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舜威《書法的底線》|一位媒體人眼中的書法界


斯舜威《書法的底線》|一位媒體人眼中的書法界

《書法的底線》彙集了斯舜威先生多年的書法評論文章,內容涉及書法人,書法教育、書法創作,書法批評、書法展覽、書法功用等諸多方面。本書由古及今,以小見大,向讀者展現了書法藝術發展中的種種現象及作者對這些現象的觀察與思考,揭示了書法界的許多真實樣貌。

斯舜威《書法的底線》|一位媒體人眼中的書法界


展覽與競技書法


展覽書法、競技書法並不等於書法本身,它是書法的一種“衍生物”,一種“變異”。或者說,它只是一部分書法組織者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採取的手段,並不是書法的必由之路。我們的書法社會應該是多元的,可以有一部分人圍著國展而努力奮鬥,也應該有更多的書法人遊離於“展覽遊戲”之外,做一個看客,甚至連看客也不屑做,只是寧靜地自己做書齋功,在博大精深的書法中寂寞地探索。

多餘的“撐門面”


熱衷於“裝門面”,恰恰反映出書法家的不自信。擔心自己的書法活動得不到社會重視,才想方設法請領導們、將軍們來“站臺”;生怕自己的書法沒有多少人感興趣,才需要明星、主持人們來“助興”;覺得自己的作品缺乏看點,才讓美女們來“增光添彩”。越是如此,書法和書法家的本體地位反而下降了,何苦呢?……要知道不需要外在裝點的人,才能顯現出自身內心的強大和充實。

斯舜威《書法的底線》|一位媒體人眼中的書法界


“紅包”評論


對評論家而言,要儘量嚴肅些、嚴謹些,不要一味為了錢而影響聲譽,影響自己的事業;對讀者朋友而言,則不妨寬容一些,時風如此,要禁絕也難,最好的辦法是:一旦發現是“生意交易”評論,自己不感興趣,就丟到一邊,棄之不看。更何況“紅包評論”也不等於沒有好文章,有的“紅包評論”照樣精彩、有價值。文章的好壞,與潤金的高低、有無並無本質關係。

書壇的“主流”與“邊緣”


書法家們也應該像水一樣,只要能匯入時代的“書法之河”,就是一種幸運,至於是處於“主流”還是“邊緣”,問題都不大,用不著暫時居於“主流”就洋洋得意,處於“邊緣”就自慚形穢。有的時候,處於“主流”,反而身不由己,只能隨波逐流,泥沙俱下;身處“邊緣”,反而有更大的迴旋餘地,平靜下來,沉澱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