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猴已經進入石器時代,它們未來會威脅到人類嗎?

lambda59


1859年,英國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提出了著名的“進化論”,經過上百年的考古驗證,現在已經已普遍認為: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但是人類進化到智人就花費了上千萬年,這段的後幾百萬年就是舊石器時代,從智人到新石器時代又花費了幾萬年,人類的進化太漫長,也太不容易了(真是每每想到這都忍不住感嘆人類的偉大與渺小)。


從南方古猿算起,具體進化過程是:南方古猿(距今約400萬年-100萬年)→能人(距今200萬年-150萬年)→直立人(距今150萬年-20萬年)→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距今5萬年-1萬年)。


1)南方古猿的化石主要是在非洲發現,最著名的就是露西(Lucy),這也符合人類的“非洲起源說”。南方古猿就可以使用石器了。

2)能人也能製造簡單的石器。能人的化石也是在非洲發現的。

3)著名的直立人有北京人、爪哇人、海德堡人等。

4)早期智人有一個很大的進步就是會人工取火!著名的早期智人有尼安德特人、大荔人等。

5)晚期智人已經有了一定的審美需求了。



巴拿馬猴進入的應該是舊石器時代,只會使用一些石器之類的。




我們現代人類花費了幾百萬年才完成了從舊石器到新石器的過渡,而且當時人類的天敵就是大自然,是人與大自然博弈的過程。而現在巴拿馬猴最大的敵人就是人類。所以,不是巴拿馬猴威脅到人類,而是人類阻擋了巴拿馬猴的進化。並且,由於環境得到制約,巴拿馬猴的進化應該會更加的滯後。

所以,人類根本滅必要擔心什麼,也沒必要去幹預巴拿馬猴的進化,順其自然就行。如果幾百萬年後巴拿馬猴真的進化成人類的模樣,或許那個時候人類也早已面目全非了,其實現代的人類也是在進化著的,只是不明顯罷了。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歷史,歡迎點贊關注我!


文物考古聊歷史


動物學家發現,巴拿馬的猴子十分不一般。雖然它們和普通的猴子一樣,靠採摘各種果實為食,但是它們卻懂得使用工具去敲打果實。人們甚至看見過,一些公猴會用一種較為鋒利的石器敲開果實,然後再給母猴吃。根據現在的官方說法,現代智人是類人猿通過長期的進化演變而成。而在這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這一物種經歷了多個階段。一開始這些猿人尚未懂得使用工具,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變化,類人猿開始學會製造和使用工具。而工具的使用也就標誌著,類人猿已經在“人”過渡。

人們發現,這些居住在巴拿馬小島上的猴子似乎也在經歷著人類進化所要經歷的歷程。這些猴子常常會用鋒利的石器敲開一些表皮堅硬的果實,而且出門的時候也會帶上自己的工具,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正在進化的“人”。這些猴子似乎已經脫離了愚昧時期,開始有意識去利用工具為自己提供生活的資源。這一發現讓科學家有驚也有喜。喜是因為,巴拿馬猴子的習性在一定程度上能證明達爾文進化論的真實性,同時也有利於我們探索人類的起源之謎。而驚則是因為,如果這些猴子有一天真的和史前類人猿一樣進化成了真正的“人”,它們的出現會不會對人類文明產生什麼威脅呢?

我們都知道,宇宙中孕育生命的幾率是十分之小的,因此人類這一物種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個奇蹟般的存在。但是人類的發展歷程卻是十分漫長和艱難的,人類從人猿進化成真正意義上的“人”可謂是經歷了上萬年的光景。所以巴拿馬的猴類若想進化成真正的現代人,還需要經歷很長很長的時間,那個時候的地球又是另一番的光景。而且由於現在的地球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因此現代人猿的進化過程也會受到更多因素的干擾,它們是否能成功進化成“人”還是一個未知的命題。


讀書是福


巴拿馬猴群進入了石器時代

人類發展史上存有一處空白的歷史時期,達爾文進化論打破了上帝造人的枷鎖,並賦予進化論重要的使命。

在空白的歷史時期,人們一直無法理解猴子是如何像人進化的過程,從某些方面講,進化論存在漏洞,按照進化論的理念,生物進化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緩慢的過程,成千上萬年才會進化成“成熟體”,進步的道路上必然會屍骨累累,可問題就出現在這裡,沒有發現進化中間的化石。

