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醫院為何取消了“門診注射輸液”這項方便百姓快捷有效的治療?

走向無極


門診取消輸液也只是大醫院(三甲),主要目的是分流病人,讓病人去社區醫院或者=甲以下醫院去治療!(輸液)!輸液時間長,佔用醫務人員的時間又長,又需要隨時觀察病人!但是技術上又沒多大難度!所以乾脆把這項工作交給下級醫院去做!


你是我的世界很開心


門診由於方便,輸液效果好、見效快,以前受到不少老百姓的青睞,成為看病治療的首選方式。但是,輸液中含有不溶性微粒,進入血液後,會隨血液傳送至全身,有可能堵塞毛細血管,還可導致患者產生耐藥性,最終無藥可用。

有數據顯示,每個中國人1年裡掛8個吊瓶,遠高於國際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全面停止輸液政策實行,可以控制居高不下的輸液量,避免抗生素的濫用,減少輸液過程中的過敏反應。取消門診輸液 正是出於用藥安全的考慮。

同時門診停止輸液與目前國家大力推動的分級診療政策相輔相成推動實施的。斬斷濫用輸液的經濟利益 改革迫在眉睫 , 讓健康回歸健康,醫療迴歸醫療。


泌尿男科醫生羅松濤


第一,疾病治療原則是不吃藥能自愈的儘量不吃藥,吃藥能好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靜點。由於一些醫療機構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過度用藥,超規格用藥,導致很多的治病微生物產生了耐藥性,導致所謂超級細菌出現的風險增加。而藥物研究永遠跟不上治病微生物的發現和變異,抗生素的濫用已經逐漸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大量耐藥微生物出現最終將導致人類無藥可用,早在十年前,國家就要求抗生素要從基礎藥物用起,分級用藥。由於醫療機構追求利益,民眾沒有正確的醫療意識,以為疾病好的越快越有利,加重了抗生素濫用現象。已經到了不規範不行的地步,這幾年一直在探討門診以下醫療機構禁止輸液的制度規定,但我所知目前並未全面開展。

第二,越級應用抗生素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給群眾帶來醫術高超假象,給行醫單位帶來巨大經濟利益,影響了遵章守紀正規醫療機構的發展,擾亂了醫療市場的健康發展,給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帶來巨大潛在危害。經濟利益致使這種行為屢禁不止,難以規範。

第三,你所說的應該是門診規格以下的醫療機構將取消靜脈輸液的權限,由於門診以下醫療機構一般開展診療科目單子,衛生專業人員技能不全面,應急搶救設備不多,導致出現很多因過敏,輸液反應造成的人員死亡和傷害事件,給群眾造成就醫風險。

在一些發達國家很早就實行了類似分級診療的分級用藥管理制度,我國盡幾年也正在逐步實行,相信隨著醫療市場的結構逐步合理,功能逐步完善,這一管理方式會完全落地實行。


相逢一笑666


病人覺得輸液方便快捷了,但潛在的風險和毒性卻選擇性的忽視,出了醫療風險好像都歸結於醫生,但是輸液越多,即使身體沒有出現不適的反應,各種藥物和輸液含有的微顆粒對身體造成的長期不良影響,是絕對不可忽略的問題,取消門診輸液是為了大眾更長遠的身體健康著想而做出的選擇


靈蘭青主


門診輸液太危險了(至於原因,枕頭厚的書,自己翻吧),雖然方便,卻不可取,在病房住院輸液,24小時有醫生護士監護,有問題也可以得到及時處理,這對醫患雙方都是一種負責。




就是個醫生


這項措施主要還是從患者生命安全方面考慮的:

熱源反應:急性熱源反應,有輸液I0一20分即可出現。嚴重者寒戰、發冷、面目青紫、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甚至休克。一般在醫院發生,好搶救;而慢性發作,有時2小時後,輸完液回家了,出事了,無法搶救,誰之責?

所以醫院方便群眾,首先要以病人安全出發。


內科醫生樹韜


現在抗疫期間取消了急診輸液是為了安全,防止潛伏患者留下汙染源。過了這段時間還是要恢復的。有些病輸液絕對是救人的,比如脫水,休克,嘔血,胃腸炎嘔吐腹瀉,高顱壓嘔吐,持續癲癇,有些細菌性炎症。西醫輸液還是救了一大批病人的,得肯定它的優點。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都不能過分。要全面評價之!


誰活著誰就能看見


門診輸液能看見的是治好了肝把胃傷了,治好了感冒把肺傷了,治好了肺把腎給傷了,象這樣的副作用在很長一段時間才會表現出來。門診輸液就是一個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戰術。全球醫療界已形成共識,是一個不能推廣濫用的技術。



首先是人滿為患,其次是為了病人,現在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輸液才能治百病,你說不用,他直接拿刀砍人,所以出臺不住院不輸液,給醫生個藉口推辭,也減輕了門診醫護的負擔,在正規國有醫院不是都醫生都願給輸液的,可是醫生不厭其煩,惹不起啊


阿新9989


減少輸液,大部分可以吃藥的。減少抗生素使用。還有個是輸液,特別是抗生素,有些有遲發過敏反應,門診皮試好的,輸液也好的,回家出現過敏反應,住院輸液安全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