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據統計,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如今,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

生命定格在29歲的彭銀華、夏思思,面對鏡頭不想哭的大眼睛姑娘朱海秀,進入隔離病房一線戰場11天后,終於與男友相見的陳穎,一個個令人淚目的故事讓人們重新認識了這個年輕的群體。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中所指出的那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被定格在29歲 永遠擱淺的婚期

29歲的彭銀華是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住院醫師。他原計劃大年初八,給結婚2年,有孕在身的妻子補辦一場婚禮,然後將父母接到身邊,開啟新生活,但一切都因為疫情擱淺了。

2020年,為抗擊疫情,彭銀華推遲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期。 “疫情不散,婚期延遲”。報道稱,妻子的大度和理解是彭銀華繼續堅守在防疫最前線、哪怕是最困難時刻莫大的鼓舞和支持,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初八應該是彭銀華醫生最值得期盼的日子,辦公桌抽屜裡還沒來得及分發的請柬是對妻子最大的愧疚!”

那時,彭銀華已經堅守在隔離病區快一個月了,白班夜班輪班倒。大年三十,同事們心疼他,讓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過門的妻子”,他則表示“讓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我年輕,我先頂上”,和愛人簡短通話後,“彭銀華再次義無反顧穿上隔離衣,全身心投入到更需要他的戰場”。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公告稱,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彭銀華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於1月25日入住該院,1月30日病情加重,被送往金銀潭醫院治療。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2月20日21時50分去世。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無法兌現的承諾:“等你康復,再一起到抗疫前線奮鬥

29歲的夏思思是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住院醫師,1月15日,夏思思所在的醫院科室收治了一名70多歲的老人。當時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已經在武漢開始蔓延,但醫護人員對此病的瞭解不足。這位老人出現發燒,咳嗽症狀,並且肺部CT顯示出現白點,這是很典型的新冠肺炎症狀,也屬於早期新冠肺炎感染的患者。

當天,夏思思在接收完這位老人之後剛好到下班時間,準備回家。就在她剛做完交接班後,醫院突然通知她,之前收治的那位老人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急需搶救,需要護士幫手。她毫不猶豫返回科室,穿上防護服,參與救治。經過一番搶救後,老人的病情終於穩定下來,但夏思思還沒有回家的意思,她繼續留在醫院,協助院方的專家對老人的會診。

在此之前,夏思思雖然也已經做了二級防護,但由於前期病毒的傳染性極強,她還是不幸被感染了。1月19日,夏思思突然發起高燒,全身乏力,經檢查,發現肺部CT磨玻璃影改變,高度疑似,隨後,在武漢協和江北醫院隔離治療。

夏思思雖然是一名90後,但她已經是2歲孩子的媽媽。據夏思思的丈夫吳石磊回憶,剛開始得病時,她的病情還比較平穩,他們夫妻倆還商量好了,等夏思思康復,再一起到抗疫前線奮鬥。2月7日半夜,夏思思的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驟停,醫院連夜組織搶救,命雖然保住,但人一直處於昏迷狀態,氧飽和也比很低。

2月23日,夏思思的病情再度惡化,被轉到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ICU病房。夏思思血壓波動大,各大醫院專家都在為其想辦法,儘管最後上了ECMO,但還是無力迴天,於2月23日凌晨6:30分永遠離開了人世。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

一句樸實的話,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位大眼睛的姑娘——廣東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科ICU護士朱海秀。這個1997年出生的年輕女孩,因為工作強度和壓力帶著重重的黑眼圈。她告訴記者,來的時候沒告訴父母,但是前幾天被父母知道了。她說:“那是我22年以來第一次看到我爸哭。”

她不想對著鏡頭向爸媽報平安她說:“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眼淚就在眼眶裡打轉,她擺了擺手,說了句“對不起”。

除夕那天,朱海秀收到護士長髮來的消息:“海秀,你願意去支援嗎?”朱海秀沒有猶豫:“如果國家需要我的話,我一定會義無反顧,所以當時就報名了。”

在武漢,她要面對的是很多前輩都沒經歷過的挑戰。因為穿著幾層防護服,哪怕再渴,朱海秀和同事不喝水、也不吃東西,為的是不想浪費防護服,為的是多些時間和精力照顧患者。

與疫魔的較量,沒有硝煙,但生死的考驗真真切切。對朱海秀和更多她的同齡人而言,這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青春記憶。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進入隔離病房一線戰場11天后,她終於與男友相見

2月4日,在進入隔離病房一線戰場11天后,陳穎終於見到了自己的男友許久未見的兩人隔著玻璃戴著口罩親吻傾訴著對彼此的思念。

陳穎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的一名95後護士,緊急趕回醫院參加培訓後,陳穎和同事就進入了戰鬥狀態,照顧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她說:“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這種時候必須挺身而出。”