進化論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當然科學家對此保持中立既不反對,又不提倡,目前還未出現足以否定進化論的發現,所以下文的內容,依然是以進化論為核心的推論。

探險家發現巴拿馬猴群進入石器時代

據稱,2017年一批生態考察團隊意外的發現一處無人島嶼,住著一群使用石器的猴子,此消息一出立即震驚了一批人,紛紛認為巴拿馬猴進入了石器時代,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人類的分支。

筆者認為該則消息存在著兩個漏洞。

其一,石器時代,距今10-300萬年,又稱為史前時代,那個時代人類使用自制的石器捕獲獵物,逐步進化,最終成為現在人類的模樣。

根據歷史記載,東亞地區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記載是在商朝。

如果進化論無誤的話,人類需要百萬年的時間才會進化成高等生物。

光是百萬年的進化時間,巴拿馬猴可能就已經被淘汰。

其二,各大記載中並沒有相關巴拿馬猴的記錄,也就說,消息的來源可帶考證。消息的來源並非是真實,可能是十傳百,百傳千,最後變成了最令人希望的消息。

猴子是屬於靈長類生物,具有較高的智商和思維,它們的生活習慣群居且居於樹木上。

它們本能的會利用石頭砸堅果類食物,或者是投擲石頭。在動物世界中猴子喜歡在樹上躲避肉食類動物的獵捕,不過有時敵人進入了候群領地範圍內,就會採取拋擲物品的方式警告入侵者。

不可能出現進化

在人類的眼裡這種行為方式會被解讀為猴群進入了石器時代,然而在不同的環境採取不同的生存方式是無可厚非的,猴群在特定區域使用石器是為了適應環境。

這兩種說法似乎更加合理的解釋巴拿馬猴群使用石器。

筆者認為就算是巴拿馬猴會使用石器逐步進化成人類,那已經是百萬年後的事情了,在無人島嶼想要跨越到人類社會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想象在茫茫的大海,沒有船隻、羅盤、食物和水,想要遠渡重洋等於痴人說夢。

總而言之,筆者依然堅持一個觀點,巴拿馬猴不會進化成人類,也不會威脅到人類。我需要理性的看待問題,真相背後永遠藏著真相。


會講故事的外星人


早在2004年的時候,一群植物學家就在巴拿馬的吉卡隆島上有幸目睹了白麵捲尾猴使用石器工具,但鑑於當時科考目的是去研究植物,也沒有太多的調查、跟蹤這群猴子。但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時隔13年也就是2017年,一群生物學家獲得科考資金再次來到這座與世隔絕的熱帶雨林中,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衝著這群傳言已經進入“石器時代”的捲尾猴去的。

小小的白麵捲尾猴可以使用重量超過它們身體一半的石頭,砸開具有堅硬外殼的貝類、堅果和其他食物。它們是已知第四個可以使用石器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其他三個還有:西非的黑猩猩、泰國的獼猴和南美洲的其他捲尾猴。

所以這樣的發現也不是那麼令人震驚,相比來說黑猩猩更聰明,擁有一套可使用的工具,不僅能使用石器,而且還能製作簡單的工具,例如用樹枝掏白蟻,用稻草釣昆蟲。紅毛猩猩還能給自己搭簡單的房子,要說以後能發展出文明對人類產生威脅,這些和人類親緣比較近的靈長類類人猿才是我們應該擔心的。下面再回到捲尾猴!

其實科學家研究捲尾猴的主要目的是想知道,在250萬年前我們人類祖先是如何第一次使用工具的,也就是說,在怎樣的環境壓力下使得我們習得了使用石器工具。而捲尾猴是個很好的研究對象,它們所生活的地方與世隔絕,擁有自己完整的、不受外界干擾的生態系統,而且這種猴子具有高度的組織性、社會性和對觀察的容忍度,這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系統來研究一個物種進入石器時代的原因。

白麵捲尾猴在美洲的雨林中隨處可見。它們和家貓體型差不多,行動敏捷、有著長而靈巧的尾巴和富有表情的眼睛,它們的社會結構是母系群體,通常包含20只個體,有著各種複雜的行為。不僅會使用石頭,而且還會用棍子保護自己不被蛇咬;通過互相傳遞木棍和石頭來玩遊戲。

那麼這些行為是怎麼來的?這真的代表了它們進入了石器時代,以後能發展出像人類的文明?

