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尚樸,隸貴拙,楷守正,行取妍,草須險,章法成於勢。您咋看?

墨客在途0化旭


篆、隸、楷、行、草,包括章法在內,跨越中國書法史幾千年的歷史,歷經幾十個朝代,書家可謂是群星燦爛,各有其風格,個性展現千別萬別,譜寫造就了中國書法的普遍性和個性,其中的共性和特殊性,即書法的法和書法遵循的規律是什麼?很少有人正面確切回答這個問題。題者提道:篆尚樸、隸貴拙、楷守正、行取妍、草須險、章法成於勢。縱觀書法史,顯而易見,樸和拙書寫時代是尚形也含有韻,即唐前時期,代表作《石鼓文》、《曹全碑》、《乙瑛碑》、《禮器碑》、《張遷碑》、《蘭亭序》、《聖教序》等;,楷正的書寫時代興於唐,比如:《九成宮》、《多寶塔》、《勤禮碑》、《玄秘塔》、《雁塔聖教序》、《韭花帖》等,書法的法點法位,無不不到位;行妍和草險,晉唐宋時期的行和草,其法點法位,也是很嚴謹,其妍和險,在篆隸書時代妍和險就有,只是書法遵循法則和規律的一種兩種和三種以上的表現形式而己,沒有什麼高深奇妙而言,當然了,這裡面也有書寫藝術的成份和範疇,書法藝術,本身包含著,書法技法和書法技能的諸多因素。題主所說的:尚樸、貴拙、守正、取妍、須險、成於勢,很多成份層面上包含著書韻的內含,是書法“既有法,而又無法"的呈現,也是書寫漢字藝術價值價值的呈現,決定書法藝術價值的兩個要素:一是書法的法和書法遵循的規律,二是在其礎基之上的氣和韻,氣韻如何合一,是決定書法藝術價值問題的所在。總之,題主提出的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是人們在書法路上勤奮耕雲學習一生的問題,是人們如何走向書法高原頂峰的問題。


李行子


不同時代,祟尚時代書風有差異,所以才有篆尚樸、隸貴拙、楷守正、行取妍、草須險的說法。

一,篆書之美,自然質樸,圓潤遒勁。如下圖《石鼓文》。張懷瓘雲:"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蹟石鼓。″

二,隸書之美,秀麗而有拙趣。如下圖《張景碑》。用筆方圓兼備。

三,楷書之美,端正嚴謹,如下圖柳公權《神策軍碑》。剛勁森嚴,如武林大俠。蘇東坡雲:"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虛語也。″

四,行書之美,妍美流麗。如下圖趙孟頫行書作品,外柔內剛,清雅俊逸。有行書妍美特徵。

五,草書之美。起倒無常,險中求穩。如下圖祝枝山草書作品。跌巖縱逸,恣肆放縱。如蛟龍飛天,如風起雲湧。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篆尚樸,楷尚正,行取妍,草須險,章法成於勢。這些都是書法的一種審美目標,雖然說的有些玄乎神秘,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唯獨隸貴拙,這是毫無道理的,本來拙字就是個貶義詞,拙與醜怪是一樣的,難怪一些寫隸書書家把隸書寫成了醜隸,象幼兒園孩子寫的字,這種字在兒童畫報上作報頭是可以的,有童趣,作為書法是萬萬要不得,隸書還需要正。可以把行書筆畫、顫筆、衄挫、逆鋒頓筆加入在隸書中,這麼寫更有韻味,醜隸不可再提倡,否則把青少年就給害了,所以隸貴拙是荒謬的論題。


劉路德書法


這個問題理論性很強。無論從那個角度分析它都是對的。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它有侷限性。“樸、拙、正、妍、險、勢”六字如果和五種書體加章法人為地捆綁在一起,就會變成教條式的”潛規則”,對書法藝術的創新發展起到阻礙作用!這六個字適合每一種書體而不是分別適合五種書體和章法。比如:篆尚樸。其它四種書體同樣也崇尚樸實!其它五字同理。這六個字幾乎涵蓋了書法藝術審美的全部!無論是那種書體的作品都應該包含這六個字或最大限度地包含這六個字,只有這樣這幅作品才算名副其實的書法藝術品!人為地把六個字分別歸類某一書體欠妥。不適合書法藝術的審美價值!附圖說明:“樸、拙、正、妍、險、勢”同在一幅作品中出現堪稱藝術極品!





周輝明心跡



金星753


回您老先生。我一句沒懂。怎麼個意思,更是談不上?我腦子裡裝的是獎糊。肉吃多了,豬油糊住腦子。對不起您。[玫瑰][噓][玫瑰][做鬼臉]


兩隻紫燕


從小打下紮實的用筆基本功,然後多學多看,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徵,再結合字體特點,不知不覺中水平就提高了,簡單追求字體風格特點是不成熟的,最多到中級水平


19918神姑迷


您好,我對書法是敬畏,仰視,羨慕,欣賞,崇拜,尊重。但不懂。[笑哭][笑哭][笑哭][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易k園


各人有各人的欣賞,我欣賞的主要是歐楷和一些行楷,至於你說的幾點,都會有道理。我不會用自己不喜歡的字去議論這樣字的不足。當然醜書不值得看!


江楓140151042


這只是書面上的理論,真正的書法作品是不會拘泥於此的。靈活運用,彰顯個性,富有妙趣特色,這才是掌握了精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