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珺偉新城時代小區有群“秀才兵”


位於武穴樟樹下社區的珺偉新城時代小區是一個新建小區,現有住戶304戶,1124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小區內居住的黨員幹部和志願者們紛紛響應號召,走上抗疫一線。

在這群戰士中,有一個群體特別引人注目,他們就是來自不同鎮處、不同學校的老師。就是這樣一群“秀才兵”,在各個崗位上發光發熱,為珺偉“零感染”小區的創建積極戰鬥,贏得小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我是“門長”:為防疫站好每一班崗

武穴中心學校的蘭永新,梅川中心學校的溫曉鑫、趙群芳,石佛寺鎮小的黃正軍等老師,是最早到臨時黨支部報到的一批黨員。根據支部安排,他們被安排到大門口與門衛一起值守。

武穴珺偉新城時代小區有群“秀才兵”

疫情剛開始時,由於小區還未實行全封閉管理,大門口每天人流量較大,進出人員複雜,是小區疫情管控的難點。為了減少住戶們的感染風險,他們一方面嚴格做好出入登記,一邊把鄰居們當成學生一般反覆叮囑:“少出門,家裡最安全!”“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能不出去吃的飯儘量別去吃。”配合的鄰居不少,也有少數住戶不以為然:“哪有多可怕,我身體好得很!”甚至把值守黨員當成了門衛:“你們不就是看個門麼,管這些閒事搞麼事?”面對質疑,幾位老師並沒有放在心上:“該宣傳的,該說的我們還是得做,既然是黨員,站了這班崗就一定要站好。”

在蘭永新和其他值守黨員教師的勸導下,鄰居們漸漸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自覺減少了出行。隨著疫情日漸嚴峻,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後,為了確保小區居民正常生活不受影響,在大門值守的黨員教師又主動幫助住戶做好進出物資的保管、運送和通知等工作,讓住戶們都能安心“宅”在家裡。

我是“樓長”:A9“編外”住戶

杜韌戰、徐豔兩人都是市實驗二小老師,住在A8棟。在小區戰疫行動中,兩人又成為了戰友。由於杜韌戰在校擔任副校長,有組織、協調經驗,被安排包保A9樓棟住戶的所有排查服務工作,徐豔則作為他的助手。兩人每天沿著安全通道步行,一層一層,一家一家,瞭解住戶健康情況,指導住戶填寫排查表。通過這種“笨”辦法,兩人在一天之內把A9住戶基本情況摸查得一清二楚。

在每天例行的家庭健康情況上報中,有住戶在群裡反映自己家沒有體溫表,沒法準確上報,他們就主動上門幫住戶測量體溫。隨著小區封閉管理升級,收集用戶生活需求、安排樓棟物資配送、聯絡社區幹部採購藥品……事越來越多,但杜韌戰和徐豔卻從沒喊過一聲累,叫過一聲苦。

A9住戶們一直都不知道的是,這兩個在群裡最活躍、為大家做事最多的鄰居並不是本棟住戶,因為他們總在第一時間響應A9住戶的需求,第一時間上門解決A9住戶的困難,大家都默認了他們就是A9的住戶。“為大家服務,我們就做A9的‘編外’住戶也挺好。”兩人笑著說。

我是“棟長”:危險的事總要人去做

2月8日,由於小區A10棟出現一例密切接觸人員,整個樓棟按指揮部要求實行封閉隔離。臨時黨支部決定成立一支專門負責值守的小分隊。

疫情嚴峻,密切接觸者意味著樓棟潛在的感染風險更高,大金中學的劉毅,武穴中學的唐琪、鄭曉慶、王寧,實驗中學的陳東平等卻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任務安排。值守隊長劉毅面對家人的關切,深情地說:“危險的事總要人去做!”

武穴珺偉新城時代小區有群“秀才兵”

12名由黨員和志願者組成的值守小分隊要負責樓棟從早8點至晩10點的值守工作,在值守的同時,他們還要在樓棟微信群裡關注住戶的思想動態,做好情緒安撫工作,幫助住戶運送生活物資等。大家開玩笑地給自己封了個“棟長”的稱號:“我們不進樓,只在樓棟門口守著,當然得叫棟長了。”“棟長”裡陳東平最為細心,每天交接班時,總為一起值守的夥伴們帶來自己家裡準備的防護工具:一次性手套、醫用酒精。王寧則是12名值守隊員裡唯一的非黨人士,他笑著說:“總不能在學生們面前說這疫情發生時,老師我就躲在家裡啥也沒幹吧?”

哪個住戶家裡有嬰兒,哪個住戶家裡只有老人獨居要特別注意,哪個住戶從來不在微信群裡發言……幾名老師“棟長”也把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耐心細心帶到了值守中,一一把關懷送上。在一個多月的值守中,他們與A10住戶們結下了別樣的情誼。A10解封后,他們又按照支部要求,“轉崗”成為小區防疫宣傳勸導員,對在外閒逛的鄰居們予以勸導。

我是老師:哪一項工作都不能耽誤

在教育部啟動“停課不停學”工作以來,各位“門長”“樓長”“棟長”們更加忙碌了。由於網上教學的特殊性,老師們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課件和教學資料,同時也要承擔學校的其他工作。

劉毅是大金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一邊要負責本校的抗疫指揮組織,一邊還承擔了學校八年級語文網上教學工作,家裡還有一名正在上網課的高中生;唐琪是武穴中學高三畢業班的課任老師,疫情之下的高考壓力可以想見,時常是邊值守邊改作業;杜韌戰是實驗二小的副校長,在小區樓棟包保之外,分管學校的部分抗疫工作,還要負責組織六年級的網上教學工作……“教學工作重要,為群眾服務也很重要,我們都不想耽誤。”老師們沒有以此為理由退出防疫工作。

為了確保教學任務和防控工作兩不誤,參與值守的老師常常是剛下網課就趕下來值班,然後又踩著點兒趕回家上課。由於值守換班時間卡在飯點兒上,餓著肚子來接班也成了值守的常態;負責排查、物資代購的老師們則是一邊做課件、上網課,一邊利用閒暇時間開展入戶排查、落實物資代購。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們圓滿完成防控任務的同時,沒有耽誤過一節課。

武穴珺偉新城時代小區有群“秀才兵”

疫情防控是戰場,也是特別的課堂。在這特別的課堂上,珺偉新城時代小區12名老師積極投身抗疫防疫工作,服務群眾,在戰疫全面勝利中立下了功勞,也用他們獨特的方式寫出了教學生涯中最有意義的教案。

秀才兵,好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