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這幾天,有三篇文章在網上被人們議論紛紛,億萬網民奇文共賞,非常熱鬧。


一篇是中國青年報在呼籲“停止妖魔化外國防疫”。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作者把國內的自媒體批判了一番,說他們在“妖魔化外國的防疫措施”,不嚴肅,不客觀,沒有公信力,自己則引據了幾位“記者朋友”的說法,他們看了國內的自媒體後,都搖頭說“純粹胡扯”。


接著又呵斥國內的營銷號“吃相難看”“姿態下作”,譴責了“讓外國抄中國作業”這種提法,說國內的媒體沒有客觀呈現其他國家政府和民眾的抗疫努力。


一番話說得令人瞠目結舌,簡直是國內“馳名雙標”。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路透社》《紐約時報》《南德意志報》等世界“主流”媒體,噴起中國來毫不客氣,又是“專制”,又是“反人權”,又是“數據不可信”。


更不用說打著巨號標題“新冠病毒、中國製造”的媒體,以及向全世界廣播要求中國人道歉的美國主持人


但中青報的這位編輯,只許外國媒體在中國人頭上隨意大小便,不許國內的自媒體搬運一下外媒報道,偶爾發發牢騷,深得雙標精髓。


“你們不要妖魔化外國防疫!”


“我們怎麼妖魔化外國防疫了?”


“你們竟然把外國的做法又說了一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另外兩篇是《三聯生活週刊》和《財新網》對英國“群體免疫”療法的辯解。


財新網說,英國的這種“群體免疫”的辦法,是另一種防疫體制,充滿了不確定性,要期待未來的答案。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三聯週刊更絕,直接說英國的防疫措施“為科學家提供了多個對照組,好讓未來的人類找到效率更高的應對方式,是一種更高級的人道主義。”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在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某些歐洲國家放任自流,無視自己國民的健康安全,反社會、反人類,這也能洗得乾乾淨淨,而且還不讓別人質疑。


不得不說,某些新聞工作者水平真是高。


“現在文藝界啊,有很多問題。很多文章大家看了有意見,有的文章像是從日本飛機上撒下來的,有的文章應該登在國民黨的《良心話》上。”


李德勝同志曾經的話,至今仍振聾發聵。


我的觀點和中青報恰恰相反,現在世界疫情來勢洶洶,各國媒體,尤其是中國媒體,需要站出來指名道姓地批評某些國家的消極防疫措施,督促各國政府積極行動,一致採取嚴格措施,拯救人類自己。


任何一家媒體,如果去給消極措施,乃至英國這種反人類措施洗地,都是對全人類的不負責任。


因為現在人類和新冠病毒的戰爭,實質上已經是世界大戰。


一個身為五常的國家,在戰爭中卻要當逃兵。


不罵你難道還要誇你嗎?!


而且,絕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行動上逼迫英國人,不允許他們當逃兵。


為什麼?


1


有公知特別喜歡說,英國自有他的國情在,做不到中國這樣的方式,放棄抵抗有他的道理。


但是實際上,初中生都知道,面對傳染病,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這種事哪國政府都能做,只要動手做了,無論什麼制度都能起到效果,只是效果好壞的問題,不要拿國情當藉口。


韓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韓國在發生疫情不久後,迅速採用了中國經驗。


韓國總統23號就宣佈將新冠病毒疫情危機預警級別上調至最高的“嚴重”級別,在12年MERS時,韓國都都沒有提高這麼高的預警。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接著,韓國把病毒感染的範圍嚴格控制在了大邱市,也就是超級感染源的活動地區,並沒有形成全國性的爆發。


同時,韓國也像中國一樣,發動宣傳系統,到處都是“戰役”口號,讓防疫理念深入人心。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因為提早做好了緊急準備,韓國的醫療系統並沒有受到大規模的衝擊。所以,韓國有能力每週測試14萬個樣本。


目前,韓國每天的確診數量在持續下降,遠遠低於歐美國家,死亡率也只有0.7%,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13日,中韓兩國為共同應對來勢洶洶的病毒,還成立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合作機制。


試問,韓國也是多黨制,韓國做得到,為什麼堂堂大英帝國,五常之一,就做不到呢?


