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大幼童特別迷戀小毯子,請問該如何調整?

李冉靜


其實不用在意,因為這是帶給他安全感的東西,是他的舒適圈。有了安全感的小孩,才會對世界有更多探索的渴望,因為即使受到驚嚇,感到害怕了可以回到有安全感的舒適區域,然後進行下次探險。

有時候可能是孩子的大拇指,也可能是孩子的小拳拳;可能是孩子的安撫奶嘴,也可能是孩子離不開的奶瓶;可能是一床小毯子,也可能是一張小帕子;可能是軟軟的Teddy Bear,也可能是一個硬梆梆的小汽車,可能是衣服的一角,也可能是被子的一端……

這些安全物有點類似於媽媽,但是安全物與媽媽又有不同的是,孩子能控制它,能決定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不需要;並且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孩子能使用它,逐漸減少對媽媽的依賴,孩子正在用一個積極的方法建立他的獨立。

多給孩子陪伴,給他們安全感。還有平時家長要注意自己言談,不要讓孩子聽到一些過於刺激的話語和畫面,這些對孩子的心智都會造成傷害,他們的世界很單純,也很容易被塑造和侵擾,很多時候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都可能印刻在他們心裡,在自己睡覺的時候一個安靜的氛圍下就可能回憶起來,從而加深內心的恐懼,導致睡眠質量的不好,睡前小怪癖的養成。

總之在孩子睡覺之前,不要讓孩子進行太過於激烈的運動,不要讓他們去觀看比較熱血的視頻或者是容易令人興奮的話題,更不要在睡覺之前和小孩發生爭執,這些做法行為都會讓孩子情緒波動大,無法快速的進入睡眠。


Reece的成長日記



其實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有過迷戀一個物品的過程,這很正常,父母不用太過擔心,也不用特意調整孩子。

我兒子小時候就特別對她的小枕頭迷戀,睡覺時,只有枕在她的小枕頭上才願意睡覺,帶他出遠門,一定要帶著小枕頭,要不然晚上睡覺誰都哄不下。後來慢慢長大了,大約六七歲以後就不再迷戀小枕頭了。

我的小侄女也特別迷戀她的小毯子,每次睡覺前都要抱著小毯子,而且平時也不讓任何人動她的小毯子。

其實不光是孩子,有的大人也會迷戀自己小時候的東西。

我一個朋友三十多歲了,睡覺還要抱著小時候的小毛毯睡,結果有一次婆婆去她們家,以為是孫子的,想著都有些爛了,就給扔了,我那朋友傷心了好一陣子。



孩子為什麼會特別迷戀小毯子之類的物品?

孩子漸漸長大,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的時候,孩子的內在會有一些恐懼,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用他熟悉的物品,比如小毯子、小枕頭、毛絨玩具等來完成一個自我安撫,或者叫代替媽媽的一個陪伴的作用,心理學上把這個叫過渡性客體。

重要的客體是爸爸、媽媽。小毯子、小枕頭、毛絨玩具等就是過渡性客體。

過渡性客體是孩子在情感上、安全感上一個很重要的安撫。


這不是疾病,也不是孩子的不良習慣,它只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自我心理上的、逐漸適應的過程。

這個過程隨著孩子的成長,以及對爸爸媽媽情感上的更加充分的體驗,慢慢會自然的淡化。

所以,當孩子特別迷戀一個物品時,父母不需要給孩子做調整。


希望今天遇見的育兒記


分享我家大寶的經歷,我家大寶在3歲半之前都一直迷戀毛絨絨的玩具和衣服。特別是2歲時我和奶奶在冬天都買了一套毛絨絨的保暖睡衣,結果大寶卻非常迷戀毛絨絨睡衣,每天都要我和奶奶穿上,他就用臉去磨蹭毛絨絨,我倆脫下還不行,他就會哭還口中不停地嚷嚷要毛絨絨,沒辦法,我和他奶奶每次都只能等他睡著才能脫下。後來天氣慢慢變熱,大寶還依依不捨要我們繼續穿,搞得我們大人哭笑不得。

後來大寶慢慢長大到現在快6歲了,就漸漸忘卻了這事情,只是見到毛絨絨的東西他還是會很喜歡,但不會像小時候那麼的迷戀。

我想小孩子小時候特別迷戀一種東西,不管是小毯子、毛絨絨或玩具等,都是一種感情上依戀的表現。在不影響孩子正常生長髮育的前提下,家長不用刻意去阻止,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呵護就行。




