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南美國家富得流油,美國一紙協議,深陷30年衰退泥沼

南美洲這個地方,一貫跟歐亞大陸和北美洲不一樣,他們似乎生活在魔幻現實主義裡。

在南美有一個流傳了很久的笑話,拿阿根廷人開涮:在阿根廷,一個人如何實現一夜暴富呢?很簡單,你只要買下一個阿根廷人,然後,按他自己認為自己的價值賣出去就可以了。

這個南美國家富得流油,美國一紙協議,深陷30年衰退泥沼

就像這個國家一樣,梅西身上充滿了悲情

富得像個阿根廷人

早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阿根廷已經是世界上富裕國家之一。阿根廷人自豪地誇自己,“一個沒有窮人的國家”。70年代初,阿根廷的貧困人口只佔總人數的8%。阿根廷曾經是全球第八大經濟體。上世紀90年代初,阿根廷還被視為新興工業國家的代表,被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樹立為現代化的榜樣。

如果穿越回90年代前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華人稱為“布宜諾”),走在布宜諾彷彿置身於巴黎,這裡也是南美洲最像歐洲的城市。布宜諾斯艾利斯曾經被評為為全球最美城市第三名。

這個南美國家富得流油,美國一紙協議,深陷30年衰退泥沼

美麗絕倫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街景

​美洲最好的土地其實是在南美而不是北美,南美比北美自然資源要豐富的多,環境要好得多。阿根廷這種國家自然資源豐富,地理條件優越,只要政治穩定不折騰,鐵定會是富得流油的國家。

這個南美國家富得流油,美國一紙協議,深陷30年衰退泥沼

一個瘋子為了一個騙子放棄了一個傻子

上世紀90年代起,美國一手策劃所謂的"華盛頓共識",提出了指導拉美經濟改革的10條政策主張。(美國的這個策劃方案是不是有點像和日本簽訂的“廣場協議”?)這10條主張,其實主要的內容就是:全面放開資本市場,放鬆外匯管制。

阿根廷開始實施"徹底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玩金融和資本,美國是這個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玩家。跟高手玩,他怎麼出老千的,您根本看不懂。電光石火的一剎那,檯面就變了。


這個南美國家富得流油,美國一紙協議,深陷30年衰退泥沼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戰績零槓五

1991年起,阿根廷政府為了表現自己“完全西化”的決心,阿根廷無條件的開放了本國市場,大規模實現私有化。為了根治通貨膨脹,決定讓他們的貨幣比索掛靠美元。還傻乎乎、硬生生地把匯率價格定在1:1。一頓操作猛如虎。套眼花繚亂的,計劃表演完之後。阿根廷的金融完全被美元操控。

阿根廷經濟本來就有問題:過度依賴出口,外向型經濟結構過於單一。本國地主精英只願意投資土地和農場,還有傳統畜牧業。阿根廷政府竟然把投資權,連鐵路等影響到國計民生的命脈產業,一股腦全部拱手相讓給外國資本。

接下來阿根廷開始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怎麼積極法?就是,到處借錢。借誰的錢?我相信你一定猜得到。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阿爾多·費雷爾算過一筆賬。1982~1985年,整個拉美向外國支付了1500億美元的利息。


這個南美國家富得流油,美國一紙協議,深陷30年衰退泥沼

巴西和阿根廷邊界的伊瓜蘇瀑布


暮然回首,阿根廷已無力訴說

美國向拉美大量輸出美元資本,一旦獲利立馬就把資金抽回來。連續引發阿根廷國內的金融動盪。

阿根廷股市幾次崩盤,數百億資金外流。這個最富裕的南美國家陷入空前的倒退。一半的人失業,2000萬人陷入貧困。所有阿根廷人痛斥美國交給他們的“新自由主義發展戰略”。

南美巴黎布宜諾斯艾利斯,有數萬的窮人流落街頭。

2019年阿根廷貨幣持續貶值。通貨膨脹率達到50%。目前的阿根廷政壇。政壇權力更迭,黨派鬥爭反覆撕咬,也很難讓阿根廷重新走出衰退的泥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