我們以前聽過這樣的話: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區別在於我們會使用工具!這句話很熟悉吧,幾十年前科學家一直這樣認為,但是現在看來這句話是錯誤的,至少它不完整。這是因為我們以前對其他動物的習性瞭解的比較少,近幾十年來,我通過對各種靈長類動物的跟蹤調查發現,使用工具的能力十分普遍,不足為奇。就像上文說的我們的類人猿表親,它們真的很聰明。

那麼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到底哪個方面代表著我們和其他動物不同。其實經過近幾十年的研究發現,人類物種的進化不是懂得了怎樣使用工具,而是能根據以有的自然現象或者材料,發現其中的規律,並製作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工具。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發現比較尖銳的東西更容易刺穿動物的皮膚,於是就總結了這個道理,並以經驗的方式在社會群體中相傳,於是古人類就把石頭通過碰撞製造出了鋒利的邊緣。我們發現在石頭上綁個木棍擊打力度會大幅增加,雖然不知其中的道理,但這種現象被古人類注意到了,並根據此現象製作了很多自然界不存在的工具。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看下圖:

上圖中的工具才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乃至靈長類表親的區別,這種工作除了認為被製作出來,自然界是找不到的。雖然那種沒有綁木棍的石頭,在自然界可以形成鋒利的邊緣,其他靈長類動物也可能會注意到這類石頭在割東西的時候比較好用,但它們並不會把這種規律和現象總結起來,在氏族內傳播,並以此來製造屬於自己的工具。

反觀捲尾猴使用的工具就是從河邊撿來的比較重的鵝卵石,它們會把這些石頭搬運到一個平臺上,然後用來砸開食物,並且會保存這些石頭以供下次重複使用,並由表現出自己製作工具的現象。所以它們根本談不上進入石器時代。充其量只是一種生存策略和種群見的習得行為。

在捲尾猴所生活的地方,它們喜歡吃的食物都有比較堅硬的外殼,如堅果、螃蟹、蝸牛,所以它們就需要想辦法打開食物的外殼才能獲得美味的食物,所以它們就在無數的嘗試中找到用石頭砸食物這種有效的行為,而捲尾猴的學習模仿能力很強,所以這種行為在種群中傳播並保留下來,也是一件常事,在動物界這種模仿、習得行為是常規操作,真沒啥大不了的。包括它們學會用樹枝驅趕蛇類一樣,也是總結出來的防禦入侵者的有效行為。

如果它們能根據已經掌握的自然工具,並發現其中的規律,來製作屬於捲尾猴自己的工具,那麼就代表著它們已經進入了石器時代。

最後一個問題是它們以後能發展出文明嗎?

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希望的,除了要突破以上的因素,製作屬於自己的工具外,它們的大腦還必須同步發育和進化。如果只是掌握了一些看似類人化的技能,但腦容量包括神經元的數量一直都沒有增加的話,那麼它們的文明也會一直停滯不前。

大腦的進化是一個不叫複雜和漫長的過程,需要更多的營養或者能量,所以它們必須突破自己的飲食習慣來獲取更多的營養,食熟肉和掌握火的使用是必須的一個環節。這也是認為人類大腦能快速發育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個內在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基因的問題。滿足了以上所有的外在環境和條件,也不一定就能保證大腦超著更加發達的方向發展,因為基因決定了一切。而自然界的進化和基因的突變都是隨機的,這就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最後我覺得人類的高度進化也是一種偶然的自然現象,這種事情的發生概率極低,要讓大自然在創造出一個後來居上的智慧生物簡直是難上加難,而且就算有生物出現了這種進化趨勢,它們不見得和人類能同處在一個生態位上,嚴重的競爭就導致我們人類對這種生物殘生的屠殺,這就是大自然,一個生態位是不允許存在多個生物的。