笑可胖胖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三歲孩子特別迷戀小毯子,我家曾經也有同款寶貝。在他兩歲多的時候,我自己開店做生意了,老公也在外面上班,晚上經常都不能按時回家。只好把孩子交給老人幫管。剛開始我還沒有察覺,每次回家孩子已經睡覺了,都是老人哄睡後放我們床上的。後來到了過來一段時間,店裡請人了,我就可以早點回家了,每次都是我自己哄孩子睡覺了,結果發現問題了,孩子每次要睡覺之前就要找他平時蓋的小毯子,我也順著他,就給他了!結果他抱著毯子,而且要用嘴巴咬著毯子的一個角落。都已經被他咬破一個角落了!看了我很傷心,孩子一定是缺乏安全感!我心想這也不是多麼不好的事情,就讓他咬吧!然後時間長了,有一次我把他的小毯子洗了,沒有幹,他就鬧啊!換一個毯子抱都不行啊!那一天我沒有辦法只好用吹風機把他的毯子吹乾了給他抱著,咬著。後來我想這樣下去不行啊!想辦法戒掉才行!

於是每次他睡覺之前,我都跟他玩,玩的很累的時候,他就眯著眼睛睡覺了!我再繼續逗他玩,但是他還是習慣性的找毯子,我就裝著帶他找呀找,呵呵,在找的過程中,慢慢睡著了!就用這樣的方法過來一段時間,他已經忘記他的小毯子了!孩子缺乏安全感,是主要的問題,所以孩子還是要自己帶才是最好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海的寬闊


轉自網絡:

趁著暑期,小許夫婦帶著三歲的小寶寶開車到郊區溫泉山莊玩,白天,在泳池裡,小寶寶玩的可開心了。可是,到了晚上,要睡覺的時候,小寶寶可不幹了,原因出在哪裡?

原來,媽媽沒有給小寶寶帶他經常蓋的那床小被子。

“不就是一個小被子呢,明天回家就蓋上了。”爸爸勸說著。

可是,小寶寶怎麼勸也不行,非得要那床小被子,一晚上,都哭鬧不止。第二天,也沒有了精神,一家人,只好掃興的提早回家了。

小寶寶的媽媽小許回到家裡,心裡總感覺小寶寶的行為有點不正常,她很困惑,這種行為該不該治療矯正呢?

思來想後,小許來到了醫院,找到了兒科的羅主任。

“醫生,我們家小寶寶,已經3歲多了,可是,對於他蓋的小被子太迷戀了,前幾天,我們出去玩,晚上沒有小被子,他都沒法睡覺。為什麼他會迷戀小被子呢?該不該戒除這種習慣呢?”

面對著小許一連串的問題,羅主任笑了:“小朋友的這種迷戀行為很正常,是他成長必須要經歷的。簡單地說,寶寶戀物就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依戀轉為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不必擔心。”

“可是,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小被子、小玩具,這些朝夕相伴的物品,是小寶寶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晚上,小寶寶想睡覺又怕失去知覺時,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這個時候,某些物品對小寶寶來說就非常重要。特別是被子,還有就是經常玩的玩具、喝水的杯子等。”

小許問:“這種迷戀行為要到什麼時間才能停止呢?”

羅主任說:“因人而異,沒有一個標準的時間。有些兒童戀物的時間很短,而有些則能一直持續到上小學甚至上大學。另外,雖然有些兒童不再戀物,但是某些突發事件卻可能會再度激化兒童的焦慮狀態,讓他退縮到不安全的狀態,重新戀物。”

“這種行為是不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疾病,需要糾正呢?”

羅主任說:“一般來說,只要小寶寶對物品的迷戀程度沒有影響到生活作息,就無需過度擔心。除非是寶寶的依戀行為變成了極端狀態,幾乎要把依戀物品24小時帶在身邊,那就要重視了。”

“孩子的爸爸,老想強迫性把小被子給他拿走,這樣做行不行呢?”

“這種做法不好,”羅主任說:“不要強迫兒童和依戀物分開,有些家長簡單簡單粗暴,強行把小寶寶的依戀物拿走,結果反而得不償失,遭到寶寶更強烈的反抗,甚至長大後都會有陰影。”

“可是,小寶寶太迷戀小被子,有時候,我們都不敢拆洗,經常蓋著一床被子,也不衛生呀。”

羅主任說:“可以想一些替代的辦法,比如,將舊棉被切一小塊布料,讓小寶寶帶在身上,特別是對於上幼兒園的寶寶。小被子還可以多做一件,一模一樣的,方便替換清洗,維持基本的衛生清潔。”

最後,羅主任說:“你們不要著急,小寶寶的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只是階段性的,不會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隨著寶寶的長大,神經系統會逐漸加強起來,依戀安慰物的行為會逐漸消失的。”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嘿呦喂哦


三歲大的幼童特別迷戀小毯子,該如何調整?


