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唱响生态环保大风歌

贵德:唱响生态环保大风歌

贵德县黄河湿地公园一角。

贵德:唱响生态环保大风歌

夕阳下的千姿湖。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这是一个绿色与碧波拥簇的家园。

当蜿蜒起伏的昆仑山脉拉脊山还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当高原大地还沉浸在一派春暖乍寒的风尘中时,这里已经是梨花烂漫、十里飘香。沉积了一个冬季的希望与理想豁然迸发出绿色的音符,山川青秀,碧水如镜,北国的雄奇与江南的灵秀在这里完美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波光山色间,人与自然和谐,绿染山水增辉,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这就是镶嵌在黄河之滨的璀璨明珠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

走进贵德,就好像走进了充满亲情的家园。

走进贵德,仿佛走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王国。

碧波浩淼、气势磅礴的黄河清澄见底,两岸林涛声声,古木参天。泛舟长河,看群峰倒映,临水照容,梨花堆雪,清香四溢。

2019年11月16日,在湖北省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上,贵德县委书记兰生峰从国家生态环境部领导手中接过“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奖牌。这无疑是对素有“高原小江南”、“西宁后花园”之美誉的贵德县充分肯定。

(一)

贵德,历来因黄河而光彩夺目,她向人们展示着昨天的艰辛和今日的崛起,展示着葱郁的纯朴热情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处处散发着浓浓的水之母、绿之乡的独特韵味。

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镇”(“五城同创”)为载体的贵德,着力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创造青山绿水高颜值生产生活平台。

实行“十九河一水域”河湖长管理制度,不断涵养清彻见底的水源,黄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空气优良率达到97.9%……4个乡镇、32个行政村,6 所学校所建成的生态示范乡村和绿色校园… …如今的贵德县,初步形成蓝天、碧水、丹山、净土、地绿地“大环保”格局。

近几年来,贵德在绿化上做足了文章, 书写了造福子孙万代的历史新篇章。连续30多年的绿化会战,让枯树再生新芽,让荒滩再披绿装,总量超过前30年的总和。县城绿化率达95%,森林覆盖率达14.29%,绿化覆盖率达到18.4%,县城绿地面积达679. 39公顷,绿地率达4 4.85%,公共绿地面积达259. 7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3.92平方米,构筑了为以南山绿化为“屏”,以城区道路和西久为公路沿线绿化为“网”,以公园广场、街头为绿地和公共绿地为“面”,以机关单位和住宅小区、为庭院绿化为“点”的贵德城区主体绿化体系。

早从2003年开始,贵德先后建成了麻巴流域生态林、南山绿化生态林、山坪荒山生态林和新街流域生态林。以西河林区为点线,贯通四乡四沟的人工生态林体系,既遮住了冬春季节飞扬的沙尘,又挡住了部分山洪暴雨的袭击,更难能可贵的是点缀了寸草不生的荒山荒坡,撑起了贵德打造高原绿色品牌的半壁江山。

据统计,截止目前,贵德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326.7 公顷,植树1895万株,退耕还林还草6213.3 公顷,年均以210公顷的速度递补增,年均完成投资844.14万元,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达9333公顷,从而使该县森林覆盖率达14.29%,比10年前增长11个百分点,河阴、河东、河西三个乡镇森林覆盖率达到28.7%,比10年前增长了12个百分点,为“清清黄河”注入了新的生命动力,原使其真正成为青海高原“小江南” 。

也正是由于有了绿色不朽的激情,贵德县逐步形成“一线、两带、三区、四园、六点、八景”的生态旅游格局,有了闻名高原的“古八景”和“新八景”等美景,交相辉映,使蓝天碧水、梨花青川浓缩成青海高原独一无二的绿洲和梨都,被确定为省级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了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二)

只有托得起艰辛和喜悦的手,才能托得起今天的追求和明天的辉煌。

徜徉于贵德街头,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生态文化气息。条条大道柳梢国槐相拥,街道两旁现代的、古老的和江南徽式的建筑错落有致,一步一景。两株巨大的生存了近400年的古柳,见证着这个绿色城镇的成长,闪烁着绿色的生命之光,凸显出高原小江南的迷人景色。

这里有西至拉西瓦电站,东至李家峡口1522公顷的黄河清国家级森林湿地公园,有占地达6817.8公顷的以人工林为天然屏障的河滨公园,1028公顷的江拉原始森林和1524.9公顷的东山原始森林,它们与黄河碧波溶为一体。有面积达8115.6公顷的都秀、官庄、甘家、多拉四大天然松柏林区,这些绿色植被为贵德黄河两岸和沟壑纵横的山区形成了一道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山不在高,有水则灵。水也是造福贵德县成为青藏高原小江南的源泉。

据了解,贵德县每年从南北沟壑荒坡直接流入黄河的雨量约3.56万立方米,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在633万吨以上,基于此,贵德县积极树立“林草绿县、生态固本、黄河长清”的发展理念,围绕保护黄河两岸生态资源高唱大风歌。

同时,实施沿黄群峦“山顶退牧种草戴帽子,山腰退耕植树系带子,山谷兴修堤坝穿鞋子”项目工程。达到“水不下山,土不出坡,泥不外流,保持黄河一尘不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拉开了关注生态,善待环境, “黄河与我同行”的大幕。历时四年,投资2000万元,修筑了长达20.3公里的黄河北岸大堤,形成长虹卧波、银河飞瀑的风姿、令人叹为观之。

大片芦苇荡和千姿湖成为涵养生态植被的温床,一道道人工林拔地而起,一株株幼苗在干枯的砂砾滩上顽强成长,把浑浊不堪的泥沙洪水挡在深谷大峡中,让其成为孕育生态植被、迸发绿色生机的温床……

如今,黄河两岸尽显郁郁葱葱的生态品质,实现了临水而居,禽木而栖,蕴含绿的质朴,彰显树的灵秀的目标,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脉动,与这方水土相生相伴。

(三)

千年文脉,百年扶木。

贵德县培植城市绿色家园是集聚一个城市的“形”,而清清黄河则锻造的是这座城市的“神”,形神兼备,鼓劲提神,着力塑造千姿百态的绿色形象是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动力。

为把贵德建成山水林木环抱,绿树鲜花掩映的高原独一无二的生态园林城市,营造“天蓝、水清、川绿、花香”最宜人居的绿色家园,贵德县不断掀起创建园林城市的活动,拆违建绿,破墙透绿,沿墙挂绿,扩地增绿,荒滩披绿,荒山造绿,依法管绿,让贵德的天更蓝,水更清。 “绿色”正在以线的秀美,点的铺衬,块的凝重,编织着这座城市的美丽。

清晨,当人们漫步其间,河边挺拔的杨树、娜娥多姿的垂柳倒映水中,微风佛动,摇曳生姿;路边一片片芦苇荡,轻歌曼舞,一派江南风光;一方方茂密幽深的树林,为游人营造出城市森林的宁静和大气,从高高耸立的南海殿上饱览茵茵绿海的洒脱和黄河粼粼碧波,聆听黄河涛声,感受生态和谐的贵德大地。

傍晚,当华灯初放,只见广场上人头攒动,快乐的锅庄舞在夕阳的余辉中彼此起伏,古色古香的长廓和亭阁绿树下,人们尽情释放着青春的活力,老的少的在朦朦胧胧绿色轮廓下,享受着清爽和悠然的畅快,心旷神怡。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这就是贵德,在深厚的积淀中迸发万民绿化的激情,在和谐中更具迷人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