量子科學論


前幾年,美國的科幻電影《猩球崛起》想必大家印象深刻。一個叫凱撒的黑猩猩,因為機緣巧合的因素,擁有了接近人類的高智商。


影片講述了黑猩猩凱撒,在遭受管理員的肆意汙辱和戲弄後,對人類產生了強烈的報復心理,上演了一場猩猩與人類分庭抗禮、爭奪生存權的大戰。

最讓人吃驚的是,凱撒在成為一群猩猩的首領後,利用自己的智慧才智,讓大家都吃了可以變得聰明的藥物,並帶領猩猩團隊逃出人類的控制,與前來圍剿它們的警方鬥智鬥勇,殊死抗爭。

最後,猩猩們佔領了一片廣袤的森林,作為自己生存的家園,形成了與人類社會隔江相望的對峙局面。


當然,影片中所描述的這場顛覆世界的革命,只是導演的憑空臆想,科教虛幻而已,僅僅為了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

可是,最近網絡爆出的一則傳聞,卻是讓人大跌眼鏡,頗為震動。現實生活中,真的發現了一群正在進化的靈長類動物。

在巴拿馬的一座荒島上,生活著一群名為小白麵捲尾猴的靈長性動物,據說它們會把石頭當作工具來使用。於是有人驚呼,巴拿馬猴儼然已進入到石器時代。


據有關科研資料表現,目前世界範圍上,會使用石器的有泰國獼猴、西非黑猩猩、巴西黑帶捲尾猴,而巴拿馬白麵捲尾猴則是繼它們之後的第四種非人靈長類動物。

有人在島上曾親眼看到,小白麵捲尾猴會用錘子砸碎貝類、堅果和其他食物,而它們使用的石頭重量幾乎卻是自身體重的一半,著實令人不可思議。。

於是乎有人問了,巴拿馬猴一直這樣進化下去,會不會真有那麼一天,達到和人類不相上下的智商,這豈不是要與我們爭奪世界主導權麼,那樣的話,將對人類無疑將是一場史無前列大災難。


其實,這種想法兒只是杞人憂天。人類祖先在第一次拿起石頭工具時,至今已有200多萬年曆史漫長時空,想要達到人類的智慧高度,絕非易事。

還有一個事實也要注意,巴拿馬猴智商並非是佼佼者,自然界中的許多動物也是很聰明的,它們對簡單的工具使用,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比如海獺經常會使用石頭將找到的貝類砸碎後食用,烏鴉甚至會用樹枝或者鐵絲將深處的食物勾出來,還有一些經過人類訓化的狗狗,都會做出一些聰明的行為。


何況,要說和人類基因最接近的當屬黑猩猩莫屬了。在動物與自然的紀錄片中,他們的智商有時表現的讓人類吃驚。

它們不僅會使用大量的工具,有時還表現的和人一樣的情感交流,這也是影視作品中,常常用猩猩作為靈長類動物代表的重要原因。

所以,對這些靈長類動物使用簡單工具,並不值得大驚小怪,更不能說明就進入了什麼石器時代,只是一種不自覺的生存手段而已。


因為,除非它們的基因突變,否則即使再怎麼進化,也難突破現有智商的頂點,當然更不能和我們人類相提並論。

再者就是,退一萬步大膽假設,這些靈長類真的可以有突破性的進化,也難於對人類構成什麼嚴重的威脅。

目前,高科技飛速發展,已達到了讓自然界一切生靈望塵莫及的高度。不過,我還是希望世間萬物和諧相處,共同珍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大美威海幸福銀灘


科學家們在巴拿馬的一個小島上,發現了一群白麵捲尾猴會使用石頭去砸果子吃,於是科學家們駐紮下來仔細觀察,在經過了205天的觀察之後,科學家們發現這群猴子使用石頭的頻率非常高。

這個事情傳播開後,人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巴拿馬猴子進入了石器時代,這樣發展下去,是否會威脅到人類呢?

在我看來,這裡首先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這群猴子進入石器時代了嗎?

