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做自己的事,不需要解釋什麼

1

不爭,則無怨

曾經聽過一個很動人的故事。

在一座深山裡,住著一個煩惱人。

他每天都在抱怨著別人:怨父母偏袒弟妹;怨官員的不作為;怨鄰居愛佔小便宜;怨自己的親戚嫌貧愛富……

於是,他搬進了山中,決心要看破紅塵,過超凡脫俗的生活。

有一天晚上,他在林中散步,突然開悟了:“這世間哪有什麼對與錯呢?”

於是,他便笑著返回家中。

當他走進家門口時,發現自己的茅屋門被打開了,他知道屋裡一定是有小偷。

小偷在他的茅屋裡搜刮不到值錢的東西,正要失望離開,卻看到門口站在一個人。

小偷見到屋主回來,顯得驚慌失措。

但他卻對小偷說道:“你走這麼遠的山路來探望我,不能讓你空手而歸呀!這天氣寒涼,你帶上這件衣服走吧。”

說完,就把外衣披在小偷身上。

小偷楞了楞,但很快就低著頭走了。

他看著小偷的背影穿過明亮的月光,消失在樹林裡,不禁感慨道:“哎,可憐的人呀!我何必與之爭辯,從而怨恨他呢?我只送他一輪明月便好。”

第二天,他醒來後發現,他給小偷的外衣,已經疊得整整齊齊地擺放在他腳下。

人生,做自己的事,不需要解釋什麼


我們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常常在一些小事上,非得要弄出個是非因果,非得要說出誰對誰錯。

但荀子說過:“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不爭,則無怨;先學會改變自己的心態,那麼很多以為是糟糕的事情,都會往好的方向變化。

有句話說得很好:“生活不是擂臺,不必決一勝負。生活也沒有完美二字,只有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與人爭論,不如做好自己。

不爭,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2

與其比較,不如活在自己的節奏裡

還記得一次午休吃飯時,新入職的實習生跟我抱怨了一件事情。

她說:“昨天發了工資,本來拿著自己掙來的錢很開心,美滋滋地回家。路上和同班同學閒聊了幾句,談論起各自的工資時,卻發現對方比我的工資高了好幾倍。唉,就我那點錢,還不夠人家出去吃兩頓飯呢。”

於是,剛發工資的好心情,就變成了“我工資沒有別人多”的壞心情了。

聽完她的抱怨,我忍不住笑了一笑,對她說:“先拋開別人的工資來看,現在你擁有的工資你滿意嗎?”

她點了點頭。

“那這些錢支配起來,能讓你擁有快樂,覺得滿足嗎?”

她想了想,又再一次點了頭。

我說:“當你不去在乎別人的工資,不去和別人比較對比,心理就會平衡了,人也就舒坦了。”

她若有所思地陷入了沉思,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笑著看著我。

人生,做自己的事,不需要解釋什麼


後來,她的工作能力越來越好,也靠著自己的努力晉升到正職。

轉正那一天,她特意來感謝我:“現在我才知道,不和別人比較,只和自己賽跑,才是最重要的。”

喬布斯說過一句話,深表認同:“你的時間有限,不要為別人而活。”

不要總想跟著別人的地圖,去尋找自己的路。

與其一直和別人比較,不如活在自己的節奏裡,走好當下的每一步。

3

餘生,做好自己,不解釋

有一位著名的女演員,在書本上分享了一件影響她一生的經歷。

她回憶稱,自己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滿臉淚痕地從學校跑回家,告訴父親:“班裡的同學說我長得醜,還說我跑步的姿勢很難看。”

父親聽後,笑眯眯說道:“我能摸得到我們家的天花板。”

她仰頭看了看天花板,覺得她父親根本在說謊,因為天花板有4米高。

她怎麼也不肯相信父親說的話。

這時,父親語重心長地對她說:“所以你也不用完全相信你同學說的話,因為有些人說的並不符合事實!”

她恍然大悟,明白了:

任何事,都不能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要懂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做好自己,才能活出一個優秀的自己。

常言道,天生我材必有用。

所謂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做自己的事,不需要解釋什麼


生活過得好與不好,完全取決於自己。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你再與別人比較,走的也是自己的路。

正如有位哲人所說的那樣:“與他人比是懦夫的行為,與自己比才是真英雄。”

不要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和別人的比較上,太過於羨慕別人擁有的生活。

不要常常對別人心生怨恨,讓自己心存怨氣。

做好自己的分內事,自己比昨天有所收穫,就是人生最大的樂事;

懂得欣賞自己的生活,才能讓自己活得更加隨性、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