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屬於我們的“8050”

時光步履,總是匆匆。

對於我們這些70、80後“大叔”來說,留在腦海中的兒時記憶,會是些什麼呢?

是跳動的鐵皮青蛙玩具?是牆上掛的明星海報?是校門口買的棒棒糖?是上課時偷看的漫畫書?還是.....
或許,每個人的回答都不同。

然而,在記憶中,卻一定忘不了第三、第四套人民幣,我們曾用它買過玩具、交過學費、包過壓歲錢,是大家成長歲月的見證。
在眾多第四套幣種中,80年版50元,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種,許多泉友家中都或多或少有8050的身影。今天,我就來講講它的故事:
1980版50元人民幣(簡稱8050),發行於1987年,呈黃綠色,手工雕刻,凹版印刷。正面為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頭像,線條流暢,栩栩如生;背面是著名的黃河壺口瀑布,氣勢磅礴。該紙幣美觀大方,藝術性強,其精美程度,不亞於一件藝術品,故被業界稱為醉人的"黃金紙"(圖1)。


致:屬於我們的“8050”

(圖1)


由於它數量少,發行時間又短,故8050一直受廣大藏友的追逐。

01.

75後泉友阿湯是位“古錢痴”,記得96年,他剛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資,裡面有張嶄新的8050紙幣(圖2),他卻並不在意,一心只想買古錢幣。春秋戰國“一化”和三國劉備“直百五銖”,是他心儀已久的古泉。

致:屬於我們的“8050”

(圖2)

這次發了工資,他便迫不及待用那張50元,買下這兩枚古錢。
誰知世事難料,二十多年時過境遷,如今的好品8050,價格已高達數千元,而他當年買的普品一化和直百五銖,由於種種原因,卻價格較低,仍在100元左右徘徊。

“早知道,不買它倆了,留下我的8050!”對此,阿剛至今後悔不已。

02.

藏友小許一直想買8050,某天逛地攤時,驚喜地發現一批8050,品相好,價格也低。他認為這是難得機遇,便當機立斷,全部買下。

一到家,他欣賞著這些低價入手的8050,不禁樂開了花。

週末,他去見藏友,拿出自己這些寶貝,得瑟地說:“嗨,看我的新收穫!”
泉友們一看,臉色有些奇怪。

“你們怎麼了?羨慕嫉妒恨了吧?”小許問。

“嗯,說實話,你這些8050,看著怪怪的。”


致:屬於我們的“8050”

(圖3)

“而且,它們的顏色和背面1980字樣,也都不對呢。懷疑是用9050(圖3)改制的,你要慎重噢。””泉友們嘀咕著。

“什麼!”小許如夢初醒。

結果,經過鑑定,這些8050,果然是用90版50元人民幣改制而成的。
俗話說:“只會買錯,不會賣錯”,小許自以為撿了漏,其實卻吃了大虧。


“天上不掉餡餅,玩泉千萬小心”,如今,他算是醒悟了。

03.

80後青年吳哥,雖不收藏錢幣,但直覺告訴他,8050將大有升值潛力。

大約2003年時,他就想收集幾張8050,但又不願去市場掏錢買。於是,回家翻箱倒櫃,好不容易找出一張,可惜已破舊不堪,收藏價值大打折扣,不免有些失落。
恰巧,不久單位發獎金了(那時還發現金),吳哥打開信封一看,裡面有一些嶄新的第四版50元,他急忙一看背面,赫然印著“1980”字樣,整整有十多張,竟然都是連號(圖4)。


致:屬於我們的“8050”

(圖4)

吳哥暗自慶幸,回家後,將它們小心翼翼放入紙幣冊,保存起來。
當年的小舉動,如今的大豐收。

如今,這些總面值數百元的全新連號8050,身價早已今非昔比。
前些天,在某市舉行的拍賣會上,吳哥的10餘張8050,以數萬元高價順利成交,可謂是一筆收益頗豐的人生投資。
轉眼數十年逝去,如今的我們,已人到中年,正如人生在不斷成長和充盈一樣,流逝的光陰,也終究賦予了8050可觀的價值。作為當今紙幣市場炙手可熱的收藏品種,它已一躍成為當之無愧的“第四套幣王”。
迷人的8050,她承載著無數人的青春與熱血,歡笑與淚水。無論對她執著追尋;還是和她擦身而過;我們腦海中對她的那些美好記憶,都將陪伴一生,永不褪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