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的無可奈何

這場新冠病毒,讓多少普通百姓無可奈何

普通百姓的無可奈何

短短兩個月,對於一年來說只有六分之一,對於一生來說,也許無關痛癢。但偏偏這兩個月,讓多少人,度日如年。

​多少人痛苦的發現,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多少人想工作卻即將或者已經失業。

多少中小企業、個體戶、創業者,從“春節放假通知”到“開業延期通知”,最後直接“門面出租或轉讓”。

多少人瞬間“三空”:微信空、支付寶空、銀行卡空;多少人絞盡腦汁,不知如何應對“三貸”:房貸,車貸,信用貸。

這場新冠病毒,讓多少普通百姓誠惶誠恐

普通百姓的無可奈何

誠惶誠恐煎熬了兩個月,境外輸入的人,你就這樣不打招呼、不期而至的來了。

多少人憤怒是因為我要復工,我要掙錢,因為錢,可以帶來安全感;多少人焦慮是因為作為一個成年人,需要承擔肩上的責任與壓力;多少人麻木,是因為太多的不確定性和殘酷。

這場新冠病毒,讓多少普通百姓不知所措

普通百姓的無可奈何

面對當下生存成本高,一斤豬肉近40元,一斤白菜好幾塊,學生讀書雖說是9年制義務教育,但名目繁多的各種費用也並非一個小數目,加上一大批校外培訓機構天天叫囂:別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來參加培訓吧。多少家長們經不起鋪天蓋地的宣傳與引誘,儘管培訓費用不低,也咬緊牙關,省吃儉用送孩子培訓。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經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著委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