石器時代

使用打製石器為主的時代叫做石器時代,是人類以石器為主要勞動工具的早期。

也就是說,石器時代是一個時間概念,在這個時代,人們的特徵是打製石器,注意了,是打製石器,而不是僅僅使用石器。

巴拿馬猴子只不過是使用石頭而已,天然的石頭甚至不能被稱為石器,至於說打製石器,這群猴子也許還早,也許再過多少年都沒可能。

要我說,這群猴子並未進入石器時代。

動物使用簡單的天然工具來方便進食等行為,並不是巴拿馬猴子獨有,只不過這群猴子拿的是石頭,而不是貝殼、樹枝,於是被人們想當然認為是進入了石器時代。

進化成人類

這是第二個問題,就算這個巴拿馬猴子真的是進入了石器時代,他們能進化成人類,甚至威脅到人類嗎?

很難。

即使巴拿馬猴子進入了石器時代,也很難進化成人類。

有科學家試驗過,如果讓地球再來一次,很難創造出人類來,即使進行百萬次試驗,也幾乎無法創造人類。

最後得出了一個什麼結論?

那就是人類的誕生純屬偶然。

巴拿馬猴子想要進化成人類的概率幾乎是沒有的。

威脅人類

這更加不可能了。

人類現在已經進入工業智能時代了,就算巴拿馬猴子進化成了人類,它們跟人類文明也差了幾千年的距離,想要一下子和人類並駕齊驅幾乎是不可能的。

很可能,人類咔咔幾下就把這批猴子給消滅了。

更不要提超越了,因為差距實在太大。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巴拿馬的一個偏僻小島上出現了一群會使用石頭的猴子,這讓吃瓜群眾大吃一驚,據我們所知地球上180多萬個物種雙手使用工具的只有人類,現在出現了一種猴子竟然可以使用石頭砸堅果來吃,因此引起部分人的擔憂它們未來會影響到人類嗎?


在這裡還是先說出結論吧!只要人類文明一直地球上發展繁衍,任何物種都沒有機會走向“前臺”,走到食物鏈的頂端,這並不意味著人類文明多麼霸道,而是我們的發展繁衍佔據了地球上主要的生存資源或者說生存空間,地球現有的資源支撐不起另外的生物文明。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人類文明的出現實際上是非常偶然的結果,在6500萬年前如果那顆直徑十公里的小行星沒有撞擊到地球表面,而是和地球擦肩而過,那麼恐龍就絕對不會滅絕。如果恐龍一直佔據著地球上的主要生態位,那麼哺乳動物根本就沒有發展壯大的機會,人類就更不會出現了。


可以說發現猴子使用石頭工具這件事,科學家完全沒有擔憂的意思,而是充滿了興趣。大家對於人類的發展進化歷程可能有一定的瞭解,大在1400萬年前東非出現了一群森林古猿,主要還是生活在樹上,但也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大約600萬年前在不同的環境中發展進化走上了兩條路,一個是現代人類的祖先一個是黑猩猩的祖先。大約在二三百萬年前古人類第一次走出非洲,來到世界各地。人類開始直立行走學會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最早使用的就是石器。

因此考古學家把這一段時期稱為石器時代,時間跨度非常大又細分為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50萬年-約1萬年)、中石器時代(距今1萬年間-8千年)、新石器時代(距今5千-2千年),在這整個時期都主要使用打製石器。

而在2017年科學家在巴拿馬的一個偏僻島嶼上發現了會使用石頭的猴子,它們是白臉捲尾猴,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會使用石頭的主要是雄性個體,它們的體型較大力氣大,而雌性個體會在一旁協助,這個畫面感是很強的。同時也並非所有的白臉捲尾猴都會使用石頭工具,只有部分群體中部分成員會使用,這說明還不是普遍的現象。



當然了即使它們都會使用石頭工具也並不為奇,因為靈長類本來就是十分聰明的動物,會使用石頭砸堅果可以說明它們進入了石器時代,但是白臉捲尾猴真的會照著人類文明的歷程走一遍嗎?其實這是非常難的,生物的進化是沒有方向的,沒有哪個物種會複製其他物種進化之路。基因突變和變異都是隨機發生的,哪種的性狀更適合生存就不一定了。


就像是一些動物靠著尖牙利爪、強壯的體魄立足於大自然中,而人類靠著聰明的大腦發明各種工具立足於地球之上,這些都是不矛盾的。所以說人類不用擔憂任何物種的進化,白臉捲尾猴會使用工具並不奇怪,實際上在此之前的很多物種都可以使用工具,例如黑猩猩用木棍挖白蟻、海獺利用石塊砸碎軟體動物的貝殼。所以說不擔憂!