英國政府發佈的“作戰計劃”顯示,抗疫計劃將分為四個階段:遏制、延緩、研究和減輕。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對於“延緩”階段,英國政府想法是,一旦疫情已經難以控制,就儘量降低峰值的影響,將爆發期推遲到夏季。


用首相鮑里斯的話來說,就是將疫情的高峰往後推遲幾個禮拜

,則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系統,將因為氣溫的升高和更少人患有普通的呼吸道疾病,而處於更強健的狀態。


同時,更多的病床可以投入使用,全社會能夠更好地應對,也能爭取到更多時間進行醫學研究。


但推遲疫情高峰的到來,也就會讓更多人感染,這也就是所謂的“群體免疫”。


按照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朗斯的說法,“大約60%的英國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以全英國6700萬的人口計算,60%的感染率意味著將有4000萬人被感染。


這其實還不是最壞的結果。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根據英國《衛報》15日的報道,在得到的一份英國衛生部的秘密文件顯示,新冠疫情預計將在英國持續到2021年春天,可能導致790萬人住院治療,並且80%的人口預計會被感染。)


感染人多,害死的人多之外。英國的做法等於是原本自己承擔的責任,最後全甩給其他國家了,會對其他國家造成嚴重的影響。


第一是經濟影響。


世界要面對消極防疫帶來的無休無止的境外輸入,不得不時刻緊繃,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從而影響經濟。


這個代價是世界無論如何也承受不起的。


就拿中國來說,這兩個月以來,中國因為疫情防控,經濟遭受了什麼樣的損失?


中國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是負的,-20.5%,預估為-4%。


1-2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13.5%,預估為-3%。


1-2月份不含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同比-24.5%,預估為-2%。


1至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 -16.3%,前值 9.9%。


1-2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30.3%。中國2月城鎮調查失業率 6.2%,前值 5.2%。


中國尚且如此,試問,歐洲各國面對英國源源不斷的輸入,要如何保住經濟?


試問,如果歐洲國家守不住,轉而放棄治療,學英國這樣不負責任的方式,面對無休無止的感染者,世界經濟要怎麼辦?


美聯儲已經降息到了0,而且開始和08年一樣推量化寬鬆印鈔,底牌都打光了,今天開盤還是再度熔斷,在二階熔斷的邊緣徘徊,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已經開始了。


新加坡、芬蘭、瑞士這些小國家,在面對疫情和經濟危機的雙重難題,如何保證自己國家的經濟不崩潰?如果經濟崩潰,政府如何保證社會秩序正常運轉?


如果英國要一意孤行,採取“群體免疫”,無論成功與否,損害他國是一定的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在英國首相鮑里斯拋出“群體免疫”的抗疫政策後,世衛組織的發言人瑪格麗特·哈里斯就出來公開說:


我們可以討論理論,但目前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現實的情況,我們必須考慮採取行動。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火急火燎,連發十條推特,怒噴英國政府的防疫措施,是在拿公眾的安危玩輪盤賭注。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連美國著名Fake News,CNN都公開批評英國政府是在賭博。


新加坡的發展部部長也在新聞發佈會上點名批評,說對英國瑞士和日本有最大的顧慮。


新加坡的官員都敢這樣公開批評,為什麼我們的媒體人不能批評兩句?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英國議會請願網站,現在已經有超過25萬人簽字請願,要求政府採取意大利式的更積極的防疫措施阻止病毒擴散。


這個時候,媒體難道不應當發揮監督作用,批評英國政府,督促他們積極防疫,為英國廣大民眾負責嗎?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最近幾天,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城市也感受到了,外國政府放任自流,導致大家恐慌性地逃離,洶湧的境外輸入讓這些城市壓力倍增,北京小湯山醫院都已經重新啟動待命了。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第二是輿論影響。