每天她都穿戴厚重的防護服進入負壓病房不僅要完成抽血、治療等護理工作還要負責收垃圾、整理物資等瑣事口罩、護目鏡在她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紅色印痕。凌晨2點左右,陳穎要獨自一人上下班,男友每天熬夜到2點跟她視頻陪她走完這段5分鐘的路程。

為了節省防護服,他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

張明軒是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也是河北省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中的一員。顧不上陪伴妻子和剛剛出生幾個月的孩子,他匆匆趕去抗疫一線,來到武漢市第七醫院重症病房。

這位90後小夥兒承擔起了護理3位重症病人的夜班任務,由於防護服資源緊缺,為了減少出來的次數他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而在張明軒所在的重症監護護理團隊中60%以上都是90後。

張明軒說:“我們已經不再是大家口中的小90後,我們已經能夠承擔社會責任了,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抗疫一線 這是22歲感染科護士的手

這雙手的主人叫做胡佩,是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的一名“新兵”。進入隔離病房後,她每天都要穿著防護服工作8個小時左右,手套裡有滑石粉,脫掉以後按照消毒隔離標準,需要長時間用消毒液沖洗。

短短几天,原本白嫩的一雙手佈滿了一道道血口子。可是,胡佩沒有退縮。她在隔離病房中寫道:“我是感染科的一名護士,心中的使命告訴我一線需要我,需要我們這代90後熱血青年。”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

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的護士李慧是一位95後護士,在醫院徵集志願者時她給護理部發了一段話:“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並要求不要告知家人。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夜班不睡覺” 25歲護士嶽天華的援鄂戰法

11日凌晨0時50分時,一夜不敢睡,嶽天華穿好衣服,準備下樓乘應城市中醫醫院專門從駐地到醫院的擺渡車,去隔離病房接班,值班到早上8點。“不敢睡,睡著再起來,晚上工作狀態不好。”嶽天華的戰法是支援孝感醫療隊每個值班人員都深諳的策略。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九科“90後”遇到“90後”

青春活力是他們,細心體貼也是他們,當“90後”護士遇上“90後”患者,他們用實際行動贏得稱讚。在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進駐的各定點醫院中,湖北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的老年患者較為集中,很多在90歲以上,而照顧這些老人的是一群“90後”的年輕護士。細心餵飯、仔細擦身他們無微不至地關懷著每一位爺爺奶奶。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90後”護士劉偉,與患者有個約定。“小夥子,我也是西安的,咱們是老鄉呀!”69歲的崔大爺兩年前到武漢定居,前不久家人感染新冠肺炎後,被隔離在四座不同醫院。隔離初期,崔大爺因為聯繫不上家人有些焦慮,為幫助崔大爺打消顧慮,劉偉主動向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戰友打聽崔大爺家人情況,還常常抽時間陪催大爺聊天解悶。“加油,崔大爺,期待您早日和家人團聚!”得知崔大爺的兒子已經治癒出院,劉偉第一時間向崔大爺傳遞這個好消息。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91年的張丹娜為一位患者測量血氧飽和度時,被患者的敬禮感動。這位患者是一位人民警察,在工作中感染了新冠肺炎。“你們也要保護好自己,家人也在等你們平安回去!”檢測完畢後,這位警察和同事們強烈要求與張丹娜一起合影留念,而敬禮的右手,也遲遲未放下。 “你像陽光一樣暖心!”看到張丹娜的防護服上寫著太陽,這位警察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90後”護士王重陽,小時候最愛聽爺爺講當年的戰鬥故事,也正因如此,保家衛國的種子早已在他心裡紮下了根。氣管插管、吸痰、霧化、幫病人餵飯喂水......來到抗疫一線後,王重陽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他主動承擔重活、累活。“爺爺經常對我說,戰友情是最珍貴,因為戰友是可以把後背交給對方的人。”正能量爆棚的王重陽以這樣的方式溫暖著戰友。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醫護人員待我就像親人一樣,讓我也樹立起戰勝疫魔的信心……”患者陳大姐剛入院時情緒有些焦慮,“90後”護士常欣便主動找她拉家常。得知陳大姐長期患有低血糖,經常會出現頭暈、心慌等症狀,常欣和同事們每天都會給陳大姐帶一些巧克力、餅乾類的小零食。漸漸地,在常欣和護士們的開導下,陳大姐開朗多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90”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身披“鎧甲”的軍醫……工作之餘“90後”也是一名畫手“90後”護士牆上塗鴉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病房外的牆上出現多幅簡筆畫從到武漢開始“90後”護士蔡蓉便利用閒暇時間在牆上和戰友們的防護服上作畫阿凡提、葫蘆娃……活潑可愛,滿滿的溫暖。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這群朝氣蓬勃的“90後”醫護人員逆行而上,成為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他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責任、擔當、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