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別前,再為你跳支舞

臨別前,再為你跳支舞

三月十七日,即將踏上歸途的巴哈古麗和隊友。本報記者 王斯敏攝/光明圖片

【一線抗疫群英譜】

“看那姑娘多美麗,優美舞姿惹人愛;小夥姑娘舞起來,把這舞蹈跳起來……”3月17日清晨,伴著明快喜慶的《黑走馬》歌曲,巴哈古麗·托勒恆又一次跳起了她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中跳過的舞蹈。一個多月前,因為這支新疆舞,她一不留神成了“網紅”,也成了患者們喜愛的新疆“大白”。

脫下防護服、摘掉護目鏡,我們終於看清了她的樣子。武漢的陽光下,這位哈薩克族姑娘舒展著身姿,明媚的眼神滿含笑意,訴說著眷戀與不捨。

下午4點半,她就要和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101位隊友一起,飛回朝思暮想的家鄉了。

接到撤離武漢的通知是在前一天晚上。離開新疆已近一個半月的她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興。坐在向駐地飛馳的大巴上,趁著夜色掩護,一向活潑健談的她悄悄抹起了眼淚。

“我捨不得我的患者們。如果下次還能來,我最想見見他們,想看見他們摘掉口罩的樣子。”巴哈古麗說,笑容中淚花閃動。

2月12日,她第一次在方艙中起舞,就是為了鼓勵剛進方艙、情緒低落的患者。“看著他們的樣子很心疼。我是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宣傳委員,能做什麼呢?不如為他們跳支舞吧。我就拿著話筒做自我介紹,還對他們說:我們是大老遠從新疆跑到這裡來的,我們不害怕,大家也不要害怕,首先不要自己把自己嚇倒了!我們來聽音樂,來跳舞!”

之所以選擇《黑走馬》,是為了傳遞祝福:“黑走馬的步子多矯健呀,而且,‘馬到成功’,我就希望大家都這樣,健健康康的。”

一曲終了,巴哈古麗發現,患者們都圍過來了,“跳得比我還歡實”。後來,她又幾次進艙,和患者們一起跳舞、談心,還和隊友們一起,把醫院為醫療隊準備的葡萄、大棗、核桃全都搬去給患者們吃。

看到患者們一天比一天振作,她的心情也越來越好。醫療隊和患者們建立了微信群,不進艙的時候,她就在群裡和大家聊天,介紹新疆風物,唱《可愛的一朵玫瑰花》,和很多患者結下了深厚友誼。

有一位女患者常常找她談心,後來康復出院進隔離點觀察,沒有換洗衣服,就在朋友圈裡“求助”。巴哈古麗看到了,扭頭找出自己帶來的兩套新衣服、一套睡衣,還有女孩子喜歡的薰衣草香囊,給她送了過去:這麼點事你都不找我,還是朋友呢!

患者收到東西后,開心得立即換上睡衣拍照,還手寫了兩頁紙的感謝信給她,精心畫上了海綿寶寶和派大星:“我把最喜歡的漫畫形象送給你,因為它們有令人羨慕的友誼,代表我和你,代表武漢和新疆。”

“我特別喜歡武漢人,他們都那麼直爽,能交心,和我們新疆人很像。而且,他們對我們太好了,好得你都沒有理由不好好幹。”巴哈古麗說。“好到啥程度?這麼說吧——從志願者,到大巴司機、酒店服務員,再到更多不認識的人,幾乎從沒跟我們說過一個‘不’字!我就覺得,處處是感動,天天都被愛包圍著。”

新疆姑娘把這樣的人,這樣的城裝進了心裡。

巴哈古麗說,父親年輕時在武漢當過兵,很支持自己來馳援。媽媽雖然疼女兒,但是接到她的問詢電話時,回答得乾脆利落:“去吧!該去。你還是黨員呢,這時候不去什麼時候去。”爸爸在旁邊很嚴肅地補了一句:“去了以後好好幹,不要給我掉鏈子。”

當天就要出發。等她趕回家,爸媽已經幫她收拾好了行李,炒了兩盤菜給她送行。她匆匆扒拉了兩口,就出發了。“兩個老黨員這麼勇敢,我還怕啥?我也有12年黨齡呢!”

在醫療隊,巴哈古麗和每個隊友一樣,常常從清晨忙碌到深夜,顧不上吃飯是常事。但她喜歡這樣的日子,因為自己正陪伴著這座城市慢慢好起來。

從2月中旬到3月8日,武漢客廳方艙裡的病人們一批批出艙,每次告別,都交織著喜悅與不捨。3月2日,患者陳先生出艙時,一再邀請她們再來武漢:“我也一定會去新疆旅遊的!都說新疆的瓜果很甜,你們這些熱情體貼的白衣天使,比瓜果更甜。”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巴哈古麗都覺得“心裡更甜”。“其實我們真正的新疆人就是這樣子的。我們願意家鄉好,國家好,願意幫過我們的兄弟姊妹們都好。武漢和很多省市一樣,都長年累月給了新疆無私的幫助,我們怎麼可能不回報?更何況,武漢那麼美,那麼堅強。”

巴哈古麗說,臨別之際,除了為武漢跳支舞,還想向大武漢“喊個話”:“我想對你說:春天已經來了,勝利也不再遙遠。我們一起振作起來,一起加油!”

(本報武漢3月17日電 報道組成員:記者蔡闖、王斯敏、盧璐、張勇、安勝藍、劉坤、晉浩天、李盛明、章正、張銳、姜奕名 本報見習記者陳怡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季春紅、蔡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