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从去年开始,油管上掀起了一阵画“中国妆”

的风潮。听过日韩妆欧美妆,估计很多人是真的疑惑,啥叫中国妆?

画中国妆的未必就是中国人,这件事还要从日本网红们说起——

一个日本美妆博主鹿の間,因为看了电影《芳华》,爱上了里面中国女孩的妆容。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之后她开始研究中国风妆容,并在油管上更新中国妆,从第一弹到第二弹第三弹……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评论里对中国妆的好评很高,甚至有人说,比起韩妆,更喜欢中国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陆陆续续地,樱花妹子们都开始从日妆倒戈向中国妆,不仅有简单版的还有堪称易容术版的,直接把中国妆给玩出花来。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去年的10月刊,日本杂志《Seventeen》还特地做了一期中国妆的解析。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这个兴许你刚刚才听说的美妆词汇,原来早在岛国狂风大作。

它,到底是怎么画的?

什么是中国妆?

按照咱们的惯性思维,把“中国”两个字贴到妆容上,那这样的妆容应该会有一点古风的味道——

段小姐起初心想,也许是黛玉妹妹的一双似蹙非蹙细细罥烟眉,眼波流转我见犹怜☟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结果博主们连连 Say No——

中国妆的眉形有点英气,粗黑眉毛贴合眉骨画出眉峰、自然转折。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那是不是《延禧攻略》里面有理有据、很有代表的“咬唇妆”?

妆面偏清新素雅☟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but,博主们再Say No——

中国妆的当然是要画上饱满的大红唇啊。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那,应该是《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仕女妆”吧?

铅粉来美白,面白如玉色,加上腮红大面积扑扫,绕脸傅斜红☟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em,博主们Say No三连——

底妆讲究白,但不是惨白,腮红也只是轻轻斜扫。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再来看看街头采访日本妹子是怎么认识中国妆的——

要使用遮瑕力强的粉底液,妆感突出,要白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高光和阴影打得很仔细,脸部轮廓立体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腮红沿面颊斜向打,有成熟感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会描摹唇部轮廓,使用大红色口红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眉毛长而浓密,会画眉峰,眼妆和基本使用深色,还不爱画卧蚕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所以日本妹子眼中的中国妆应该是这样的☟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或者是这样的☟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怎么样,有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

不故弄玄虚,大红唇+英气的眉毛+干净高级的妆面,这不就是

港风回潮吗?”

鹿の間就有说,她在研究中国妆的时候,特意去小红书和抖音上做了参考,而这两个平台上的港风妆容,一抓一大把。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所以比起复古的港风,今天的中国妆还多了几分网气。

近年来,也有不少港风气质的女明星,她们的妆容,就很巧地跟这个“中国妆”撞上了,更有日本妹子心心念念的——

高级感。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比如轻熟美女钟楚曦☟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是不是有点和李嘉欣撞脸?

比如多次被夸很“港”的宋祖儿☟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再和李嘉欣撞脸?

So,李嘉欣真的是港风模板。简单来看,日本妹子眼中的中国妆,不过取经自中国明星——

脱俗于网红脸、攀附上高级感的高级脸,还有点“大女人”的风情。

所以除了前面说的大红唇+英气的眉毛+干净高级的妆面,最好再换上一头黑长直,那你就是妥妥的中国女王。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当然最后你应该有注意到。

中国妆在日本走红,是因为——

她独立不谄媚?

画的不是中国妆,

而是独立感

为什么中国妆就是独立不谄媚?

港风和独立不谄媚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首先,想想以前的日式妆容是怎么样的☟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可爱、幼态、小清新。粉嫩腮红不会少,空气刘海是陪衬,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元气满满的少女感。

可爱这个词,几乎是一众日系杂志中的高频词。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可爱有什么不好吗?

日本明治学院大学教授四方田犬彦先生在《什么是可爱》一文中指出:

“可爱”是指一种小巧的、令人依恋的、亲密无害的感觉, 这种感觉能使人解除防备与紧张感。

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则认为“可爱”是女性一直采用的一种生存战略。当女性摆出“可爱”的姿态,就有一种讨好的、被动的、被保护的意味。所以在日本社会里,“不可爱不是女人”的认知,不过是为了将女性滞留在旧有的依附性位置的权宜之计。

四方田犬彦在调查中还发现,男性虽然用“可爱”来评判女性,但是当自己被形容为“可爱”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困惑,甚至是苦恼。因为“可爱”就像一个标签,更适合——

打在女性身上。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而当HelloKitty的可爱在全球掀起狂热的时候,美国一个女演员指控道: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可爱”变成了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词汇

如今日本女性拒接“可爱”的策略性媚好,反其道而行之,中国的“大女人”妆自然就成了她们的心头好。

再想想TVB职业剧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第三类法庭》里邵美琪扮演的韦海怡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陀枪师姐》里扮演朱素娥的关咏荷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你们的阿菲

她们精炼,能干,不仅专注于自己的职业,生活中永远拥有体面,更少有故作矜持的姿态。

就,很“大女人”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听说有一段时间,日本也很流行韩妆。那时候的韩团女爱豆们画着上扬的眼线,魅惑、强势,非常符合日本女性对成熟女人形象的期待。

但后来的韩妆又回归了寡淡,“蜜桃女孩”闪亮登场,什么斩男妆就跟日本杂志上宣扬的可可爱爱的女孩没有什么不同——

遂弃之不用。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石原里美画上“中国妆”

是虚张声势,

还是真独立?

反对的声音认为——

这种所谓的“独立大女人妆”不是真独立,而是停留在外在上的取巧 ,同样的符号化、标签化。

就像当下影视中有型而无神的大女人,空有架势,没有本事。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这种大女人我们最近看到的真的不要太多

所以如果说“斩男”是女性对男性的讨好,那“大女人”呢?那些从时尚到影视到娱乐,到处在兜售的女性情结和女性力量呢?

它们是不是也在用自己的产品教女性做人、并美其名曰取悦自我?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一旦我们就此执着于外物的矫饰,其实不过也是误入了消费主义的圈套,把“大女人”变成消费社会新的神话——

“中国妆”前面要加上“流行”二字,日杂推荐的彩妆旁边要标记上“必备”,被唤起的消费欲望让人心痒痒,最终把快感满载而归,非得化上妆来你才是大女人,卸下妆你根本不是。

从而模糊了自我认知,忽视了作为一个独立女性,应该考虑的更深层次的问题,那些真正存在于社会等级观念中的性别差异和歧视。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但喜欢什么样的妆代表了女孩想成为一种什么样的角色,这样自主选择的进步性,说到底还是意识形态的进步、是观念先行。

就像时装周上以女性意识为主题的秀,在妆发上都和“中国妆”有共通。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Fendi Fall 2020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Marc Jacobs Fall 2020

「中国妆」,你就别骗日本网红了


东京时装周

也恰好说明,这样的审美认知,约定俗成是和潜意识里的power有关的——

值得褒扬。

当然我们更希望,女性把实现独立人格、实现自我价值放在第一要位。

到那时候,化不化妆、化什么妆,又有什么所谓呢?

何况风格这种事,应该是自由的——

别把“可爱”、“大女人”当标签,也别认为“可爱”和“大女人”犯冲。

“可爱”的“大女人”不是没有,把她们活成风格,谁都有female pow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