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315祭出三記立案調查 嚴打信披違規成“重頭戲”


證監會315祭出三記立案調查 嚴打信披違規成“重頭戲”

《金證研》滬深資本組 映蔚/研究員 洪力/編審

雖然今年央視315晚會延期,但消費者權利保護永遠不只315一天!

回顧今年“3·15”消費者權益日,資本市場也來了一場“打假”行動。山東泰和水處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和科技”)、雅本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本化學”)、江蘇秀強玻璃工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秀強股份”)均因涉嫌誤導性陳述信披違規,相繼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給了“假面”上市公司當頭一棒。這也預示著,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問題備受關注。

一、打擊信披違規系“重頭戲”,違規成本提高

2019年以來,資本市場迎來不少新變化,從科創板落地、新證券法頒佈、再融資新規出臺等,資本市場或迎來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

而每年的“315”,維護消費者權益呼聲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在資本市場也掀起一股“打假”風。證監會在今年“315”期間,對三家上市公司發出立案調查通知書,由此可見,監管層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作出了更為嚴謹、規範的要求,對信披不規範、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查處力度明顯加大。

新證券法已於3月1日正式實施。

而新證券法新設信息披露專章,進一步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包括擴大信息披露義務人的範圍;完善信息披露的內容;強調應當充分披露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所必需的信息;規範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自願披露行為等。

且結合近期交易所的監管問詢情況來看,對於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的發聲,監管層越來越重視。從三份立案調查公告來開,不少上市公司“蹭熱點”而涉嫌信披違規的現象頻出,且監管層的關注,更加說明了一點:打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系維護市場秩序的“重頭戲”。

與此同時,信息披露違規的成本提高不少。根據新證券法的規定,對於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從事虛假陳述行為,或者隱瞞相關事項導致虛假陳述的,規定最高可處以一千萬元罰款;而對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從原來最高可處以六十萬元罰款,提高至一千萬元等。

另一方面,每年的“315”,不僅牽動著消費者的神經,對於股民來說,也是“打假”的好時機,除了直接關係到維護其自身的投資利益,還關係到股民與市場的信任機制。

目前來說,股票市場的索賠程序仍欠缺便捷性,投資者如何在上市公司遭遇黑天鵝事件或退市時,以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賠償,這點市場機制與股民的反應或存在滯後性。除此之外,股民的索賠前置條件,往往因為設置條件繁瑣影響到期索賠的最終效率。

需要關注的是,對於國內股民的保護,除了從賠償機制、索賠前置條件設置、增強退市力度等方面著手,提高股民的維權意識也不容忽視。具體言之,當手持股票遭遇重大事件衝擊,在集體訴訟市場的不斷完善的情況下,股民需要及時開展相應的維權行動,維護切身利益。

作為股票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股民們的權益需要得到實質性的保護,而建立及不斷完善資本市場的信任機制顯得尤其重要。

二、上市公司涉嫌誤導性陳述信披違規,證監會重拳出擊“去偽存真”

“315”期間,針對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亂象叢生”的情況,證監會祭出三記立案調查通知書,“亮劍”資本市場。

據新證券法新增信息披露與投資者保護專章定,“除依法需要披露的信息之外,信息披露義務人可以自願披露與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但不得與依法披露的信息相沖突,不得誤導投資者。”

據泰和科技3月15日發佈的公告,泰和科技因涉嫌誤導性陳述等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據瞭解,泰和科技此前曾因為有關“苯扎氯銨和次氯酸鈉以及擬生產的過氧乙酸等產品可用於新冠病毒防疫消毒”的披露不夠客觀、完整等問題,收到深交所的通報批評。

據雅本化學3月16日發佈的公告,雅本化學因涉嫌誤導性陳述等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據瞭解,雅本化學此前在互動易平臺上表示,“公司子公司樸頤化學是阿扎那韋(Atazanavir)以及達魯那韋(Darunavir)關鍵中間體的主要供應商,其中達魯那韋主要生產手性藥物中間體,達魯那韋即達蘆那韋。”而此前,曾有媒體報道,阿比朵爾與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由此,雅本化學被深交所提出“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的問詢。

