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疫情加重,留學同學的朋友圈讓我意識到,英國停學有多遲緩

前天,一英國留學的同學發朋友圈,內容意思大致是他留學的大學裡出現了新冠病毒

疑似病例。


國外疫情加重,留學同學的朋友圈讓我意識到,英國停學有多遲緩

今天早晨不到8點,這位同學又發了一條朋友圈,表示很無奈,在疫情加劇的英國,學校不僅不發停課通知,老師還催著學生去學校幹活。我著實看得一臉懵。


國外疫情加重,留學同學的朋友圈讓我意識到,英國停學有多遲緩

為此,我特意搜索了英國各個高校的停課通知,雖然多數高校相繼發佈了取消線下教學並轉為網課的通知,但並不是立即執行,而是設定日期開始執行,不少大學甚至設定3月23日才開始實行停止線下授課。

這還不是最近英國大學界的唯一大事件,往前一個月的時間裡,英國發生了規模性的大學教師罷工時間,大學老師們針對退休金、薪資及工作環境等問題進行為期 14 天的罷工,一直持續到了 3 月 13 日。其中不乏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

國外疫情加重,留學同學的朋友圈讓我意識到,英國停學有多遲緩

國外疫情加重,留學同學的朋友圈讓我意識到,英國停學有多遲緩


“UCU”即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

疫情還未衝擊英國教育界的時候,人為的罷工已經先來了。據英國《太陽報》報道,英國大學教師工會秘書長曾發出“威脅”稱可能升級罷工,以破壞大學生最後一年的考試和畢業典禮。如果養老金的問題不解決,他們寧可讓學位貶值,也不會出期末考試題。

這些英國大學教師可謂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反過來思考,疫情當下,英國教育系統,甚至是英國政府的表現又何不是呢?英國畢竟是資本主義國家,全國範圍內通過停工停學以抗擊疫情,勢必會在一段時間內影響經濟發展,對於資產階級,經濟停滯帶來的後果可以想象,尤其是脫歐不久的英國,如何穩定國內經濟是首要任務。


國外疫情加重,留學同學的朋友圈讓我意識到,英國停學有多遲緩

由於同學在遠在海外,我也只能在線上提醒他多加防範,保重身體,不僅他無奈,我也無奈,然而更無奈的是,在英國,戴口罩並不是一件普遍讓人接受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歧視”。他們在意識形態中認為,只有得病的人才應該戴口罩。而在文化傳統上,英國人有“不到萬不得已,不願失去保持冷靜”的精神追求,這句是英國隨處可見的宣傳語,原本印刷在1939年二戰開始時英國政府的宣傳海報上。

國外疫情加重,留學同學的朋友圈讓我意識到,英國停學有多遲緩

西方人不愛戴口罩,說到底還是文化教育所致,國外不是有這麼一句名言嗎?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不知道“精緻”又“自由”的英國可否證明自己有戰勝疫情的實力,但我更希望的是,在海外的國人可以平安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