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烏蘭陶勒蓋鎮:唱響人居環境整治“前進曲”

以改善農村牧區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把整治嘎查村社區環境作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抓手,積極響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號召,營造“天更藍、水更綠、地更美”的生活環境。烏蘭陶勒蓋鎮組織黨員、志願者、農牧民群眾共同參與,打響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攻堅戰,力爭徹底解決嘎查村、社區存在的環境突出問題,確保農村牧區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為全面建設吉祥烏蘭陶勒蓋打下堅實基礎。

加大農村牧區垃圾治理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新時代文明實踐】烏蘭陶勒蓋鎮:唱響人居環境整治“前進曲”

【新時代文明實踐】烏蘭陶勒蓋鎮:唱響人居環境整治“前進曲”

“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這曾經是農村牧區“髒、亂、差”的真實寫照。農村牧區垃圾如何處置成了一大難題。

烏蘭陶勒蓋鎮將農村牧區垃圾治理作為改善農村牧區環境衛生的首要任務。通過發動宣傳、健全機制、保障工作經費、明確整治標準,認真落實戶、嘎查村社區、鎮三級責任主體,確保整治一片,提升一片,規範一片,長效管理一片,從源頭上解決農村牧區“髒、亂、差”問題。截止目前,全鎮建立了50餘人的環衛清掃清運隊伍,各嘎查村社區均建有垃圾中轉站,購置垃圾桶72個,配備垃圾清理車6輛,清運垃圾500餘噸。烏蘭陶勒蓋鎮還通過環境衛生整治評比活動,設立“紅黑兩榜”,曬出正反典型。以“紅榜”聚集正能量,對環境整治效果明顯、群眾滿意度高、工作積極性較強的農牧戶進行表彰;以“黑榜”鞭策反面典型,對行動遲緩、環境整治效果差、群眾不滿意的農牧戶進行曝光。

“整治後的環境,讓我們生活的更加舒適了,亂倒亂扔的現象不見了,農牧民群眾的責任心也更強了,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了,現在的嘎查村已是舊貌換新顏。”躍進村黨支部書記王佔祥笑著說。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 小空間折射大文明

【新時代文明實踐】烏蘭陶勒蓋鎮:唱響人居環境整治“前進曲”

“看!我們現在也和城裡人一樣,能用上水衝式廁所了!”指著改造一新的公共衛生間,烏蘭陶勒蓋鎮前進村黨支部書記高海寬高興地說。家住烏蘭陶勒蓋鎮巴音高勒嘎查的牧民烏雲圖,院子外的旱廁早已不見了蹤影,改造後的衛生間乾淨整潔,熱水器、抽水馬桶、毛巾架、洗手池等一應俱全。每每談起“廁所革命”,烏蘭陶勒蓋鎮許多農牧民都是滿滿的幸福感。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推進“廁所革命”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在具體工作中,烏蘭陶勒蓋鎮始終把戶廁改造作為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工作,堅持及早謀劃、及早部署、及早實施,科學制定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時間節點,配齊配強施工力量,細化明確驗收標準,確保戶廁改造工程順利實施、圓滿完工,下大力氣補齊這塊影響農牧民群眾生活品質的民生短板。同時,建立“廁所革命”獎補機制,按每戶4500元標準進行獎補,激勵引導更多農牧戶主動參與到戶廁改造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廁所革命”宣傳工作,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入戶走訪、懸掛標語等方式,廣泛宣傳廁所改造對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牧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意義,充分激發農牧民參與支持改廁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讓農牧民群眾享受到“廁所革命”帶來的便利、福利與紅利。

“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小廁所連著大民生,關係著大文明。烏蘭陶勒蓋鎮將以“廁所革命”為突破口,從小處著眼,從實處入手,用“積跬步至千里”的實幹精神,用“積小流成江海”的紮實舉措,用“積小勝為大勝”的務實作風,全力以赴補齊民生短板,堅定不移將這場“民生革命”進行到底。

構建生態宜居環境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新時代文明實踐】烏蘭陶勒蓋鎮:唱響人居環境整治“前進曲”

【新時代文明實踐】烏蘭陶勒蓋鎮:唱響人居環境整治“前進曲”

【新時代文明實踐】烏蘭陶勒蓋鎮:唱響人居環境整治“前進曲”

【新時代文明實踐】烏蘭陶勒蓋鎮:唱響人居環境整治“前進曲”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美麗的鄉村風景,是農村牧區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

為了讓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烏蘭陶勒蓋鎮圍繞生態建設,以增綠增效為突破口,整體推動農村牧區綠化,大手筆勾勒了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美麗畫卷。2019年烏蘭陶勒蓋鎮共完成

義務造林5000餘畝;堅持“路建到哪裡,樹栽到哪裡”的工作思路,及時跟進鄉村道路建設。同時,根據道路紅線寬度,在道路紅線外兩側控制5至15米的綠化用地,努力建設“林蔭鄉間小路”。結合農村牧區綠化、淨化提升行動,對原有鄉村道路綠化帶進行了密植和補植更換,淘汰不適宜的綠化品種,沿綠化帶栽植了旱柳、樟子松,提升綠化效果;“河長制”工作啟動以來,烏蘭陶勒蓋鎮開展河湖摸底調查和“一河一策”編制,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取得了良好開局。目前,烏蘭陶勒蓋鎮已全面建立“河長制”體系,實現了河流全覆蓋,通過開展汙染源摸排、河湖治理等各項行動,全力推動“河長制”向“河長治”轉變。

現如今,烏蘭陶勒蓋鎮全面開展以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河道、清理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影響農村牧區人居環境不良習慣的“三清一改”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清潔行動。通過整治清潔行動,共清理河道垃圾、廢棄秸稈、農膜及露天堆放廢棄物30餘噸。努力營造了整潔有序、生態宜居的農村牧區環境,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文丨高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