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史新說:自話嶽武穆

嶽武穆,本名岳飛,字鵬舉,嶽為姓氏,武穆為諡號,後人也稱他為嶽武穆。岳飛,北宋人士,出身農家,師從周侗、陳廣等,騎射刀槍無所不精,不滿二十,武藝已超出常人。參兵從基層做起,多立戰功,逐漸得到重用。但由於合議的達成、奸臣迫害、主上不明,在大捷時被十二道金令召回,後被害。

若岳飛在十二道金令面前不為所動,繼續戰鬥,會怎麼樣呢?個人覺得有希望滅遼,迎回二帝,位極人臣或位極人臣後被猜忌陷害。

舊史新說:自話嶽武穆


當時,岳飛手下大將楊再興、高寵都已犧牲,這是比較可惜的,可以說此二人武藝上不弱於岳飛多少,若不死,對岳飛來說,絕對是很大的幫助。雖然二位高手陣亡,但還是有許多良將,如岳雲、張憲等,武藝比不上高楊二人,但也有萬夫不當之勇,可以說在武將配置上還是很佔優勢的。說道謀略,岳飛自征戰以來幾乎都是屢戰屢勝,靠的基本是自己的謀略,岳飛就是一個很好的軍師,還有薛弼、李若虛等。文士武將都有,這對當時的岳飛來說是很大的優勢。

岳飛作為中興四將之一,本身的能力就很強,手下岳家軍更是紀律嚴明,訓練有序。從岳飛獨立成軍到發展成熟,士兵總數有十萬人之多。為了更好訓練士兵,岳飛將軍隊大概劃分了十二類,每一支隊伍都有突出的本領,名字更是威武霸氣,張憲、徐慶、牛皋等是軍隊的核心大將,各有分工。岳家軍出名不僅僅是因為岳飛自己文武雙全,更是集體配合作戰能力強,作風良好,頗受民眾愛戴

舊史新說:自話嶽武穆

從民眾基礎來看,岳飛很受歡迎。岳飛生活簡樸,經常接濟有困難的人。作為岳家軍的組建人和第一領導人物,岳飛能夠與士兵同甘共苦,禮賢下士。岳家軍軍紀嚴明,不濫打濫殺,不欺負弱寡,這樣的軍隊怎麼不受民眾歡迎呢?在同僚之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和岳飛同稱為中興四將的韓世忠將軍,其韓家軍也頗負盛名。如岳飛能繼續作戰,也會得到韓世忠的支持。

舊史新說:自話嶽武穆


從這些情況來看,岳飛如果能順利作戰,很有可能迎回二帝,位極人臣,也有可能在迎回二帝之後,狡兔死,走狗烹,和歷史上一些功臣一樣落下不好的結局。為什麼不說岳飛黃袍加身呢?在家時,岳飛母親就時常教育岳飛盡忠報國,更是在岳飛背上刺了這四個大字,對於岳飛而言,思想上就是忠君愛國,是絕不可能自立為王的。

歷史無法改變,岳飛將軍已然逝去,但歷史還給了他公道。岳飛的忠君愛國和著名文學作品《滿江紅》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作為弘揚愛國精神的代表必將流芳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