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清代時期的珍稀金幣賞析 精美無比

第一件、【大清金幣】【介紹】在清末外國銀元大批湧入中國前,中國幣制仍未脫離“秤量貨幣”範疇,但在形式上已形成“元寶”制。基本形制為圓形錢,大概在清嘉慶年間銀幣才仿造出新式銀元,至此中國的貨幣脫離秤量貨幣體系,具有現代形式。圖中金幣為光緒丁未年金幣,正背兩面分別鑄銘文及圖案。正面鑄有雙線外郭,內圈有聯珠紋。頂邊鑄右讀楷體“光緒丁未年造”六字,底邊右讀為“庫平一兩”。珠圈內部直讀楷體“大清金幣”字樣。幣背鑄有正面五爪金蟠龍一條,祥瑞雲朵圍繞周圍,外部兩條,外側為細線條,內側有一聯珠紋圈。大清金幣的造型已接近新式錢幣,但是幣面上的銘鑄仍說明沒有完全脫離“秤量貨幣”體系。大清金幣由於背面圖案為一蟠龍,故俗稱“龍洋”。因鑄行量較小,又屬貴金屬幣,愈顯珍罕,市場價格居高不下,並仍具升值潛力,是收藏者難覓佳品。



第三、【光緒元寶戶部庫平一兩金幣】


第四、【奉天省造癸卯庫平一兩金幣】


第五、【 北洋光緒元寶庫平一兩金幣】


第六、【民國十五年山東龍鳳金幣貳拾圓】

十種清代時期的珍稀金幣賞析 精美無比

第七、【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金幣】

十種清代時期的珍稀金幣賞析 精美無比

【介紹】清光緒十四年(1988年),廣東首次購進由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的全套造幣機械,並聘請外籍技師,開爐鑄壓機制錢。光緒十五年(1889年)由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制模,廣東錢局試製首版機制龍洋—七錢三分銀元,並有輔幣四種。此幣正面中心為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據悉漢字為光緒十二年底時任廣東巡撫、著名金石家、書畫家吳大澂所書。幣文的寶字從“尒”,即將“珤”(讀音同寶)的筆畫寫作“珎”(讀音同珍),吳大澂將“珍、寶”合體為一,不愧是精於金石書法的大家。銀幣背面中間為蟠龍,上為“廣東省造”,下為面值“庫平七錢三分”,和日後我國各省所鑄龍詳圖樣正面全為中文、英文在龍圖這面正好相反,故錢幣學家稱之為“*番版”。

第八、【庚戍春季雲南造宣統一兩金幣】

十種清代時期的珍稀金幣賞析 精美無比

【介紹】庚戍春季雲南造宣統一兩,清宣統二年(1910年)雲南省鑄造。該幣在幣面加列“春季”兩字,為中國鑄幣所絕無僅有,頗為稀奇而聲名顯赫。據《雲南貨幣簡史》闡述:宣統二年四月淸廷頒佈《幣制則例》,明確鑄幣權統歸中央。而云南在陳述反對而允請無望的情況下,加刻了“庚戍春季”而繼續鼓鑄,其用意在於強調該幣鑄於《幣制則例》之前而非以後。

第九、【雙龍壽字幣庫平一兩金幣】

十種清代時期的珍稀金幣賞析 精美無比

【介紹】雙龍壽字幣庫平一兩,張炯伯在《廣東省造銀幣》中寫道:惟本品因未紀年,殊難遽斷,然觀其圖案,諧作福壽,環繞雙龍,幕無英文,意含頌祝,大異常制。由此以推,成為紀念幣之一種,專鑄以祝慈禧太后六旬萬壽者也。清末王述生所著《述庵秘錄》的記載,此幣系光緒二十年(1894年)廣東巡撫剛毅為祝慈禧太后六十壽辰而鑄造的祝壽幣。此幣在中國近代官鑄機制幣中的獨特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珍罕性和極高的收藏價值是泉界一致公認的。

第十、【光緒元寶京局製造庚子年金幣】

十種清代時期的珍稀金幣賞析 精美無比

【介紹】庚子年(1900 年)在北京製造的金幣,正面有“庚子”、“京局製造”,中間珠圈內有光緒元寶之中文與滿文,背面龍紋,英文字Peking ,下面以英文記述銀兩數目,干支庚子年是在西曆1900年1月31日到西曆1901年2月18日為止,這時候正是義和團庚子之亂與八國聯軍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