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最年輕的女教授,不按套路充滿個性,排斥“女科學家”稱號


清華最年輕的女教授,不按套路充滿個性,排斥“女科學家”稱號

在清華園裡曾經有一個女生在看著高數的題目發呆,心裡在想:這個高數好難啊,應該怎麼辦才好呢?於是在那個假期裡,他沒有和部分同學們一樣選擇回家,她選擇留在學校裡面複習高數,這個勤奮的女生正是顏寧。

清華最年輕的女教授,不按套路充滿個性,排斥“女科學家”稱號

顏寧是清華里最為年輕的一個女教授,她不喜歡按照套路來出牌,充滿了自己的個性。申請美國名校時的一封自薦信,讓人佩服不已,最後也是幸運得到了自己喜歡的學校裡繼續學習,這中間沒有繁雜的程序,沒有眾多需要辦理的手續。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她一路的成長經歷,那也許會出乎你的意料。

清華最年輕的女教授,不按套路充滿個性,排斥“女科學家”稱號

雖然在上面說到她會認真的複習課程,可她最厲害的不是高數,而是她的看家本領——生物。她對生物是充滿了熱愛的,她對每一個細胞的結構和組成都異常的清楚,只要你一提到某某細胞,她的腦子裡自然就會浮現這個細胞的結構圖,可謂是信手拈來。

在她大四的那一年,她周圍的人都在陸續的申請去美國留學,但是申請學校是一件相當繁瑣的事情,要寫一堆的介紹信和辦理眾多的手續。顏寧看了一下紙張上的步驟,多達數十項,隨後她決定不耽誤自己的時間,大筆一揮,直接把自己的介紹信寄給了普林斯頓大學中負責亞洲招生的施一公教授,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她的個性鮮明而且不喜歡過多的約束。

清華最年輕的女教授,不按套路充滿個性,排斥“女科學家”稱號

信裡清楚地講了她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如果自己被錄取能給貴校帶來什麼樣的成績和貢獻等等,並且還重點地講了希望貴校可以直接的錄取自己,不要走那些繁多而且複雜的程序和步驟,這樣就可以節省出很多時間用於實驗。負責招生的施一公教授從前也是清華的莘莘學子之一,拿起自己這位小師妹的介紹信一看,內容寫得很有條理且才華橫溢,於是便同意了。顯然,顏寧是創造出了一個不按程序走而直接被招的記錄,後來被國人瞭解到她的這段往事後也是大呼過癮。


清華最年輕的女教授,不按套路充滿個性,排斥“女科學家”稱號

但在進去的半年時間裡顏寧也是吃到了苦頭,她在這段時間裡沒有解出什麼重要的難題,但在聽了導師的安慰後便快速地擺正了心態,顏寧在普林斯頓畢業後就回到了清華園做了教授,發表了許多高含金量的論文。

在國內的一次節目中,顏寧表示非常的排斥“女科學家”這個稱號,她覺得這是對女性的一種歧視。甚至還和主持人打了個比方說:如果別人都稱呼你為帥哥主持人,這樣別人就會感覺你沒有什麼實力,是靠著顏值才有今天的成就。同樣的,這樣的稱呼就會讓她認為她所有的努力你都沒有看見,你先看見的是外表,所以顏寧並不喜歡這個稱號。

最後,各位讀者們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