有本圖畫書叫《阿文的小毯子》,給出正確答案——孩子不需要調整,應該調整的是家長,千萬不要強迫孩子戒掉“依戀物”。


故事是這樣的:

一隻叫做阿文的小老鼠,有一個形影不離的小毯子,鄰居阿姨出了不少注意,幫助阿文父母,給阿文“戒毛毯”,但都不成功。


要開學了,阿文堅持要帶著毛毯上學,爸媽堅決反對,最後,她們想出主意:


把小毯子做成許多小手絹,阿文不管走到哪裡,都會帶上一條。阿文高興了、父母放心了,隔壁阿姨也不再多話了。


一、“依戀物”有哪些特點


從圖畫書《阿文的小毯子》中,可以發現“依戀物”有以下特點:


1、在所有物品中,哪怕是同類物品,孩子只喜歡其中一個,比如阿文只喜歡小毯子,無論小毯子髒了、破了、舊了,依舊令孩子情有獨鍾,且 拒絕更換,哪怕換個完全一樣的物品。



2、每天形影不離,無論何時何地做什麼,都要隨身攜帶,很多孩子在離乳、分床、初入幼兒園都要帶上。


3、孩子的“依戀物”通常是可吸吮或可觸摸的柔軟物,比如枕頭、毛毯、毛絨玩具,孩子迷戀其氣味和觸感。



二、孩子為什麼需要“依戀物”?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根據需要出現的先後及強弱順序,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依次是生理、安全、歸屬和愛、尊重、自我實現。


只有在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後,才能發展高層次的需要。


孩子對世界探索的早期,對物品種類認知不多,就會先抓住一件喜歡的物品,並組合進自己的生命秩序中。


所以,孩子對依戀物的偏愛,都是在兩歲前後的幼兒期,在還沒有能力建立起多個適合於環境的秩序時,孩子會固守先建構好的那一個(依戀物),這是這是兒童發展的必然現象。


只要“依戀”沒有損壞到自己和他人,就無需當做壞習慣去改正。


三、“依戀物”對孩子的重要意義


1、壯膽—幫助孩子探索和獨立

繪本《阿文的小毯子》裡,阿文和毯子在一起時的畫面裡,大多隻有阿文獨自一人:


從封面開始,阿文獨自在草地上玩、獨自上下樓梯、上廁所、在戶外玩耍、在獨立房間內自己睡……也就是說,阿文是個積極的向外探索的成長型兒童。


那個小毯子,是他的陪伴者,是他情緒的調整者、是心境的穩定者——理髮、看牙醫是令所有幼兒緊張、恐懼的,有了依戀物,就都能戰勝了。


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依戀物”,有“依戀物”也並非是安全感不足,正常的“依戀”是幫助孩子對世界進行探索,且漸漸走向獨立。



2、柺杖— 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


新生入幼兒園時,不少幼兒帶著自己特別依戀的物品上幼兒園。我娃沒有依戀物,但我給她在書包裡放了我的照片,幫助她在想媽媽時可以拿出來看一看。


上小學一年級時,她把我的照片貼在文具盒裡,我什麼也沒說,但明白她是什麼意思,兩週後,她換了個文具盒,沒再貼照片——我知道她完全適應了新學校。


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都不成熟,對家長有著強烈的依戀情緒,當環境發生變化迫使他們不得不依靠自己時,孩子一定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恐懼和迷惑,這時,“依戀物”會幫助度過難關、建構安全感。


適度依賴“依戀物”有其積極的一面,當孩子不需要依戀物來幫助自己時,自然就會放棄。


當阿文的小毯子變成小手娟、當我娃不再往文具盒貼照片,都是對“依戀物”的需求變小變無的象徵。


3、時機——主動為孩子培養依戀物


在孩子離乳、分床分房、進入幼兒園等過程中,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培養一個依戀物,讓依戀物陪伴孩子度過“分離”的困難時期。


離乳時期,“依戀物”會成為媽媽乳房和愛的象徵。分床分房時,“依戀物”會成為為媽媽的懷抱,象徵媽媽的保護。


即使成年離開父母離開家,父母最常說的話,最常做的菜,也會成為在外打拼時的情感依戀、起到鼓勵、堅韌的作用。


四、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依戀物”


