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今天后臺看到後臺有一個推送問題,窮人最缺什麼?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錢,相信只要有了錢,窮人就會使得它們的生活得到改變,但事情真的是這樣的麼?

曾經我看到過一個故事,說在印度的一個市場裡,有這樣一群小販。他們每天天不亮,就花1000盧比去進貨(大概100塊錢人民幣左右),辛苦一天全部賣完,能淨賺100盧比。

絕大部分小販由於缺少起步資金,都需要借錢才能進貨,所以賺的100盧比裡,還有一半,要用來還利息。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他們真要想翻身,也沒多難。少喝一杯茶、少吃一口零食,每天節省下5盧比下來。考慮到複利的因素,60天以後,他們就不用再借錢了。

可現實的情況是,這些小販總是把掙來的一點點錢,輕易地花出去,第二天進貨,只好再去借錢,就這樣過著越窮越窮的生活。

後來有個經濟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一次性給了小販每人1000盧比,足夠每天進貨了。結果,一年以後,這些小販們,一個接一個地,又回到了原來借錢的舊路上,幾乎沒有例外。

如果問你一個問題:“為什麼絕大多數的窮人,註定了要受窮一輩子呢?”

因為懶?因為笨?

都不是,我們往下看。


《富哥哥窮弟弟》

前段時間,英國有部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時長四十幾分鍾,看完卻讓人感嘆萬千。

紀錄對象是一對親兄弟。哥哥叫伊凡。弟弟叫大衛。兩人同父,同母,成長於同樣的環境,受同樣的教育,原生家庭100%相同。

但成年以後,他們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哥哥伊凡身家億萬。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他帥,體面,有錢,擁有多套毫宅,生意動則幾千萬。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因為喜歡馬,還養了五匹馬。買了一個一望無際的馬場。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政治地位也非常高,不但是保守黨政要,也是一些社會組織的要員。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他的社交場就是名利場,朋友圈就是名流圈,平常他輪流住在三處豪宅,過著人人羨慕的生活。

但弟弟大衛的生活與其完全相反,他現在是一名流浪漢。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沒有固定收入,沒有房子,沒有家,沒有錢,沒有伴侶,一個人,不洗澡,留著亂糟糟的頭髮,張口閉口都是髒話、抱怨或毒品。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大衛曾經做過很多工種,房產中介,木偶劇演員,老師,咖啡師,政治活動家,軟糖銷售員,自費出了一本書,窮遊過印度和南美......

而這本書,是由哥哥給錢出版的,可能是他人生中的最高峰。書出了之後沒有一個人購買,因為內容寫的只是一些關於毒品,以及因毒品產生的幻覺。

但這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現在他謀生的方式,就是去建築工地做零工,錢非常少,總體提起哥哥,總是牢騷滿腹。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他罵伊凡“一個徹頭徹尾的蠢貨”,抱怨哥哥不給他買一艘船,說伊凡的錢都是靠利用人的弱點獲取的。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但他自己對錢,又非常渴望。

他身上有著失敗者的太多影子——

骯髒、易怒、情商低、鼓吹“自我”、語言汙染、對有錢人非常痛恨、不停地抱怨、無法執著於一個目標、藥物成癮、無法建立親密關係、沒有人愛他......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窘境,他還會繼續下去,因為他現在不但又老又窮,還憤怒、頑固、一身劣習,總是在抱怨他人,等待他人的搭救。


貧富的差距是如何產生的?

問題來了,來自同一個原生家庭,哥哥成鉅富,弟弟成嬉皮士。這種差距,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如果你仔細看完整個記錄片就會發現,很多窮人之所以貧窮並不是因為智商不夠,也不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金錢東山再起,而是一個總是逆來順受,另一個總是在困境中尋找自己能做的事情,想辦法擺脫這種困境。

整個紀錄片中, 弟弟給人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一直在抱怨。

他抱怨社會: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他抱怨哥哥: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他抱怨世道: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他抱怨聚會: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他抱怨規則: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他抱怨他所遇見的一切一切。

這種抱怨令他喪氣、消極,也令他變成一個無用的懷疑論者。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就拿弟弟出書這件他最自豪的事來說,書的內容主要是他寫下自己服用死藤水(一種毒品)的經歷。

大衛在秘魯嗑藥嗑嗨了,接受了“7月11日,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不明原因的地震”的這本書,大衛還自費出版了1000本,然而一本都沒有賣出去。新書發佈會,作為作者本人還遲到一小時,穿著亮黃西裝,打扮怪異。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最終他還抱怨是社會沒有人懂他,然後就放棄了寫作這個事業。

哥哥入世,活在大部分正常人理解的世界當中。通過勤奮、讀書、經商獲得財富和地位。而弟弟從小習慣被照顧,想法比較浪漫不羈,似乎很有藝術天分。但他始終找不到和現實世界接軌的地方,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更重要的是,弟弟自我認知不清晰、不願意面對現實世界、不夠自律,這也就是它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名譽的最主要原因。


窮人最缺的是什麼?

再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窮人最缺的是什麼?

窮人,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是金錢麼?

是知識麼?

是一份體面的工作麼?

我想都不是的,窮人最缺的是對升級自己,迭代自己的認知已經堅持下去的行動力,只要肯去做,所謂的金錢、知識、體面的工作都是有可能獲得的,但你不去做最終什麼都不會擁有。

很多人做事喜歡拖延,很多人做事經常會三分鐘熱血,為什麼呢?

因為潛意識了,只要不去做它,就不會因為自己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好而讓自己失望。每次回想起來他們總會說要是我曾經怎麼怎麼樣,我現在也可以怎麼怎麼樣,而不會去思考現在做什麼能讓自己未來變的更好。

去做可以說是數字1,其他的不過是後面的0而已,如果沒有執行,想的再多也只是空想而已。

每個人都羨慕《富哥哥窮弟弟》裡富哥哥的生活,但是真正去著手去計劃,去執行的有多少呢?

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開始準備做某些事情,請堅持下去,拆叔我現在的目標就是堅持閱讀,堅持輸出寫作,希望通過這樣變成更好的自己。

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吧!

一個人能走多遠關鍵在於與誰同行,希望未來前進的路上大家能與我一同前進,我是拆叔,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