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裡(三)】春日自得閒中趣 且趁東風放紙鳶

3月16日,平頂山市湛河兩岸柳色青青,和風吹拂,一派春日盛景。一些市民戴著口罩走出家門,來到河堤上放風箏,盡享疫情退散後的春日好時光,天空高飛的風箏也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春天裡(三)】春日自得閒中趣 且趁東風放紙鳶

3月17日上午,在鷹城廣場,老人和孩子一起放風箏。


數他的風箏飛得最高


“媽媽,你快看,這隻風箏飛得可真高啊!”3月16日下午4點多,在西苑小區北邊的湛河南側河堤上,一位老者的風箏高飛空中,讓跟隨母親路過此處的一個小男孩很興奮。


“放得好,還能飛得更高,你會不會啊?”看到小男孩感興趣,老者笑著問。老者對小男孩的母親說,可以先買個小風箏放著玩兒,然後慢慢再放大風箏。旁邊還有幾位年長者也在放風箏,與年輕人或孩子奔跑著放風箏不一樣的是,這些老人放風箏顯得很安靜,或站或坐,悠然自得。其中,王姓老者放的是雄鷹風箏,他說,退休後就慢慢喜歡上了放風箏,“放風箏有益身心,還能時刻提醒自己保持童心,挺好的。”王老伯笑言現在老年人成了放風箏的主力軍。


在這幾位放風箏的人中,年齡最大的是張守臣,今年已76歲,他是當天下午把風箏放得最高的人。


“這會兒風不是太大,風箏飛得有200米高。”張守臣坐在一個自帶的馬紮上,手握風箏線輪,仰頭看著高空中幾乎靜止不動的風箏說,如果風力再大點,能放300多米高。


風箏在空中飛得很穩,張守臣騰出左手指著他的風箏線輪說,線全長500米,風箏放得最高時線輪上只剩下一小半。


他放的風箏在高空中高得已看不出圖案,他說他放的是一隻蝴蝶風箏,而他隨身帶的還有笑臉風箏、老鷹風箏,“只放一隻有點單調,多拿幾隻輪換著放。”


張守臣說,他十幾年前就退休了。這幾年他一直堅持每天放兩個小時風箏,幾年下來,頸椎病已經不治自愈了,“現在我身體很好,可以說是放風箏帶來的效果”。


放飛好心情


3月16日下午,住在市畜牧局家屬院的楊志強老人來到河堤上準備放風箏。他手裡拿的是一隻老鷹風箏,因為風力太小,他幾次試放都沒有把風箏放起來。


“放風箏沒風不行,風太大也不行。”楊志強說,他放風箏至今已十年了,除了在離家不遠的河堤上放之外,他平時還到河濱廣場、鷹城廣場去放風箏,“家裡風箏有二三十隻,最大的一隻風箏有二三十米長,是個龍形風箏”。


楊志強今年70歲,他說退休前一直在魯山縣下湯鎮教學,十年前退休後來到市區居住。


“放風箏沒有多大技巧,很好學。”楊志強說,他老家在下湯鎮農村,小時候在家時曾用紙嘗試著做風箏,但紙做的風箏從沒放起來過。來市區後看到不少老年人放風箏,就跟著玩了玩,“沒想到一玩就上了癮了,把小時候的夢想實現了”。


楊志強說,他在學校一直教語文,他隨口背出那首有關放風箏的古詩: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他說,以前都是小孩子放風箏玩,沒想到現在像他這樣的放風箏的老人大有人在。


“放風箏的好處可真不少,既愉悅身心,又鍛鍊身體。”他說,以前患有糖尿病得打針,放風箏這十年來,身體一直很好,慢慢地就不用打針了。


“放風箏需要隨時對空中的風箏與風力作出判斷,對手中的線作出調整,當你全神貫注放風箏時,啥煩惱、不舒服都不會去想了,大腦也得到了休息。”對於放風箏的好處,他侃侃而談。


楊志強說,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一個多月沒出來,“可把人著急壞了”。這些天能出外活動,他天天出來放風箏,“十年來養成的習慣,一天不放風箏都會著急,就像少點啥似的。放風箏不僅僅是放風箏,放的是好心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