1、理解和接納孩子的選擇


有的家長認為,依戀物品是不良行為,有的甚至認為這是變態行為,非常粗暴的干涉,強行奪走、扔掉“依戀物”,任由孩子哭鬧。


幼兒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其自身的故事,家長要警惕,不要像《阿文的小毯子》中的鼠爸媽那樣,輕易受鄰居的影響,從而作出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事。


好在鼠爸媽最後接納了孩子的行為和選擇,調整自己的行為,把依戀物做成可以隨身攜帶、但不影響自己和他人生活的小手娟。


故事結尾,阿文接受了小手娟,也意味著他對物品的依戀降低了,讀者甚至可以預測到,要不了多久,他就不再需要“依戀物”了。



2、支持自我力量的成長


“依戀”是正常的情感,無論依戀親人還是依戀物品,從依戀走向獨立,正是孩子自身力量成長的表現。


家長要看見、支持這種成長,有時甚至要為孩子培養選擇“依戀物”,幫助孩子度過困難時期。

比如離乳、分床分房、上幼兒園或者小學,“依戀物”成為媽媽的替代,能很好的幫助孩子穩定情緒、轉移焦慮。


3、耐心陪伴孩子過渡


從依賴走向獨立,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要耐心陪伴孩子過度。


哪怕是過度依戀物品,也無需緊張,給予足夠的關懷、引導,搭配相應的小技巧,孩子是能實現“戒斷”的。


只是孩子成長環境不同,過渡期也時長不同,耐心陪伴和等待是幫助孩子順利過渡的最有效的方法。


五、幼兒園如何應對孩子“依戀物”


1、老師為幼兒創設一個溫暖、寬鬆的環境


新生入園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走出家門,分離焦慮是肯定的,帶著依戀物上學的現象也很普遍。


幼教老師都能理解孩子對物品的依戀,孩子需要老師為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這個環境裡,最好有物品能建立起幼兒園和家聯繫。


要求家長準備一張全家福,張貼到班級牆上,或者帶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物品,都是比較好的。


入園初期,老師最好能為孩子的依戀物準備一個“家庭屋”,或者說依戀物需要休息,這樣能好的消除孩子的緊張感。



2、老師把“依戀物”借走


我娃上幼兒園時,班裡有個孩子,過度依賴“依戀物”,已經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生活。


老師常常扮演成孩子喜歡的“佩奇”,假裝借走她的毛絨小兔玩,使得孩子每天有一定時長脫離“依戀物”。


隨著“借走”的時間越來越長,孩子融入班級活動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一學期後,孩子不再帶依戀物上學了。



3、老師及時發現鼓勵幼兒行為變化


幼兒雖然弱小,卻十分敏感,老師要給予有“依戀物”的孩子更多關注,善於發現她們的細小變化。


一旦孩子有離開“依戀物”的行為,要立刻回應、鼓勵,全班公開表揚、獎個小紅花……都對孩子有著積極的激勵作用,能幫助孩子強化良好行為。



4、“榜樣學習法”引導

孩子喜歡模仿,在意重視老師的評價,幼教老師可以選取行為習慣良好的孩子作為“優秀榜樣”,讓小朋友學習。


此外,對過度依戀的孩子,要幫助其樹立集體歸屬感。老師提供什麼樣的環境,孩子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提供一個豐富多彩的環境,讓幼兒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產生集體的歸屬感。


讓幼兒有可以選擇的東西,她就會對多種事物感興趣,自然就不會專注“依戀物”,從而會主動融入集體之中。



總之,幼兒依戀物品是正常現象,只要沒有影響其自身的發展和活動,就不必干涉。


兒童在5歲後,開始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會慢慢放棄對媽媽、對物品的依戀,通常6歲後會自然放棄,所以家長不必著急。


繪本講師妖媽


看了一圈回覆,答案很豐富了,這裡我的一個建議是藉助繪本,畢竟小朋友都是喜歡聽故事的,親子閱讀也助於提升親子關係!推薦繪本《阿文的小毯子》

許多孩子都會有自己的一個物件,有的是一件幼時的衣服,有的是媽媽的衣服,有的是枕頭,有的是玩具;這些物件,孩子走到哪裡都要帶著,通過物件的陪伴來讓自己找回來安全感。常常在小區裡面見到一些“富有經驗”的家長,以一個“勇士的角度”說到,“這麼大了,還整天帶著這個東西啊。小朋友,你已經長大了,不需要這個東西啦。”孩子的父母聽到了,會覺得不好意思,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發育上有問題了。

