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 Jack:用海嘯時期的經驗來應對這波風暴 鎖定大跌後的機會

文/鳳凰網港股特約香港財經大V Option Jack

有了科網泡沫,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的經驗,這次在應對這波疫情帶來的金融風暴,在策略節奏應對上,對我來說並不困難。

面對跌市初期,最好的策略就是long put(買入沽權),沒有其他了。其實筆者之前在本專欄也詳細寫過,跌市的策略就是:買入沽權(long put)。而能否有大倍數利潤則要看你有多堅持、分注、勇氣、耐性及策略,買入沽權(long put)還剩下多少能注放到最後。

其實,這靠的並非精明或計算,而是以前的慘痛經驗加上期權知識,而在心態上,要永遠維持自己是無知的、對未來的不確定、不炒底、不貪小反彈、分散風險、分日開倉、分注平倉、分注進、分段出,才能在這波急跌中獲勝,雖然自己仍然不覺的是完美。

因為我明白一波段的跌勢結束,通常會出現一次終極,而跌市的終極一定是在驚嚇、恐懼加意外的跌幅的情況,再加上超高的引伸波幅(IV),一些指數價外沽權(put)的引伸波幅(IV)更高達85%。

很多人在入市期權賣出(short)若能熬至到期結算日都是獲利的,但過程中卻是倍數虧損。例如月初指數在26000之上時,3月20000沽權(put)只有10點,而3月16日晚上,期指跌至21800時20000沽權(put)最高成交為856點,10點變856點,交易員不祈求會賺到這麼大的倍數,但起碼也要不讓自己輸大倍數,這就是知識加經驗。

所以我經常說,期權交易是玩過程不是到期。每一次終極,都是恐懼絕望與淚水所堆砌出來的。

目前已相當於金融海嘯的高引伸波幅(IV)時期,買入(long)已經很不適當,無論看升看跌,應該先用賣出(short)來玩波幅,當然仍然要分注分段,之後再看環球股市情況如何?

其實在我第一本著作《盤房爆炒30年》當中,有不少篇幅是描述歐債危機,金融海嘯及科網泡沫時期的交易經驗,有看過此書並經歷這次風暴的讀者,才會看得懂,才會感同身受。

所有技術分析指標、大成交、什麼理論、畫線等皆是廢話,靠的是勇氣及腎上腺素來支撐自己走下去。

在金融海嘯時,跌幅與波幅大到連自己按電腦鍵盤下單時的雙手都在震抖,因為明白自己的一時決策,按下確認後,可能是一次清結或反敗為勝……持倉面對未知的明天才是恐懼的極致。

我不想再面對海嘯時的壓力,所以這次我的持倉策略,讓我仍然可以保持每脕十二點半前睡覺,隔天起床再打開手機看美股結果:有驚嚇,也有驚喜。

10年難得的好機會

超高的引伸波幅也給我一個機會,3月16日開始已改作賣出沽權(short put)交易,並不完全是別人恐懼時我貪婪,而是極端高的引伸波幅總有回跌時,預期未來引伸波幅會漸漸回落,而沽權(put)的引伸波幅(IV)比對買權(call)高出一倍以上。

換句話說,即使指數維持在兩萬二到兩萬四水平上落震盪,仍然可以用時間值及引伸波幅的回落來獲利,是10年難得的一次好機會。

【作者簡介】Option Jack:

國際市場資深全職交易員,32年市場實務期貨期權交易經驗。

前投資機構交易員、前投資機構資深分析顧問。

前理財週刊期權專欄主筆、經濟一週期權專欄作者。

在多個著名財經媒體包括Now財經臺、新城財經臺、策略王直播嘉賓。

有暢銷著作:《盤房爆炒30年》及《哪有一天不交易》

免責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鳳凰網港股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鳳凰網港股不承擔由此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