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是一种心安理得,并非炫耀之由

善是一种心安理得,并非炫耀之由

大家好,我是《社交电商副业赚钱》的讲师,欢迎大家做客天耀东方,一起探讨成长和分享人生。

晚饭过后,收拾碗筷,发现锅里还有一些剩饭,就想倒掉,脑海里忽然想起喂了二十天的一只小野猫晚上还要来“光顾”,就停止了要倒掉的动作,心里却不自然的又产生出一个疑问:这就是善吗?你在的时候,可以庇护它的饥饿,可你不在的时候,它又有谁来善待呢?在你二十天前对它没有任何怜悯的时候,它还是一样努力的生活,生存的欲望才让它更加顽强更加无所畏惧。如果这是一种善举,那么你于心不忍的行为,也许正是害了它。你看似有所谓的举动且煞有温暖的施舍,却让它的依赖在逐步放大,导致它的生存能力在减弱和退化。如果这不是一种善举,当你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事物正在无意识间的寻求一种关爱,而你却退避三舍,心里又会产生怎样的一种自责......于是,在这个选择题面前,最后还是倒掉了剩饭。如果想让它成长,就让它在现实困境中继续磨砺。就像每一个人一样,如果没有厚重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必要的坎坷,都要自己去体验。这样的人生,才可以叫作逾越。即便这一辈子碌碌无为,甘于人下,也都是咎由自取。


善是一种心安理得,并非炫耀之由

这也让我想起一种司空见惯的场景,在邂逅的很多人中很多时候习惯于把“善”挂在嘴边,更多的是言苦喻善,一味体现和代表着自己的人性光环是多么的善良和伟大,俨然是再生于世且普惠众生的活菩萨。人们大多习惯了这种咀嚼自我的方式,而对外界的认可与否,不屑一顾。太自我的善和太做作的善,以及有心无心却是伤害到人和事物的善,其实都是一种自私。


善是一种心安理得,并非炫耀之由

与自私对照,善更应该是一种心安理得,没有愧疚,没有自责,没有伤害,没有自欺欺人,更没有虚伪和做作。它应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射,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基于客观辨别之下顺从内心的召唤而自发生成的一种平常的行为,而不是因为执念于此且主观臆断的行为去刻意佐证和演饰自己的善与否,而向外界加以彰显和表明。与人为善,与社会为善,与自然为善,本来就是人类自身的自然属性,在这个层面讲,遵从内心,自然行善,而不破坏善,不伪装善,才是真正的善。


善是一种心安理得,并非炫耀之由

我们每个人也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你对他人用心良苦的好,常常自认为是一种善意和善行,但是在过程当中或者最终的结果,却往往不是按照你的意志和意愿所进行。因为每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和处事方式受认知深浅的影响,而决定了他自身的行为方式。在没有共同的认知层次水平上也就自然会出现矛盾:你认为他不理解和尊重你的善意而使他成长,他也不认为你是处于善意而帮助他进步。所以,善更应该是一种心安理得,不必过多计较,不必过分在意,更不必耿耿于怀。善意过后,自然而然,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由于自己的无知,而继续人生的跌宕,这本身就是他的宿命。你做了,问心无愧就好。


善是一种心安理得,并非炫耀之由

那么善是什么呢?在善是一种心安理得的基础上,我又粗浅的认为:

善,是一寸阳光,即便外物遮挡,也心中透亮;善,是一滴雨露,即便无足轻重,却无比清爽;善,是一种本分,即便不被理解,也要安分守己;善,是一种原则,纵有万般诱惑,却坚守自我;善,是一种能力,即便遭遇困境,亦能屈伸得当;善,是一种智慧,即便是非之中,依然洒脱自若;善,还是一种敬畏,即便认知浅薄,也深知和谐之道。


善是一种心安理得,并非炫耀之由

善,是一种心安理得,你只须把自己成长为一束阳光就好,去照耀,而非炫耀,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懂得了与人为善的真谛,从而不困扰,又不被世俗惊扰。



注明:

2、本文所用图片均由今日头条提供;

3、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成长和分享人生。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