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找到適合的管理諮詢公司或自由顧問?

怎麼找到適合的管理諮詢公司或自由顧問?

2020年起始,新冠肺炎的爆發就讓人措不及防,這次疫情給中國乃至世界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但疫情終將過去,一切都將回到正常的軌道上。回顧近幾年經濟、科技的發展,我們會發現未來的10年非常值得我們期待、展望。人工智能(AI)、區塊鏈、5G等前沿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尤其是5G通信,即將迎來一輪新的爆發,給市場帶來許多新的機遇。

鳳凰磐涅,災難只會使我們更加的強大。縱使疫情來勢洶洶,但我們依舊不能停下我們的腳步,隨著疫情在國內帶來的影響逐漸消退,很多復工的企業都開始制定或變更企業未來一年乃至十年的發展規劃,其中進行企業架構重塑、業務調整、數字化轉型等變革升級的不在少數,這個時候,尋找外部力量(諮詢)的介入是大部分企業都會做出的選擇。


對於經常有諮詢業務的企業來說,找諮詢公司或諮詢顧問已是輕車熟路,但是有很多企業從來沒有接觸過諮詢這個行業,如何正確的引入諮詢業務就成為了這些企業即將面臨的難題。

想在企業轉型的時候引入諮詢服務就必須先了解諮詢的業務類型是哪些。

諮詢是指在某些領域內十分出色的專家幫助企業、組織或個人進行業務分析、問題診斷並提出解決方案的一種顧問服務,由於受眾多、涉及的專業範圍廣,不同的諮詢公司和諮詢顧問們所具備的專業能力也會有差異,目前諮詢行業市場上面對企業進行服務的諮詢公司按業務劃分主要有以下三大類型:

​戰略型

企業進行戰略諮詢服務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企業長期性、持續性、根本性的問題。這一類的諮詢需要從宏觀層面去看待問題,對企業進行全局分析,從企業內部架構與外部宏觀環境的分析研究來判斷企業戰略的合理性,提出改善建議並進行指導實施。

怎麼找到適合的管理諮詢公司或自由顧問?


戰略諮詢的定位相對其它諮詢服務來說會比較高端一些,尤其是純戰略諮詢公司,這一類的諮詢公司往往都處於行業最頂端。像人力資源戰略、產品研發戰略、業務轉型戰略、品牌戰略等都屬於戰略諮詢業務範圍,其主要的代表有麥肯錫諮詢公司、波士頓諮詢集團等頂尖諮詢公司。

綜合型

綜合型,顧名思義,就是業務範圍廣、服務對象呈現多樣性的諮詢公司。這一類的諮詢公司主要有兩個特徵,一個是廣泛性,從它的業務領域及服務範圍上看,它是全面性的,不管是從宏觀層次還是到某個專業領域,多少都會觸碰到。另一個特徵就是研究性,綜合型的諮詢公司經常會自己對某些熱門話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研究,併發行相應的研究報告。像外部經營環境諮詢、經營戰略諮詢、審計諮詢、產品競爭能力諮詢,以及未來發展趨勢諮詢等都是它們的服務範圍。

這一類的公司較為出名的公司主要有四大會計事務所——普華永道(PWC)、畢馬威(KPMG)、德勤(DTT)、安永(EY)等。

​技術專家型

技術/專家型諮詢公司相比傳統的管理諮詢公司,更加的講究落地性,其諮詢服務範圍的專業性強。一般是針對某一專業領域中的具體問題進行的諮詢活動。企業與這一類諮詢公司接觸最多的業務莫屬於IT系統實施。

做IT實施諮詢的公司通常是以豐富的技術儲備以及實施經驗,為委託方提供解決複雜技術問題的系統方案,例如IBM諮詢公司,就是利用其領先於世界的IT技術研發水平,找到業務與IT的交合點並切入,從而成為了技術諮詢領域的行業巨人。

怎麼找到適合的管理諮詢公司或自由顧問?

不止IBM,科爾尼、羅蘭貝格等諮詢公司在技術專業領域上也是處於領先水準。

除了這三大類型外,不同行業乃至同行業下的不同業務領域都需要有相應的諮詢顧問來提供解決方案,例如供應鏈領域中的供應鏈流程設計、供應鏈IT系統實施,人力資源領域中的人才戰略諮詢與人力薪酬諮詢。這些業務雖然屬於同一個領域,但是在工作性質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因此,企業在尋求諮詢服務的時候,需要匹配到符合業務類型的諮詢顧問。

值得一說的是,很多中小型企業在尋找諮詢顧問時,往往會認為或希望諮詢顧問是全能人才,經常會有企業要求做人才戰略的顧問將人力薪酬一起完成,做管理諮詢的顧問將運營落地一起完成的情況發生。會發生這種情況來源於企業管理者在引入諮詢服務的時候,沒有了解清楚他需要諮詢的業務範圍,這個業務範圍需要有哪些專業領域上顧問來完成。能在多個專業領域有所成就的只是少數。所以企業找諮詢公司或諮詢顧問的時候,要找對公司、找對人。

在這裡,小麥給想要這些企業兩個小建議:

1.找諮詢公司:在諮詢項目開始前確定好業務範圍以及項目達成效果。並不是每一個諮詢項目都會以落地作為最終交付,傳統的管理諮詢公司有隻出方案不問落地的習慣。因此企業要清楚是否能接受這種交付形式,如果接受不了,就要去找落地性較強、以結果為導向的諮詢公司,大部分本土諮詢公司的諮詢業務都是可落地的。

另外頂尖的諮詢公司的諮詢費用會非常的高,國內的諮詢公司由於起步比較晚,為了爭奪市場,性價比相對來說會高一些。

2.找諮詢顧問:現在國內諮詢行業裡脫離諮詢公司成為自由諮詢顧問的人員越來越多,他們大多數是成為領域專家的角色來為企業出謀劃策。比起諮詢公司,企業找自由顧問的成本更低,因此,如果只需要在某一個細分領域上引入諮詢服務的話,找自由顧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隨著國內諮詢行業的發展,相信以後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獨立的諮詢顧問。目前,國內已經有專門為自由顧問與企業提供對接的平臺,企業只需要在這些平臺上發佈項目需求,平臺就能幫助企業找到對應項目的自由顧問。項目對接平臺化是諮詢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