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億元文物被王剛一錘砸毀,原主告上法庭,這個東西卻救他一命?

01 《天下收藏》風靡一時,無數人躍躍欲試

相信不少喜歡文物收藏的朋友一定看過一檔鑑寶節目:《天下收藏》。這個節目由著名演員王剛老師主持,最大的看點就在於,這個節目玩的是心跳。收藏家可以帶著自己的寶貝文物參加節目,由節目中的專家免費鑑定該文物是不是真的,是否具有收藏價值,如果專家經過鑑定後為贗品,則會由王剛老師當場將贗品砸碎。

當有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古文物收藏愛好後,就興起了不少鑑寶節目,而這檔節目之所以能夠在一眾鑑寶節目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當場砸碎古物文玩的節目噱頭足夠吸引人。興致勃勃的鑑寶人收藏家們帶著自己愛不釋手的文玩來參加節目,期待經過專家肯定自己寶貝的收藏價值,帶給自己更高的收藏興致。被砸的粉碎的文物與鑑寶嘉賓們一臉的失望成了這個節目最大的看點,觀眾的樂趣與鑑寶人的心情全在王剛老師手中的一把錘子上。

但是,沒想過,這把錘子也為王剛老師惹來過官司。


02 一把錘子,砸出2億元的官司

早年的節目中,有一位收藏家帶著自己收藏的寶貝來參加節目,他的藏品是一對白釉壓手杯。據鑑寶人介紹,自己的職業是醫生,這對寶貝就是因為自己醫治了一位患者後,患者為了感謝他的救命之恩送來的。經過現場專家鑑定,此文物為現代仿品,王剛老師也拎起錘子將“甜白釉壓手杯”當場砸碎。

但這位鑑寶人始終相信自己的杯子是真的,並且節目播出後,不斷有工作人員打電話願意花高價收走杯子碎片,他也將這杯子碎片一兩萬元的價格賣給了節目的工作人員。這讓他更加疑惑了。於是他找到專門的鑑定機構,機構的專家經過鑑定後,認為他的藏品“甜白釉壓手杯”為明朝期間的真品,並且是珍貴的“永宣瓷器”市場估價在兩億。心痛之餘,這位嘉賓一氣之下將王剛告上法庭,企圖通過法律手段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兩億元的損失,不論是誰都會為之嘆息,這樣的價錢足夠一個普通家庭幾年的開銷。更何況,這個藏品還代表著該鑑寶人作為醫生至高無上的榮譽與認可,裡面凝聚著患者對醫生治病救人的感激之情。眼睜睜看著自己珍藏多年的藏品就這樣被砸碎,當事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據他回憶,自己是通過海選才有機會帶著自己的“甜白釉壓手杯”登上節目,興高采烈的他本想通過節目現場專家的鑑定瞭解自己的寶貝究竟價值幾何,沒成想一把錘子砸碎了他的寶貝也砸碎了他的夢與榮譽。


03 辛辛苦苦到處維權,卻被一紙合同限制了出路

儘管令人惋惜,但他的法律維權之路並沒有成功。原因在於,每位上節目鑑寶的嘉賓都會跟節目組簽訂一份“生死契”,即嘉賓明確知道如果鑑定出來是贗品,節目組有權利將其砸碎,並且不受到法律的追究。節目組這樣做的原因,除了吸引觀眾眼球外,也是為了避免贗品流入市場,進行不法交易。

因為這份“生死契”的存在,嘉賓並沒有得到賠償,而王剛老師也不會因為此事受到追究,簡直救了王剛一命。判決結果令人唏噓,不少網友認為,王剛老師作為主持人,用錘子砸碎文物是按照節目組的流程來的,這個行為是代表節目組的與其個人無關,這樣被告上法庭,是替節目組中的專家“背黑鍋”,實屬冤枉;況且,嘉賓上節目之前自願簽訂了“生死契”就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節目組裡的專家自身能力不足,沒有金剛鑽卻攬了瓷器活,砸碎的文物不可能復原,給鑑寶人收藏家帶來巨大的損失理應由他們承擔。

眾說紛紜之中,該節目的專業度遭受了極大的質疑,口碑也迅速下滑。也有新聞報道,在2012年,就有專家質疑,被節目組鑑定為“贗品”被毀掉的有不少是真品,具有極高的收藏與研究價值,並且節目多次找“託”上臺,用虛假手段增加節目吸引度。經過這次風波後,節目也很快停播。


四、可悲更可憐,紛紛擾擾到底誰是誰非?

不僅節目組口碑遭質疑,王剛老師也在此次風波中受牽連。大家都知道,王剛老師是著名演員,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扮演的和珅至今令人印象深刻。除了演員,他也積極探索自己的職業邊界,跨界進行電視節目的主持,也憑藉自己不俗的表現獲得讚賞。但這次的官司,也讓王剛老師的好口碑也因此翻了車。有不少網友質疑他作為主持人的能力,並且與節目組同流合汙,讓不少本應該流傳下來的稀世珍寶毀於一旦。

本來,鑑寶節目不僅能夠幫助收藏家確定文物價值,更弘揚了我國曆史與傳統文化,讓觀眾在觀看節目過程中,瞭解到我國古代精妙絕倫的製作工藝,增加文物鑑賞知識,本是一件功德滿滿,價值滿滿的事情,不料卻因為一次失誤而銷聲匿跡。歸根結底,節目鑑寶專家的水平有限是節目下車的根本原因所在。因為文物的特殊性與珍貴性,專家們的鑑別就顯得尤為重要,鑑定結論有著舉重若輕的作用。嘉賓們因為信任把寶物帶來鑑賞,而由於專家的走眼,或者根本就是節目組為了奪人眼球而做出的把戲,不僅讓收藏家們多年來的心血毀於一旦,更讓我們失去了一件件能夠了解歷史的珍寶。而王剛老師手中的錘子,本應當抨擊贗品,粉碎假冒,卻成了銷燬真相的“兇器”。這也正是觀眾對鑑寶節目信任缺失的原因所在。只可惜價值連城的明代“甜白釉壓手杯”成為專家失誤的犧牲品。


嘉賓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專家的失誤與走眼也的確讓人失望。兩億元的損失就這樣收場。

一錘定音,定的不是文物的價值,還有唏噓與無奈。


看完以上,你認為這樣的結果是否公平呢?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