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得詩書老姓名


淞雲詩話 | 博得詩書老姓名

淞 雲 詩 話

楊絮才飛柳絮至,

花容初謝餘容羞。

這裡,

既有彼岸的寧靜與喜悅,

亦有此岸的無奈與悲傷。

請聽淞雲詩話:

棧草吟風也識愁


五絕·早春夜吟


冷月愁霜鬢,

詩書老姓名。

餘寒侵永夜,

覓句等敲冰。


讀詩解文,總是習慣性的去百度作者的概況。詩人淞雲這首《五絕·早春夜吟》可看作是對他最好的註解,讓我們在詩句品讀中走近詩人。

“冷月愁霜鬢”,起句陡然一“愁”字襲來,讓讀者的心為之一顫,詩人何故愁染雙鬢?引人深思。冷月孤照,營造出冷清寂靜的意境,而這冷月也並非哪一晚獨有的景象,它描寫出詩人夜晚苦讀的情形。

“詩書老姓名”,“詩書”乃指儒家經典詩經與尚書,千百年來代表著正統的儒家文化。“老姓名”中的“老”字,不僅代表詩人的年齡,而且也蘊含著我們對詩人的認識,其詩作文風之成熟、老辣,已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

“餘寒侵永夜”,“ 餘寒”乃指早春時節,“永夜”即長夜。此詩句於清新的敘述中,描寫了詩人在餘寒侵襲的早春夜讀,勾勒出一幅清冷的早春夜吟圖,給我們留下無限遐想。


淞雲詩話 | 博得詩書老姓名


“覓句等敲冰”, 此句化用了“飲冰”之典故。“飲冰”一詞源於《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莊子此句原意乃比喻自己內心之憂慮,如何解除“內熱”?唯有“飲冰”方可。在這裡,生動的再現了詩人苦吟時內心的煎熬,這個過程,就像一點點敲碎了冰塊兒自飲一樣,其冷暖亦只有詩人自知矣。

這首詩一改詩人以往的淡雅閒情,讓我們看到了詩人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曾經感慨過上天對詩人的眷顧,賜其以天賦,賞之於才華。讀過這首詩後,我瞭解到詩人對藝術的執念和專注,內心油然而起的是對詩人的敬仰。

格律詩創作於今人來說已是極少數人的事情了,大多數人作詩緣於興致所致,隨性而為。淞雲詩則詩宗三唐,追求文人詩之風雅,重視選擇意象、創設意境,書寫現實生活,表達士人之雅興,表現了真正的文人詩氣象。

我讀淞雲詩約有一百多首,其暢遊山水的理趣,漫步田園的雅緻,其詩中所流露出的是恬淡自適、超然脫俗,即便是哀怨愁緒也有“只把痴心嗟晚風”的釋然。詩中流露出的種種風情,啟發著世人向善 ,向美。

品讀這首《五絕·早春夜吟》,感受到的不僅是詩人的苦吟,而且也讓我聯想到關於家風、家訓的思考。


淞雲詩話 | 博得詩書老姓名


中國是最為看重門第出身的國家,回想歷代國學大儒,他們大都出自名門望族。知識可以通過苦學而獲得,而一個人的內在涵養與氣度則需要長期地薰染,一個家族若能延續百年興盛,子孫後代人才輩出,卓爾不群,自然是有良好的家風作為傳承的。

老百姓誇讚一個大家庭時會說:這戶人家很有聲望。聲望是世人對知書達理家庭的尊敬和對文化的信仰,聲望也是這種家庭的氣場。從這樣的家庭走出來的人,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就是個人氣場,他們總能於不經意中感召著他人,感召著一個時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格魅力。有句描寫詩人淞雲的話令我記憶深刻:其人豁達平和,如高空中的朗月般照人。此言說的就是這種氣場、這種魅力。

西方有句諺語“三代養不出一個紳士”,培養出一個紳士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我們必須明白這個道理。當我漫步於英國街頭,不管相識與否,當目光相遇時,那自然流露出的微笑,讓我感受到紳士就是歷經二百餘年沉澱的文明。中國是文明古國,傳播傳統文化是一種責任。每個家庭應從自己這一代做起,引導後人誦讀詩書,涵養心智,知理明理。成長一個人,改變一個家庭,成就一個民族。這是否也是詩人致力於經學研究,提倡詩學的願景呢?


淞雲詩話 | 博得詩書老姓名


淞雲詩話 | 博得詩書老姓名


作者小簡

淞雲 詩人,詞人,擅長經學,書畫,文字學。其人豁達平和,如高空的朗月般照人。


詩話作者 霞光, 中學高級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