就拿中國舉例子吧,如果中國要當老好人照單全收,最後一定是吃力不討好。


今天有一個留學生跟特警要礦泉水的視頻,不知道大家都看過沒有,她在被隔離的時候違反隔離規定要自己出門收快遞,特警上門警告,她又說自己要喝礦泉水。


特警說特殊時期,就喝開水壺裡的水就可以了,她就說開水壺裡的水雜質多,噴特警不保障她的人權。


看過視頻的網友都被她氣炸了,不少同樣的留學生說她給留學生群體丟人。


其實為什麼她敢在特警面前這麼無理取鬧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中國人這邊最好心,願意搭理她。


她在外國敢提這麼多要求嗎?不敢,因為外國政府理都不會理,如果外國做得夠好她也就不會回來了。


她敢跟外國警察講什麼不給礦泉水就是不尊重人權嗎?


不敢。在外國,敢在警察面前這樣無理取鬧的,下一秒警察就要掏槍了。


恰恰是因為中國人太好說話了,她才能這麼“理直氣壯”地要求什麼“人權”。


《讓子彈飛》裡面有一段經典對話,可以完美反應某些巨嬰的這種心理。


“外國政府給你隔離嗎?”“不給。”


“我給你隔離嗎?”“給。”


“你恨外國政府嗎?”“恨。”


“你恨我嗎?”“不恨。”


“那你不去噴外國政府沒人權你來我這裡噴我沒人權?!”


“因為你是好人!”


“這是TM什麼狗屁道理?!好人就得讓人噴沒人權?!”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還有另外一個網名叫“豌豆公主病”的留學生,嫌自己等檢測的時間太長,百般刁難社區工作人員,還拍了視頻發到了外網。


但最近因為留學生回來的多,外來人員搭乘飛機,落地分流隔離流程確實需要十幾個小時,等的時間長是正常的,基層已經在超負荷運轉了,他們還是不滿意。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他們發到外網的視頻,也被外國公知拿來當槍攻擊中國。


外來輸入已經變成一線城市的常態了,如果不從源頭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啥都不做的外國政府沒人指責,做了事的政府反而被人拿槍指著,不光在輿論場上非常被動,有限的醫療資源也會持續受到挑戰,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的。


所以,中國的媒體不僅應該批評,而且需要主動出擊,指名道姓地公開批評某些國家的消極措施,給他們施加輿論壓力。倒逼他們行動起來,採取積極的防疫措施,保護自己國家的人民,也是保護全人類。


援助意大利是必要的,批評做得不好的也是必要的。


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義。


具體可以怎麼做?


2


首先,英國政府自己很清楚如果施行群體免疫會遭受怎樣的口誅筆伐,所以他們目前官方是不承認的。


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於15日表示:


群體免疫不是我們的目標或者政策,這是一個科學概念,我們的政策是保護生命並打敗病毒

。”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英國官方否認實行“群體免疫”政策,就說明了一個問題,英國的防疫方案目前對民眾還是不明朗的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圖:英國NHS公開發布的防疫措施,要求“在家隔離”,但並沒有明確提及“群體免疫”)


這也解釋了我們先前心中的一個謎題:英國政府採取物競天擇的“群體免疫”,為什麼會有55%的英國國民支持?


為什麼只有英國的醫學專家,500多名科學家出來反對,大眾對此的意見竟然是支持者偏多?


要知道,英國早已老齡化,在2018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經達到18.4%(如今可能更高),按人口數量計算則在1200萬以上


這些老人家難道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嗎?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而英國為人子女的年輕人也不在乎自己的父母死活?難不成英國年輕人普遍都是帶孝子?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要知道,對70歲以上老人進行隔離,是漢考克大臣15日才講的,而且具體怎麼操作還沒有。此前英國老人就是“裸奔”,面對明擺著“歧視老人”的群體免疫,居然沒有意見嗎?