科學黑洞


當然不可能了,按照正常的進化歷程,人類比巴拿馬猴子早進化了幾百萬年,這麼長的時間的積累,不是巴拿馬猴子突然開竅就可以趕得上的。

按照正常的智力發展水平猴子還有幾百萬年的時間要走。


人類進化到石器時代大概在250萬年以前,開始使用新石器的時候都還在幾百萬年以前,而人類在石器時代的晚期,也就是距今大概約2萬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人類在石器時代就進化了幾百萬年,巴拿馬猴子如果按照正常的發展水平,也差不多要這個時間。

想象一下,在猴子進化的這幾百萬年裡面,人類在幹什麼,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過程,人類對於世界宇宙的認知肯定是遠遠超出猴子的,所以無論這些猴子怎麼進化,在人類眼中他們依舊還是猴子,他們呢依舊還是動物,供人們觀賞的動物。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人類一直都會使地球上的主宰,在人類的壓制下,其他任何物種都只能是動物之一角色,除非是那天人類把自己搞得滅絕了。

比如:核彈,核汙染,全球氣候變化劇烈,使得不適於人類生存了,要不然人類就是是地球生態鏈的頂端。

我認為人類根本無需擔心猴子的問題,而是要擔心我們人類自身的發展。


這個歷史很正


在巴拿馬一座小島上,熱帶雨林中的一群白麵捲尾猴受到了科學家的關注,因為這些猴子會使用石器。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巴拿馬猴子已經進入了石器時代?它們會進化成人類嗎?

早在2004年,人們已經發現巴拿馬猴子會使用石頭砸開椰子、蝸牛和螃蟹等食物。此後,科學家對白麵捲尾猴進行了長時間的跟蹤研究。在一年的時間裡,科學家記錄到有205天猴子在使用石器,它們使用工具相當頻繁。

除了這種猴子之外,還有另外四種非人靈長類動物會使用石器,美洲的另一群白麵捲尾猴被認為早在700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石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巴拿馬猴子已經進入了石器時代。

但需要注意的是,石器的使用並不是一個自然進化的過程,不是所有的靈長類動物都會進化出使用工具的能力,甚至就連人類都有可能是偶然進入石器時代。研究指出,這些猴子高度生活在陸地上,在島上的它們受到捕食的壓力更小,但可能面臨資源限制,這些被認為是石器使用進化的重要條件。

這群白麵捲尾猴能否進化出像人類一樣的智力,目前還不清楚。從人類的情況來看,進化路上充滿了十分偶然的過程。在古生物學家Stephen Gould看來,如果讓地球生命進化過程再重複一次,極有可能不會出現人類這樣的智慧物種,甚至重複100萬遍也是如此。

生物進化的方向是不確定的,或者說沒有方向。正所謂適者生存,智慧只是一種生存能力,如果有其他生存能力,生物也能適應地球的生態環境,這是地球上存在多姿多彩生命的原因。人類只是在偶然之間進化成智慧物種,這是地球生命四十多億年進化史的奇蹟。

也就是說,巴拿馬猴子可能只僅限於簡單使用石頭。除非這些猴子出現了一系列概率極低的隨機突變,否則它們更有可能一直處在石器時代,而不會有進一步的質變。

人類大約在250萬年前進入石器時代,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大約1萬年前。在漫長的石器時代中,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莫過於學會使用火,這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物種所不具備的能力。

在地球生命進化史上,人屬中曾經共存過多個物種。但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最終只有人類的祖先倖存下來,其他人屬物種都走向滅絕。

從基因上來看,黑猩猩是目前最為接近人類的物種,基因相似性可達99%。而且黑猩猩也會使用石器,它們也可以說已經進入石器時代。但黑猩猩與人類分開進化600萬年之後,兩個物種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進化之路。儘管只有1%的基因差異,但卻塑造出兩個差異巨大的物種。

人類是目前地球上的主宰物種,其他靈長類動物很難有機會進化出高級智慧,人類顯然不會讓其他物種威脅到自己的生存。因此,巴拿馬猴子以及其他非人靈長類動物的未來很難會“前途無量”。


火星一號


2017年,德國生態學家對外發布了一個發現,他們發現在巴拿馬一座偏僻的島嶼上,島上的小白免捲尾猴會使用工具來獲取果實,似乎已經進入石器時代。

一直以來,會使用工具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特徵。如今巴拿馬猴會使用工具一度引起人們的恐慌,有人擔心巴拿馬猴會沿著人類進化的方向,進化出高等智力以及文化,威脅人類。

那麼,這種擔心有道理嗎?