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呢?小小的孩子聽到這樣的話,會帶來不小的傷害。本來自己就不夠安全,不夠自信,被別人這麼一說反而會更加的覺得自己不夠自信和安全起來。孩子有自己對心愛物品的理解,不刻意去管理這個事情,在合適的時候,孩子自然會慢慢的建立起來自己的安全感。

還記得蔣勳在生活美學裡面提到味覺美學,孩子對於母親的味道,尤其是吃奶的時候拿著的東西的味道有一種持久的耽溺,這種耽溺會成為身體記憶的一部分,成為孩子和母親之間的記憶的紐帶。即使若干年過去了,這種味覺記憶依然存在在大腦的深處,給人心靈帶來慰籍。

繪本里的阿文同樣遇到了一個隔壁愛管閒事的阿姨,他的爸爸媽媽也用了不少的方法想要讓阿文離開他的毯子,結果是相對美好的,大的毯子變成了小小的手絹,阿文依然還能從手絹裡面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安全感。其實如果大人不干預,讓孩子自己去適應這個環境,我想阿文最終會有自己的選擇。



悅讀育兒吧


兒童的“戀物癮”是一種離開某一樣陪伴慣了的東西(也許是玩具,也許是生活中其它物品)就忐忑不安的行為,此症會使患者怕見生人,逃避集體活動,不敢與人說話和交往,膽怯退縮,表情淡漠。


據調查,大約有40%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戀物行為。“戀物癮”事實上是一種輕微孤獨症的表現,容易形成敏感退縮、憂鬱脆弱的人格特徵,這對幼兒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幼兒期是幼兒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所以,幫助孩子找出其戀物的根本原因,幫助孩子儘快改掉戀物的習慣,避免發展為“戀物癮”,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會依戀物品熟悉的味道、感覺,也可以理解為獲得安全感,所以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咱們不必焦慮,更不適合冒然“武力鎮壓”,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更要考慮孩子的感受。

推薦用以下問題來緩解孩子的“戀物”情節:

1、適當減少孩子的獨處時間。因為孩子在一個人的時候,最有可能需要依戀物的陪伴。

2、睡覺時爸爸或媽媽儘量陪伴孩子並給他講故事,減少孩子一個人獨睡的恐懼。

3、多準備幾個遷移物,如兩三個小枕頭、幾個相似的小毛巾或毛絨玩具,讓孩子難以對某一個“情有獨鍾”。


樂學感統


這一種就是教育專家常說的:戀物吧。但是戀物行為不一定是依戀某一件物品、玩具,也有可能是一個動作或習慣。有的孩子沒有對某個物品表現出特別的依戀,但卻或許常常做一個一個小動作,比如搓拇指、摸耳朵、聞枕頭,等等。不過這也許是孩子有自己的辦法健康成長呢!對於那些缺乏爸爸媽媽愛的孩子,我們也沒必要強行塞給他一條“小毯子”,而有些孩子確實沒有“戀物”的習慣。

如果孩子的行為太過強烈,已經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社交,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嘗試用以下方法幫助孩子慢慢過渡:

1.睡前養成良好習慣

有的家長工作回來已經不輕鬆,晚上再帶孩子覺得很累,為了解脫自己,總是對孩子說:“自己抱一個你最喜歡的玩具、被子去睡覺。”這為孩子養成不良習慣提供了最佳理由。所以,家長應鼓勵孩子睡覺時不要抱娃娃、吸奶嘴等,讓他什麼都不要做,好好睡覺。

2.鼓勵比懲罰有效

孩子對於一件事情,只要出發點沒有錯誤,但是過度的堅持,即使父母覺得不合適,也需耐心地處理。有些父母會使用一些過激的方式跟孩子發號施令,如把辣椒塗在奶嘴上,塗辣椒具有懲罰的意味,甚至會嚴厲的斥責,會讓孩子產生驚嚇恐懼,這種影響值得深思。給孩子太大壓力,可能會讓孩子養成一些更不好的習慣。

3.經常擁抱孩子

似乎是因為某種愛的缺失,想辦法把把孩子所依戀的物品注意力轉移過來,經常性的擁抱會給孩子這樣的暗示:我在你身邊;我愛你;別怕,有我呢;失敗了不要緊;你很安全。就算孩子做錯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擁抱他。經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絕不會將被子或玩具熊當作他的“精神保險帶”。



李奶奶說小兒驚嚇


請問寶寶從小是誰代養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爸爸媽媽平時要多陪伴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不是他玩他的,你在旁邊玩手機。另外可以買繪本《阿文的小毯子》和寶寶一起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