真相恐怕只有一個,就是大多數英國人民並沒有get到“群體免疫”這個點。


說到底,雖然以約翰遜為代表的英國政府說的內容很讓人失望,但是確實沒有明說是要“群體免疫”


“這是一代人的公共健康危機”


“許多人可能失去他們所愛的人”……


這話你不管怎麼細品,如果沒有第二天英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倫斯那一通群體免疫的“高論”,也未必會往這處想,只有醫療專家才會一眼看出來政府想要做什麼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我忍不住再次放出《是首相》裡面的經典臺詞: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你看,四個階段裡,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自己會放棄,而是用了各種各樣的話術偷換概念,但實際上,他們一開始就放棄了。


英國官方公開的說法是,這是一種“拖延戰術”,他們的第二階段叫“Delay”。拖延戰術跟群體免疫並不完全是一碼事,是要減緩新冠疫情進程,把疫情及死亡率拖得“正常化”。


你細想,約翰遜這話與此前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說的“可能有60%至70%德國人感染”有什麼區別嗎?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所以,國際社會迫切地需要採取必要行動,迫使英國公開或者改變他的防疫計劃,不能讓他為所欲為。


病毒大軍來了,全地球村的人都在積極抵抗,結果有一個神經病的不光不帶口罩,還時不時對著村民開一槍。


這種情況,村民們肯定不會眼看著英國把事情搞得一團糟,而是用繩子把英吉利捆起來避免豬隊友搗亂。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具體操作上,首先是發動輿論攻勢。


國內外的媒體們需要追問英國政府,要求其對民眾關心的多個疑點做出切實解釋。還宜在事前後主動要當地有影響力的媒體跟蹤報道、訪談。


你們既然說不是“群體免疫”,那麼你們的措施到底是什麼?具體細節如何?什麼時候施行?


這個操作不需要有什麼顧忌,因為這事不僅事關每一個英國老百姓的安全,而且跟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所有民眾的利益都密切相關,我們需要一個解釋無可厚非。


如就於曉華教授在《財新網》的訪談內容,或者就“英國終南山”的說法,或者就各路媒體爆料的英政府實際採取“群體免疫”的報道,展開進攻。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英國《衛報》15日報道,其獲悉的一份英國衛生部的秘密文件顯示,新冠疫情預計將在英國持續到2021年春天,可能導致790萬人住院治療,並且80%的人口預計會被感染


這就是明擺著的“群體免疫”了。


從這種點出發,不厭其煩地發起質詢,今天沒有得到有效回覆,第二天繼續。


將問詢過程及結果,主要在海外媒體上發佈,並尋找渠道在英國輿論場傳播。


目的在於讓英國民眾明確瞭解“群體免疫”的本質,引起他們對英國政府真實防疫方案的關注,形成輿論壓力,反向逼迫英政府揭示其真實方案或逼其轉向。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還可以鼓勵研究者加大對新冠病毒境外變異及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力度,把後果多嚴重翻譯給英國人民好好看看。


國內某些媒體需要拿出前一段時間在國內那種“有點研究成果就要馬上宣傳”的勁頭拿出來,到國際上去發表、宣傳,像之前什麼“對生殖能力有影響”啥的,會說你就多說點,特別牛逼的建議出書。


當然,如果英國年輕人覺得生不了孩子都無所謂,不死就行,那我們也只能徒呼奈何。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第二,將“群體免疫”命題拉上國際社會。


無論第一步能否逼使英政府最終公佈其實際採用“群體免疫”,甚至說英國最終能“改邪歸正”,都建議將“群體免疫”方案拿到國際上定性並推動國際社會為該方案施加重壓


這個問題相當關鍵,雖然像英政府這樣的自知理虧,但不得不說,在沒有國際上對“群體免疫”方案的“硬壓力”的情況下,這個方案對很多國家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只要放棄臉皮,政府穩賺不賠


簡單說就是現在大家一致和病毒大軍戰鬥呢,如果當逃兵沒有任何懲罰,當逃兵是穩賺不賠的,英國很可能會形成示範效應。


比如,最近法國的教育部長也開始被忽悠著要投降了,說法簡直跟英國人德國人一毛一樣: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如果有人要當逃兵,那就要讓他們為這一選擇付出慘重的代價


最直接的就是斷絕和英國的通航,當逃兵的國家沒有資格要求其他國家接納自己。


最近幾天,中國輿論場上關於英國做法的文章,無論正反方觀點,往往都覺得:如果對方就是“耍無賴”,我們毫無辦法,不能對對方進行隔絕。


我很詫異,為什麼不能?


