。子弟不列於梨園,節奏不譜乎弦管。呀戲演於晝,其詞淫,其態媚,觀之易迷;影戲演於夜,其詞俚,其音土,聽之易曉。價廉費省,便於集事,故一村乍停,一村復起,男女輻轉,樂此不疲。荒職業而壞人心,莫此為甚!昔河西之謳始於王豹,齊右之歌倡自綿駒,今田夫牧豎竟習其曲矣!”這段話反映了官府對“田夫牧豎所唱迓戲的詆譭,同時也反映出道光初,迓戲已趨成熟興旺。知名藝人戴桂亭的師父餘八(餘柯喜)生於咸豐十一年(1861),師爺名柯八爹是清道光間生人,師爺以上可以察知的還有兩輩藝人。此亦可為劇種形成不晚於道光之佐證。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井臺會》演出者曾美玲、蔡勤)

東路花鼓戲的當家主腔為東腔,原稱哦呵腔。哦呵腔既是劇種名稱,又是鄂東一帶花鼓戲主腔的泛稱。東腔源於鄂東畈腔、薅草歌、秧歌等,板式豐富,使用廣泛,常與對腔、二行、火攻、四平、嘆腔等轉接。百分之七八十的劇目用東腔演唱。劇種在形成過程中,受到清戲與漢調的影響。另一主腔二高腔就是受清戲影響而形成的。鄂東在入清以來盛行清戲,活動歷史很長,迓戲移植了清戲的《白兔記》《拜月記》等劇目,並用二高腔演唱。二高腔在唱詞格式上,是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與清戲以長短句為主的曲牌聯綴體相去甚遠,但唱腔韻味及曲調風格卻與清戲相近,顯然是由高腔演變而來。二高腔不僅用於從高整移植過來的劇目,且廣泛運用到其他劇目中,為劇種聲腔增添了表現力。東路花鼓也受到漢劇影響,不僅移植了《四進士》、《趕桃合牌》等劇目,還吸收和借鑑了漢劇的唱腔板式、打擊樂和表演藝術。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扯傘》演出者曾美玲、陳順銀)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麻城鳳兒》演出者陳順銀、周峰)

東路花發形成初期的戲班多為灣村內的自樂班(業餘班社)和時聚時散的季節性班社,初冬起班,翌年農忙散班,稱為“打交單”。活動形式,-是唱燈戲,喜慶節日由主東包戲並管飯;二是唱會戲,包場不管飯;三是“偎火爐擋子”,即寒冬臘月,在山區灣、村演出,吃派飯(分散到各戶吃飯),戲價低廉,由灣村湊集點花粉錢即可。這些活動形式,職業戲班興起後也同時存在。據老藝人回憶,同治、光緒年間已有職業班社到豫南和安徽金寨等地演出。演出中很多是本戲,諺雲:“來的來,去(讀ke音)的去,不是《紅繡鞋》(《桂花樹》),就是《賣花記》。”鄂城、大冶、咸寧等地老藝人反映,很多本戲如《牌環記》(即《拷打紅梅》)、《越牆破鏡》《羅帕寶》《鳳凰記》《白布樓》《吐絨記> (即《小鳥金》)、《賣水記》《雙花記》(又名《小賣水》)、《雙插柳》《雷公報》(即《僧打謝光耀》)等均為東路花鼓戲藝人所傳教,演出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也有一些從皮簧劇種移植過來的本戲,如全本《王寶釵》《四進士》《反八卦》《珠砂印》等,光緒年間已見演出。折戲中用二高腔演唱的劇目《扯傘》《拜月》《捧盒》《拷寇》《井臺會》《磨房會》《開元寺》《杜公送子》《打獵回書》等,受高腔本影響,唱詞動情,但比高腔本通俗,易唱易學。清末民初,群眾在田裡插秧時,時興唱兒句《打獵回書》。這些劇本脫胎於高腔本的痕跡比較明顯,如《扯傘》中,蔣世隆唱[二高腔]:“走不動來級級挨,汗巾羅帕捲起來。鈕釦松、裙帶解,足下褪脫紅繡鞋。頭上取下金鳳釵,足下撥出砂子來,(數板)鬆鬆裹帶拔拔鞋,又好走,又好挨我帶娘子一路奔走山崖。”明顯脫胎於清戲《奇逢》本:“勸你八幅羅裙高紮起,纏足帶兒鬆放開。汗中與你抹香腮,頭上取下玉簪來,玉簪兒輕輕撥開紅繡鞋。”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麻城縣成立了東路花鼓戲劇團。配上了管絃樂伴奏,與人聲幫腔並用,發展了傳統演唱特色。整理的傳統劇目《打獵回書》《楊三笑》《井臺會》《陳琳捧盒》等以及創作的現代戲《盤點》《神兵天將》均參加過湖北省和黃岡地區會演。戴桂亭曾榮獲湖北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榮譽獎狀。還移植演出了《斷橋》《御河橋》《屠夫狀元》《血淚仇》《杜鵑山》等劇目,演出風格更加多樣化。農村仍有一批以演唱東路花鼓戲為主的業餘劇團。如羅田與麻城交界處的陳家山(今屬羅田縣勝利區,舊屬麻城縣東閭),業餘劇團已相傳八代人,第二代業餘藝人為陳興太(1845-1927)。第四代老藝人陳啟昌(1907- ),傳戲授徒,弟子數百。東路花鼓戲在鄂東一帶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建國後的十年,是東路花鼓戲迅速發展的十年。業餘東路花鼓劇團如雨後春筍遍佈鄂東地區;1960年麻城縣劇團正式改名為“麻城縣東路子花鼓劇團”,她是唯一的一個演東路花鼓戲的專業劇團;該團音樂工作者丁時吉與老藝人徐聘珊、劉玉清等人合作,對東路花鼓戲的傳統形式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加配了管絃樂伴奏,改變了只有人聲幫腔無絃樂伴奏的原始形式;劇團還組織了編劇人員整理改編了《血淚仇》《御河橋》《井臺會》《扯傘》《珍珠塔》等劇目,還創作演出了現代戲《桃花嶺》《銀花》《盤點》《神兵天降》《補胎》及新編古裝戲《狀元淚》等優秀劇目;《御河橋》《扯傘》分別由湖北電視臺、麻城電視臺攝製播放,《盤點》(附全部音樂唱腔)曾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東路花鼓戲的繁榮和發展為劇團培養和造就了梅本寬、王守義、宋元珍、陶德凱、戴宜蘭、王伯元、吳淑珍、周先榮、張漢卿、徐文斌、胡紅兵、張秀蓮、曾美玲、蔡琴、陳順銀、周峰、瀋海英、董旭剛、周華、梅玲等一大批優秀演員。

