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就像一天三頓飯”,吃飯的時間怎麼都有,讀書的時間也會有

工作那麼忙,哪裡有時間讀書?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但是成功人士講:沒有的不是時間,而是方法。

讀了這本書,才明白,成功與不成功,在於你有沒有正確的思維方式。

“讀書就像一天三頓飯”,吃飯的時間怎麼都有,讀書的時間也會有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本書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講述了主人公如何做到一年讀365本書,通過讀書改變人生的故事。

主人公的名字叫洪鎮洙,是時裝公司職員。故事從主人公的“工作懸了,女友跑了”開始。自己被調到了不擅長的銷售部門,覺得自己像個小丑,跟大家格格不入。

他在朋友明勳的推薦下,見到了讀書高手鄭會一,一個30出頭的學校校長,開始了自己讀書之路。本書近似白話的道理,讓人聽來舒服。

“讀書就像一天三頓飯”,吃飯的時間怎麼都會有,那麼讀書的時間也會有,而且零散時間比你想象的要多,因此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讀書。

“讀書就像一天三頓飯”,吃飯的時間怎麼都有,讀書的時間也會有


任何時候最重要的是目標。

按照讀書的目的不同,本書把讀書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00天讀33本書。讀自己感興趣的書,讀容易讀的書。

這個階段讀書的重點放在培養讀書習慣上。在這個階段感受到讀書的樂趣最重要。

那麼書怎麼讀呢?

7大秘訣告訴你如何100天讀33本書:

1、購買能夠抓住你心的33本書,不論是書的封面、作家,還是內容。

2、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覺前大聲地連說三遍“我今天要讀書”這句話。

3、堅持寫讀書筆記,記錄閱讀日期、書的名稱及所讀的頁數等。

4、嚴格執行早晨讀書1小時,晚上讀書1小時。

5、嚴格遵守上下班路上各讀書30分鐘。

6、每天利用工作前和午餐時間讀5-10分鐘的名言錄。

7、一定要做到平均每週讀2本書。

通過第一階段的讀書,主人公認識到平時為什麼給自己的懶惰找那麼多理由。那些看似像樣的理由,只不過是藉口而已。

他每天利用一切時間用來讀書,並克服了倦怠期帶來的負面影響,完成了100天讀33本書的任務,感受到了讀書帶來的樂趣。

“養成讀書習慣後,下一步就是為了實現自我成長而讀書了。”

“讀書就像一天三頓飯”,吃飯的時間怎麼都有,讀書的時間也會有


第二階段,1年讀100本書,讀100本與自己業務相關的書籍。

一般的人會瞠目結舌,但是隻要是養成了一定讀書習慣的人都可以做得到。

“讀書的方法很重要。書不是用眼睛讀的,而是用心讀。”

很多人書買回來往書架上一放就算了事,根本沒有讀,那怎麼算讀書呢?把書記在腦子裡和心裡才是真正的讀書。

這個階段的讀書也是有訣竅的。說是訣竅,也絕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要在一年時間裡堅持不懈地完成。

到底是什麼訣竅呢?

1、每個月買10本業務領域裡的經典讀物。

2、一週讀2本。

3、在必須知曉的部分下面劃橫線標記,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想法。

4、重要的內容要抄錄或錄音,反覆讀和聽,慢慢消化吸收成自己的東西。

5、每個週末寫當週所讀2本書的評論。

在每一個特定領域裡取得成功的人士寫的一本書裡,都有近30年的經驗之談。如果讀完100本專業書籍,就跟修煉3000年的功力沒什麼區別了。

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變化是漸進的。千萬不要忘記讀書的主體是自己,始終要清楚為什麼讀書,想通過讀書改變什麼。

當主人公讀完100本專業書籍之後,感覺思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也開闊視野讀一些和專業無關的書籍,竟然在一本與專業無關的書裡,找到了困擾很久的問題的答案。看似無用的書,思路卻是相通的。

“讀書就像一天三頓飯”,吃飯的時間怎麼都有,讀書的時間也會有


那麼,第三階段來了,1年讀365本書。

“可能嗎?”

“一定要讀那麼多嗎?”

質疑聲此起彼伏,從來沒有斷過。

但是主人公讀完了,很多人也讀完了。想想自己,我可以嗎?

“無論你認為自己行,還是不行,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人生。”

只有不間斷地堅持下去,才能有效果。而真正重要的不是瞭解書裡的內容,而是去實踐。只讀書不實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只有改變想法,才會付諸行動。


總結一下:

工作這麼忙,哪裡有時間讀書?成功人士講:沒有的不是時間,而是方法。

一個菜鳥到CEO的轉變,職場七級跳,你也能做到。成功與不成功,只在於你有沒有正確的思維方式。

閱讀3步驟,人生3級跳。30天找到目標,100天輕鬆工作,365天學會成功思維,改變人生。


我是@考霸姐紅英,一個快樂的終身學習踐行者,與同樣是學霸的女兒,一起進步,一路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