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病了,躺臥在床不能自理,年輕後輩該怎麼辦好?

清風穹


如果力不從心,對於臥床老人,只能在經濟條件允許下,請一個全職保姆,還有其他方法嗎?老人兒女多可輪流侍候,兒女少的或獨生子女只能如此了。


隱上君子


剛好我們家老人現在就是這種情況。

去年過年前,八十多歲的公公就開始臥床不起,我們送醫院治療在腰部做了手術,但效果並不理想,一直只能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顧。

剛開始,婆婆照顧了幾天就開始大發脾氣,說她腰疼幹不了了什麼的之後居然不給公公做早餐吃,我們因工作住在市區,偶然的一天早上回鄉下探公公發現他居然在吃即食麥片!

我驚訝地問他:你就吃這個?

公公尷尬地了指旁邊的一袋幹餅乾說:還有這個!

當時,看著瘦弱的公公,我心特別酸。

這個老人,為了家庭兒女辛苦了一輩子,年輕時,特別吃苦耐勞,勤勉努力的工作,除此之外,他還樂善好施,村裡的鄉親有困難,他都盡力幫助,朋友有需要,從不推辭,甚至很多年輕人創業他都傾囊相授,他平時雖然克己檢樸,卻在鄉里鋪路搭橋時慷慨解囊⋯⋯

這樣一位宅心仁厚的老人,他的晚年不應該如此不堪啊!

於是,我把情況跟老公說了,當既我們就決定帶著兒女搬回鄉下,我也和同事交接了工作,打算在公公的有生之年照顧好他的一切。

在兒孫平日裡噓寒問暖,關愛備至的精心照顧下,公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好改善。

雖然公公臥病在床,吃飯喝水都需小心侍候,甚至大小便亦要處理,可是,作為後輩,我們當初小的時候他們不也是沒嫌棄我們,也是如此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帶大的嗎?

作為有兒有女的媽媽,我覺的老人比孩子好帶多了,你只要照顧好他的吃喝拉撒外加抹身弄乾淨,其它問題都不大。這樣,無形中就給孩子也樹立了好的榜樣,讓他們從小就明白孝順的真意。

願你我每一個人老去的時候,都能被世界溫柔對待!


布衣茶人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現今社會大不一樣了。作為孫女,可以和父母商量,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就給奶奶請個護工,臥床不起的老人要全天候陪護,照顧老人家的起居。經濟能力不行,可以提議,大家按月集資,給老人家請個護工。

再者特別是老人家,有很強的孤獨感,可以經常的去探望,陪老人家多聊聊天,這個時期對老人家的心情尤其有好處的。

說個真實的例子:我鄰居家裡四口人,一個母親三個孩子,其中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在母親五十多歲時,由於疾病成了植物人,大女兒在醫院照顧了將近三年,工作辭了,為了照顧母親也沒結婚,好在母親是事業單位,有醫療保險,最後用母親的工資,請了個護工,終於在醫院無意識的躺了十一年後去世了。

在親人都活著的時候,好好的相互關心,相互照顧吧。不要留下遺憾~


浮生寂滅


看到這個問題,心,真的很疼。很多年前的我,曾經經歷過。那時候我母親走了,父親的病,小腦萎縮一下子就嚴重了。基本上走不了路。我和老公兩個人還要上班,沒辦法找了鄰居一個大姐,退休在家,照顧我父親。每天推他出去走走,中午幫忙做一頓飯。一個月兩千塊錢。雙休日我在家,我基本就陪父親,陪陪我的孩子。

老人病了,需要時間,精力去照顧。錢,更是少不了。獨生子女,沒辦法,自己照顧就不上班。再就是僱人照顧。老人自己有積蓄,就花一些,剩下子女貼補,畢竟子女也要生活。子女兩個三個,相互分擔一下,還好一些。

我是經歷過,真心體會,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如果老人經濟條件好,貼補子女一點錢,讓子女照顧,是最好的。就像帶孩子一樣,誰帶也不如父母自己帶。照顧父母也一樣,誰也不如子女照顧好。即使,子女有時候會發個脾氣,有點氣,但是,那是真心相待呀。


幽悠子涵


如果是我一定不會讓老人留遺憾,因為除了生死其它的真不是那麼重要,我爸爸以前生病我回家服侍那時的我很窮在鬧離婚又要養小孩,爸爸去世了我房租交不起甚至買衛生紙的錢都沒有我還扛過來了,雖然他終究是走了但我的心沒有遺憾,也很踏實。


zhao510714


老人生病臥床不起,後輩該咋辦?我是過來人,我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

按幾種情況來分別討論。

第一種情況,你是獨生子女。老人生病臥床不起,需要人照顧,但是你還有你的工作,工作又沒辦法放棄,那麼最好的辦法是請一個有責任心的保姆,讓保姆代替你照顧老人,你下班了或者休息時再親自照顧一下老人;如果找不到責任心強的保姆,你可以找個條件好的養老機構,一定要找條件好的,那些條件好的養老機構完全可以讓你放心,會把你家老人照顧得很周到,但這樣的養老機構挺貴的,你得捨得花錢,你也必須捨得花錢,誰讓你無法親自照顧老人呢?你委託給他們了,加他們的微信,隨時瞭解老人的動態,你休息時可以去那看看老人,給老人買好吃的,好喝的。

第二種情況,你不是獨生子女,還有兄弟姐妹。這樣你們的壓力就相對小一些,因為有人可以分擔一些,無論是經濟還是精力,都能減緩減緩。你們可以開個家庭會議,商量制定出一個照顧老人的方案,如果能有一個兒女能承擔起全職照顧老人的責任,那就更好了,但前提是你們無法照顧老人的要出費用,費用大家均攤(親自照顧的除外),如果都不能全職照顧老人,那麼就只能輪班輪流照顧老人了。總不能不管老人啊,你說對吧?