也就是說,雅本化學“蹭熱點”式的信息披露,存在誤導性陳述的傾向。

據秀強股份3月16日發佈的公告,秀強股份因涉嫌誤導性陳述等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需要指出的是,據瞭解,秀強股份曾在互動易答覆投資者時表示,其為特斯拉充電樁用玻璃產品的國內唯一供應商,之後股價數日“一飛沖天”。不久,深交所要求其為“國內唯一供應商”提交依據及來源。而後,秀強股份卻澄清:“公司不屬於特斯拉充電樁用玻璃產品的一級供應商;且目前尚未完成特斯拉太陽能屋頂玻璃的工程認證,能否接到特斯拉太陽能屋頂訂單尚存在不確定性”。

這劇情的翻轉令人大跌眼鏡,秀強股份這波“蹭熱點”的操作,讓其股價一時暴漲,但是涉嫌誤導性陳述的信息披露違規也是“板上釘釘”。

自3月1日新證券法實施以來,這是第一批關於信息披露違法的立案調查案件。此外,也有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問題相繼被監管。

據*ST皇臺3月16日發佈的公告,*ST皇臺3月13日收到甘肅證監局《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ST皇臺因通過虛構委託代銷存貨等形式導致其2016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甘肅證監局給予警告並罰款60萬元。

據英威騰3月17日發佈的公告,英威騰因存在對收購標的負有業績補償承諾方在工商局完成註銷未能及時進行信息披露;存在商譽減值測試時涉及的關鍵假設設定缺乏合理依據;存在存貨等部分資產減值測試不審慎,缺乏合理性;存在債務重組中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缺乏合理依據等問題,針對其信息披露不及時、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不規範的情形,深圳證監局對英威騰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反觀上述被處罰的上市公司背後,有些公司的業績表現並不樂觀,業績增長波動性大,且有些公司的毛利率也呈下滑趨勢,其可持續盈利能力顯隱憂。

據同花順iFinD數據,2016-2019年,泰和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97億元、11.18億元、12.45億元、12.45億元,2017-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24.61%、11.38%、0.04%;同期,泰和科技的淨利潤分別為0.67億元、0.99億元、1.86億元、1.72億元,2017-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47.54%、88.66%、-7.8%。且同期,泰和科技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3.9%、26.38%、32.87%、29.98%。

2015-2018年及2019年三季度,雅本化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27億元、6.62億元、12.08億元、18.06億元、11億元,2016-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5.49%、82.57%、49.5%;同期,雅本化學的淨利潤分別為0.61億元、0.16億元、0.73億元、1.61億元、0.51億元,2016-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73.53%、351.52%、119.52%。且同期,雅本化學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3.73%、28.34%、26.35%、28.52%、27.13%。

2015-2018年及2019年三季度,秀強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2億元、11.47億元、13.78億元、14.01億元、9.72億元,2016-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12.47%、20.09%、1.66%;同期,秀強股份的淨利潤分別為0.6億元、1.2億元、1.11億元、-2.33億元、1.09億元,2016-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97.76%、-7.23%、-310.21%。且同期,秀強股份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6.8%、30.18%、31.67%、29.19%、33.79%。

2015-2018年及2019年三季度,*ST皇臺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5億元、1.78億元、0.48億元、0.25億元、0.4億元,2016-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70.14%、-73.23%、-46.47%;同期,*ST皇臺的淨利潤分別為0.01億元、-1.27億元、-1.88億元、-0.95億元、-0.14億元,2016-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9,524.4%、-48.12%、49.11%。同期,*ST皇臺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58.92%、18.74%、36.07%、24.07%、68.05%。

2015-2018年及2019年三季度,英威騰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83億元、13.24億元、21.22億元、22.28億元、16.37億元,2016-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22.21%、60.3%、4.98%;同期,英威騰的淨利潤分別為1.49億元、0.68億元、2.26億元、2.24億元、-0.39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54.28%、231.81%、-0.74%。2015-2018年及2019年三季度,英威騰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42.69%、39.52%、37.79%、37.26%、36.72%。

眾所周知,隨著監管層對投資者保護措施的不斷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環節的重要性凸顯。而淨化資本市場生態,更需要各方力量來守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