萬分榮幸的是,一九七四年八月四日麻城東路花鼓劇團移植的大型現代戲《杜鵑山》在湖北電視臺演播廳為中央主要領導人作專場演出。這一千載難逢的光榮演出,為東路花鼓戲的發展史寫下了光輝一頁。

在那個年代,東路花鼓戲劇團用扁擔挑佈景道具,上山到頂,下鄉到邊,送戲下鄉到農村,被省文化廳授予“扁擔劇團”稱號。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東路花鼓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她們編排的大型劇目《麻城風兒》《西風秋月》《麻鄉約》和移植劇目《六尺巷》演遍大江南北,還應召進京在長安大戲院演出。三度送戲到川渝,為移民後代表演家鄉戲。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麻鄉約》劇情)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林明康,國家群眾文化副研究館員,湖北省戲劇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退休十年,組織過龜峰山風景區民俗藝術團。撰寫過大小劇本、小品一百餘個,長篇通訊三十餘篇,收集整理民間文學集五本,名副其實的雜家。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金蓮玉,文化館工作人員,喜歡讀書和寫作。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鄂東民間文化·麻城專刊》

備用文稿選

策劃:金仕善△熊明修

顧問:毛正秋

撰稿者 :(以供稿先後為序)史宏友、李文濤、劉宏、櫻子、楊恩義、李向農、邵德艾、傅光明、周杰民、金仕善、鄭重建、林明康、曾鋒、金蓮玉⋯⋯添加中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編者語:在金仕善老師和熊明修老師的精心策劃下,在各位編寫老師的努力下,《鄂東民間文化·麻城專刊》備用文稿選陸續完成,編髮進行中。《鄂東民間文化·麻城專刊》備用文稿選已編髮如下:

1.櫻子/福田河鎮與福白菊

2.劉宏/《金瓶梅》作者是麻城丘長孺

3.史宏友/麻城明代進士縣

4.史宏友/九龍山和柏子塔

5.李文濤/宋埠鎮的由來及其它

6.李文濤/餘誠與辛亥革命

7.楊恩義/兩彈一星功臣彭桓武

8.李向農/麻城孝感鄉文化園

9.邵德艾/《洪湖水浪打浪》與麻城的故事

10.傅光明/敦煌莫高窟與麻城人王圓籙

11.李文濤/麻城人閻伯璵與《滕王閣序》

12.李文濤/麻姑的傳說

13.史宏友/麻城百科全書一一《麻城文化叢書》攬要

14.周杰民/麻城蔡家山窯陶瓷

15.李文濤/梅之煥的傳說

16.金仕善/周恩來總理1958年在麻城

17.邵德艾/閃閃紅星與麻城的故事

18.史宏友/人如其名嚴立三

19.史宏友/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

20.鄭重建/鳳踞龍蟠 錦繡閻河

21.櫻子/大美龜峰山

22.林明康/“麻城花挑”探源

23.曾鋒/王樹聲大將

24.櫻子/木子店鎮與老米酒

25.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林明康 金蓮玉/東路花鼓戲文脈流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