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明師德、鑄師魂

人物介紹:

張作強,臨夏市枹罕中學教師。參加工作以來,他為人謙和,樂於奉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2011年為了相應上級的支教計劃,他從交通便利的學校申請到臨夏縣最艱苦的“四溝一灘”之一的井溝去支教。2013年因工作需要,調到臨夏市枹罕中學。

事蹟材料

一、為人師表,注重言傳身教

在工作中他模範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工作,嚴格要求自己。他恪守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職業訴求,他向學生展示著教育的美好,在教育教學中做到“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他深知“以身作則”和“為人師表”的重要性,他做為一名老師總是關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

二、關愛學生,感受師德

冰心說過:“情在左,愛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每個人都需要愛,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動力。在支教期間,他把精細化工作作風帶到了支教學校,讓山區的孩子感受到教育的魅力,讓學生愛上學習。他從星期天的下午去學校一直住到星期五放學,由於住校有很多空餘時間他就去輔導學生。冬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幫助值日生去生火,讓早到學習的學生感受到教室的溫暖。那一年被支教學校評為優秀教師。

三、工作認真,教研領路

在枹罕中學工作期間,他總是把師德放在第一位,對待學生有熱情,有耐心,平等對待他們。在發現學生的進步後,及時表揚他們,喚起學生的榮譽感。作為語文老師,在教育教學中他堅持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並且還堅持夯基礎,強作文的理念。在作文訓練時他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他引導學生觀察家鄉的一草一木並進行寫作,已發表的下水文有《塔張一一劉家峽水庫邊的一顆明珠》、《塔張刺椒紅了》等文章。作為班主任,他把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他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作為語文教研組長認真開展教研活動,並在教研的基礎上總結經驗,發表了《農村中學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閱讀在農村中學中的作用》、《農村中學如何打造成書香校園》等文章,他認真教書育人,潛心教育研究。2019年6月在學校的領導下,在語文組老師的共同努力下,他主編了作文選《綠楊》。

四、努力學習,提升高度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中青年老師他把學習當作充實生命的習慣。隨著教育部等11部委聯合發佈《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研學旅行成了熱詞。他找資料學習關於研學知識,發表了《有核心素養的研學工作如何開展》《臨夏茶馬古市上的非遺研學》等文章。現今社會是知識社會,知識更新快。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尤其是學習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他努力學習,虛心求教。在2019年11月應邀參加臨夏州委辦公室和臨夏州政府辦公室主辦的臨夏州文秘和宣傳報道員培訓班,他在培訓班上做了關於新媒體的應用和創作方面的知識講座。

對教育的執著

張作強是一個勤于思考,默默工作的人,他始終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和踐行著自己的職業理想。他辛勤耕耘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青春譜寫著無悔的人生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