美國就直接對英國和愛爾蘭實施了旅行限制,為什麼我們不可以?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我們不但可以禁止,而且應當迅速地禁止。


同時,將所謂“群體免疫”方案及其對他國的威脅,以公開途徑拉到國際社會上,讓世衛組織甚至聯合國進行揭示和討論,推動國際社會對這種“當逃兵”的做法進行定性。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圖:世衛組織明確表示:各國不能放棄)


選擇群體免疫的國家沒有理由抱屈,試想一下,如果英國內部只有倫敦和曼徹斯特實行了群體免疫,利物浦難道會允許倫敦人和曼市人入城?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第三,英國作為島國,必須的物資一定要從外界輸入。


英國馬修大臣在15日的發言中說,英國目前僅有5000臺呼吸機,而所需的數量是現有的“很多倍”,“如果你生產了一臺呼吸機,我們就會購買,買多少都不算多”。


這相當於告訴我們,英國買不著機器那可是要命的事。


那要制裁消極防疫的英國政府就很容易了,禁絕國際社會向群體免疫國家輸送相關物資,或至少對醫療物資進出口做出國別分級,群體免疫國家購買物資關稅加重,採取積極防疫的國家減免稅負


簡單來說就跟抗日戰爭中一樣,蔣委員長被壓在重慶的時候如果和日本人眉來眼去想要投降,美國人就不斷對蔣介石施壓,因為中國如果丟了,日本軍重心全部轉移到太平洋戰場上,戰爭的難度會成倍地增加。


病毒現在就好比法西斯,全世界的物資都必須優先供應戰爭前線。意大利現在的情況十分困難,中國的機器就可以賣給他們,英國就不需要了。


當逃兵的國家沒有資格要槍彈要裝甲車,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嗎?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總結一下就是,我們需要通過媒體和官方的多方面的努力,讓國際社會形成一種共識。


如果你選擇積極抗疫(不一定非要求是中國方案),你將獲得:


1、較低稅負的國際醫療救援物資的支援

2、佔據全球半壁江山的醫療物資生產第一大國的一定物資援助

3、良好的國際聲望和相關國際組織的支持


如果你選擇“群體免疫”,想要政府經濟,不要人命,搞群體免疫,把防疫壓力全丟給其他國家,那你就必須承擔:


1、國際道義壓力

2、自絕於國際社會(物理)

3、斷絕外援或以高昂的稅負代價才能獲得相關物資

4、國內輿論上隨時“露餡”的風險

5、抗疫結束後仍難以“自證清白”


通過以上操作,可以讓“逃避可恥但有用”的國家考慮一下當逃兵的巨大懲罰,也可以讓處於觀望態度的國家提供一個選擇,讓他們傾向於選擇站起來積極防疫。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對這樣的狀態感到不適應。


因為這會有一種“中國作為老大站出來帶風向”的感覺,此前這個角色中國始終沒有擔當過,大家會覺得彆扭。


但是首先,從切身利益上來說。我們都學過歷史,都知道英國綏靖納粹之後,讓全世界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結束戰爭。我們決不能這樣坐視不管,讓英國政府再綏靖一次病毒,病毒可比納粹厲害多了。


比起被動防禦,主動出擊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意大利會證明這一點。


如何阻止英國比法國更快投降?


其次,這一次對病毒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全世界國家態度並不一致,到現在還沒有建立統一戰線,戰“疫”的形勢不容樂觀。


中國作為具有戰勝病毒經驗的國家,現在的情況和珍珠港前後的美國很像,需要果斷站出來做出表率,勇敢地去承擔這個“世界領導者”的角色,帶著大家建立統一戰線,

把積極防疫的國家搞得多多的,消極逃避的國家搞得少少的,這才是全人類的取勝之道。


而且,這個人類對病毒的統一戰線,還可以有另外一個更好聽更提氣的名字,那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