5年前我老父親臥床不起,是我大哥大嫂照顧的,他們在農村,我在省城工作,沒辦法照顧老人,我們就商量好,由我出錢,大哥大嫂出力照顧老爸,不能讓人家白費力啊!我每週回農村看望老爸,順便替一下大哥大嫂照顧老爸一天兩天的,讓他們也有個休息的機會,為此我特意買了車,回農村開車方便,節省時間。

老爸在我們兒女的悉心照料下,一點褥瘡都沒有,伺候得非常乾淨,村裡的鄰居們都誇獎我們孝順。

老人都會有生病的那一天,關鍵在於想方設法也得把老人照顧好,不要給自己留一下遺憾,當老人沒了的那一天,後悔藥都買不著啊!

所以我說,照顧老人有很多情況,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既照顧了老人,又沒有丟掉其他的事情。


小叭故事多


老人病,臥床生活不能自理,老的活罪來了,如果有好老伴還可以生存活幾年,臥床老伴是最可靠的伺候人,只有老伴能依靠住,再孝順的子女不如老伴陪伴,孝順子女老人開始有病,還可能盡孝同情父母臥床受罪同情心,如臥床時間長子女會煩,俗話說久病無孝子,人老了臥床時間特長,不是福是罪,不如早走早解脫受罪,你說呢?


1236wsj


題主提到老人病了,躺臥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年輕後輩該怎麼辦好?

是的,如果自家的老人真正病了,或者長時間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晚輩照顧,那卻是並非一件容的事,俗話說得好久病床無孝子,而且能體現一個家庭的家風與人品,如果自始自終能把老人送上山,大家都毫不怨言,那實在是了不起的一件事,事沒到自已頭上是體會,可能講的好聽,不一定能做好,在此說說本地遇到這種情況的真實做法與各位分享!

1,現在我們把獨生子女拋開,社會上真正70歲一90歲的老人為30後,40後,50後這三個年齡段雖然老人雖然過去,為家庭為社會吃盡了苦頭,但是他們老了病了來看望了一大堆,這種待遇獨生子女的父母是無法享受的,因為我是40後,深有體會,常對我的子女說,你們老了就沒我們幸福了。

2,言歸正傳,那麼老人病了臥床生活不能自理本地的做法舉例說明!

(1)社區楊老太90歲,患老年痴呆症好幾年頭,不僅生活不能,還要人看護,她要亂跑,現在老人只有一個兒子二個女兒,按農村傳統思想由兒子贍養但是一個人卻是承受不了,二個姑娘主動承當贍養義務,姐弟三人輪流供養每家2個月。

(2)一位唐姓老漢中風生活不能自理,老漢4個兒子,其中一個自已中風,兄弟三個原先輪流值班照顧,時間長了,對外出打工掙錢有影響,後來兄弟三人商量,把老人送往養老院養老,一直到壽終。

(3)本人老伴去年冬月老梗因兒子有病由二位姑娘負責照料。而今年正月初七復發,正逢疫情嚴重的關鍵時期,醫院無法住院50餘公里只能開車早出晚歸,正月十三出院後,由大女兒帶回家專門護理,昨天回家計40天恢復的還可以,生活基本能自理,現在由小女兒照顧。

3,小結,以後列舉的三個例子在農村算講的過去,當然在農村還有許許多多老生病沒有上述三位老人幸運,因為在農村面臨許多現實問題,如有的子女自已年齡大了,有經濟條件有限,有的時間有限,有的兄弟姐妹之間有恩怨,發洩到父母身上,有的與父母與心結,但是都不是推卸照顧臥床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理由,沒有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沒有我們的今天,關鍵我們不僅有老去的那一天,人的終身如何是一個未知數。L


蔣山老徐


老人病了,臥病在床不能自理,年輕後輩該怎麼辦?要分幾種情況:

1.如果年輕後輩人多,而且都在身邊,應該輪流照顧好。因為老人這時最需要親情,親情勝過任何的良藥。

2.如果年輕後輩人多,而且大多不在身邊,應該讓在身邊的後輩多照顧,其他人多出錢。同時,請護工幫忙。不在身邊的後輩,也儘可能能回來看看老人。

3.如果年輕的後輩人少,在身邊的話,應該抽出更多的時間多照顧老人。不能光靠護工,沒有親情的日子不好過。

4.如果年輕的後輩人少,又不是在身邊,這很痛苦的一件事情。沒法你是後輩,無論如何你也得儘量到身邊照顧幾天,這個孝道你得進,才不會枉為後輩。


春天的原野2020


老人臥床怎麼辦?應先想想小孩不能自理的時候怎麼辦,一老可養十個郎,十郎難養一個娘,十月懷胎生,手心捧著養,只怕不成材,費盡心肝腸,娶妻生兒女,再把孫輩養,老人生病臥床上,愁問世人該怎樣,只要把老人養兒的一半恩情還上,你就知道該咋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