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也有“茶聖”?這兩個女人當之無愧

| 虎爸老徐

一百多年前,英國作家托馬斯·德·昆西曾經熱情地讚美茶是“有魔力的水”。英國人對茶的喜愛較之中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天的下午茶時光,英國人都會放下手頭的工作聚在一起,邊享用紅茶和茶點邊聊聊流行的時尚、明星的緋聞、關於皇室的小道消息、自己喜愛的球隊,等等。


西方也有“茶聖”?這兩個女人當之無愧

即使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躲在防空洞中的英國人也要想盡一切辦法在下午四時喝上一杯紅茶。永遠叼著菸斗的丘吉爾首相要求,皇家海軍的每一艘軍艦都要保證足夠的茶水供應。有一個統計數據很有趣:二戰期間,英國政府在1942年採購的茶葉重量超過了炮彈、“炸彈和別的爆炸物”,僅次於子彈。

1944年6月13日,一個英國裝甲中隊正在法國參戰,戰士們因為停下來在外面煮茶喝而遭遇德軍的突擊,被徹底打垮——英國人為了喝茶真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吸取了這個慘痛教訓,二戰後,英國人在所有的坦克中都配上了煮茶器,讓英國士兵們無須走出坦克去煮茶。

沒有一株茶樹的英國是怎樣成為茶葉王國並創造出了經典的“英式下午茶” 文化的呢?這與兩個女人息息相關,一個是對英國人進行了“茶葉啟蒙”葡萄牙公主凱瑟琳,一個是發明了英式下午茶的安娜夫人。

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於1486年(明成化二十二年)發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517年,葡萄牙人越過好望角跨越印度洋來到了中國,並於1557年正式租借了澳門。葡萄牙人與有“海上馬車伕”之稱的荷蘭人最先接觸到中國的茶葉,並將其帶到了歐洲。

1662年,葡萄牙國王約翰四世的女兒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她帶來的嫁妝很多,除了珍寶外還有殖民地孟買和一箱來自中國的茶葉。凱瑟琳王后對英國人進行了“茶葉啟蒙”。

凱瑟琳在婚禮上飲茶的高貴儀態讓一時傾倒眾生。參加婚禮的法國王后對這聞所未聞的神秘飲品十分好奇,於是派她的侍衛晚間悄悄潛入王宮打探。侍衛盜取了一點茶,不料被人發現,引發了轟動一時的“王室茶葉盜竊案”。


西方也有“茶聖”?這兩個女人當之無愧

婚後,凱瑟琳經常在皇宮中舉行茶會,邀請貴族參加,並隆重介紹來自東方的神奇茶葉。人們稱凱瑟琳為“飲茶王后”,把她當做一個大明星來追。當時英國著名詩人愛德蒙·沃勒曾為凱瑟琳寫下生日賀詩:

“最英明的王后,最神奇的植物。那個勇敢的國家,陽光沐浴著的美麗之地,它給予我們的豐厚恩賜,我們以一顆感恩的心報以謳歌。”

英國宮廷中本來流行的是淡啤酒和葡萄酒,但在凱瑟琳王后的影響下,人們漸漸愛上了茶。這種風氣先是在貴族中變成時尚,後來慢慢蔓延到民間。人們願意掏大價錢購買茶,一般家庭會將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用於茶葉消費。

雖然凱瑟琳王后為英國開創了飲茶之風,影響深遠,可是她一生沒有生育,54歲時被送回了葡萄牙。孤獨的晚年,能給她一絲慰藉的也許只有一杯來自遙遠東方的茶了。

英國後來打敗了荷蘭的無敵艦隊,壟斷了亞歐之間的茶葉貿易,以廈門為集散地進行茶葉貿易。

到了19世紀上半葉,英國貴族們一般只吃早晚兩頓正餐,到了下午四五點鐘往往感覺飢餓難耐。英國第七世貝德福公爵的夫人安娜·瑪麗亞有腸胃病,無法忍受漫長而飢餓的下午,她要求僕人在下午晚些時候端一壺茶外加黃油麵包和蛋糕到她的房間。後來她還經常邀請一些貴婦朋友一起享用茶點。

這種最初純粹為解決兩正餐之間肚子問題的午後茶休,逐漸成為了一種全民參與的時尚,逐漸創造出了經典的英國“下午茶文化”。


西方也有“茶聖”?這兩個女人當之無愧


英國人和歐洲人都把“悅己”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還有什麼是比在漫無目的談話中度過輕鬆愜意的下午茶時光更好的“悅己”方式嗎?因此他們都要感謝這兩位教會他們飲茶的女人。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陸羽把茶推廣給更多的人,因此得到了“茶聖”的美名;凱瑟琳王后與安娜·瑪麗亞公爵夫人教會了英國人乃至全歐洲的人享受茶,從這個角度來看,稱這兩位女人為“西方茶聖”也未嘗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