巴拿馬猴會演化出智力嗎?

雖然巴拿馬猴已經學會了使用工具,但它們使用工具的方式還比較粗糙,只是懂得利用自然界現有的工具使用,而不會製造工具.

這相當於人類最原始的石器時代,其實人類在演化中,不僅會使用工具,還會製造工具,比如:利用兩塊石頭對撞,製造出砍削器。

隨著人類的進化,人類使用的工具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不僅出現了骨針,還出現了石斧,石刀等結構複雜的工具。

顯然,巴拿馬猴並沒有學會怎麼製造工具,而且自然界中並不只有巴拿馬猴會使用工具,一些黑猩猩也懂得利用石塊來砸碎果實,有些黑猩猩還知道怎麼擰開瓶蓋。

由此可見,即使會使用工具,也不代表著會朝著人類的方向演化。

演化沒有方向

巴拿馬猴不會演化成人類的第二個證據是,演化是沒有方向的。

我們知道,人類是由猿演化而來的,但是演化的過程並不是一條直線,比如:從地猿演化成南方古猿再演化成能人、匠人、海德堡人、智人等。

演化的路徑像是樹木的分支一樣,每到一個節點都會產生新的分支。其中能夠適應環境的分支會被自然選擇所保留,不能適應環境的則被自然選擇所淘汰。人類很幸運,是被自然選擇所保留的那一支。

然而從猿到人的其他分支由於不適應環境,都在演化過程中被滅絕了,比如:尼安德特人。

巴拿馬猴在自己的演化樹上也有自己的分支,它和智人一樣幸運,都被保留了下來。但是它下一步要演化成什麼樣,其實它自己也不知道。就好像我們人類也不知道未來的我們會演化成什麼樣。

因此,擔心巴拿馬猴演化出智力,並對人類產生威脅其實是無稽之談。

巴拿馬猴的腦容量

其實,人類一點兒也不用擔心巴拿馬猴演化出智力,因為智力的演化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隨著大腦一步步膨脹,就像人類一樣。

人類在遠古時期的腦容量,只有現在的1/3還要少,後來由於人類開始攝入高熱量的肉類,以及腸道的縮短,節約了能量,以至於人類有多餘的能量可以用來發育大腦。

但是,人類發育成大腦的過程是極其緩慢的,人類進化了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才演化成今天的腦容量。

巴拿馬猴目前主要的食物是各種果實,雖然果實的營養比較豐富,但同等單位的果實沒有肉類所含的能量高,以至於它們獲得的熱量不足以讓它們發育大腦,因為大腦的耗能非常高,只佔人體2%體積的大腦,卻消耗著人體20%的能量。

也就是說,巴拿馬猴的食物,限制了它們的大腦發育。

巴拿馬猴真的演化出了智商怎麼辦?

即使巴拿馬猴真的演化出了智商,人類也用擔心,這是因為智商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無論任何文明,在該文明最早期時都對這個世界認識有限,不能發展高效的科學技術,更不會製造出對人類有殺傷力的武器。

人類則相反,人類文明演化了這麼久,已經發明瞭諸如原子彈、氫彈、核彈等多種殺傷力武器,一旦發現巴拿馬猴威脅到人類的存在時,人類可以將其消滅。

事實上,目前科學家對巴拿馬猴的態度比較樂觀,儘管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巴拿馬猴不會演化出智商,但是大家都想要從巴拿馬猴身上,看到早期人類是怎麼進化的,如果可以複製一遍人類的進化過程,或許我們就可以從巴拿馬猴身上直接找到人類進化的答案。

總結

事實上,巴拿馬猴群數量並不多,而且由於人類棲息地的擴大,導致越來越多的巴拿馬猴失去家園,目前它們的數量還在不斷減少中。相對於說巴拿馬猴威脅到人類的存在,不如說人類的行為已經對巴拿馬猴種群產生致命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