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東鄉:搬出窮山窩日子變紅火


【新春走基層】東鄉:搬出窮山窩日子變紅火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一項民生工程,更是山區群眾向貧困宣戰的一次偉大創舉。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東鄉縣始終堅持高位謀劃,凝聚全縣之力,紮實推進“十三五”建設任務,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征程中,奏響了“搬出窮山窩日子變紅火”的新樂章。

對於東鄉縣的貧困群眾來說,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標。為了讓貧困戶過上好日子,“十三五”以來,該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推進“五個一批”、實現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的重要舉措,搶抓政策機遇,壓實主體責任,全力推進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去年6月20日召開的全省易地扶貧搬遷衝刺清零會後,東鄉縣全縣上下從如期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的高度,更加深化對易地扶貧搬遷緊迫性、艱鉅性的認識,州縣鄉村四級聯動,蹲點包抓促進度,全程跟進保質量,完善配套提服務,多元產業穩增收,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進度滯後的局面得到了徹底扭轉。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間5255戶28023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全面建成並分配到戶,實現全部入住。同時整合各類資源,完善搬遷點配套設施並建設完成扶貧車間,解決搬遷群眾的就業、行路、上學等一系列問題,徹底讓困難群眾遠離貧困,過上幸福新生活。

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經過不懈努力,如今,在縣城新區、達板園區一幢幢新樓房拔地而起,山鄉展新顏。家住龍泉鎮周楊村的搬遷戶楊阿西也說:“我家搬進新房大概有半年多了,水、電、暖等一應俱全,在這裡我們住得很舒服,非常感謝黨和政府對山區老百姓的關心和支持。”“我們搬進樓房已經有幾天了,在這裡,孩子們上學也特別方便,共產黨的政策對老百姓就是好呀!”柳樹鄉柳樹村搬遷群眾馬真也有同感,高興地這樣說道。

要想讓搬遷群眾脫貧致富,產業扶貧是重點。圍繞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的目標,逐戶走訪搬遷群眾家庭,精準掌握家庭勞動力及就業情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採取開發就業市場、技能培訓、科學養殖、扶貧車間、勞務輸轉、光伏扶貧、公益性崗位開發、生態補償、土地流轉、注資分紅、政策兜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實現穩定增收。同時,全面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牛羊圈舍建設進度,積極對接搬遷群眾意願和市場用工需求,落實產業獎補政策,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保證搬遷對象每戶至少1人有穩定增收的一技之長,真正實現了“易地扶貧搬遷一批、脫貧一批”的目標。

同時,該縣建成了總投資 6.2 億元、總裝機容量 101.32 兆瓦的35座“十三五”光伏扶貧項目,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村140個,貧困戶20594戶。眼下,一路走來,東鄉扶產業建基地,扶貧車間比比皆是,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從農民變工人,掙錢顧家兩不誤。

告別故土、走出大山。易地扶貧搬遷給了他們重生的新機會,因為搬遷,生活環境美好了,生活質量提高了;更重要的是,他們見得多了,眼界開闊了,精氣神也充足了。很多貧困戶藉助這一契機,搬出大山住樓房,從貧困戶變成了“居民”;而今,一系列的扶持措施讓他們嚐到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滋味。易地扶貧搬遷,讓更多的貧困群眾“搬”出了幸福新生活,樂了心頭、美了村頭、富了人頭;易地扶貧搬遷讓搬遷群眾“易”出了新天地、過上了新生活,一張張笑臉綻放在幸福生活裡。

通訊員:胡發偉 白曉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