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黨旗紅|北大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的心裡話

新華網北京3月17日電(記者李由 陳杰)近日,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的34名“90後”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了在抗疫一線搶救生命的情況,表達了繼續發揮黨員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的決心。3月16日,他們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當天,記者視頻連線採訪了其中5位“90後”黨員,請他們講述抗疫心聲。

“我們可以擔起更多的責任”

1990年出生的吳超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外科的醫生。2月7日,吳超隨第三批北大援鄂醫療隊來到武漢,初次進入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隔離病房讓他記憶深刻。“隔離病房裡的大風扇一直往外吹氣,噪音很大,我們必須用非常大的聲音說話,對方才能聽得到。很多老年患者只會說方言,我們聽不懂,為了安撫他們焦慮的情緒,用紙筆寫字交流,給他們看家屬發來的加油視頻,讓他們能安心。”

吳超認為,通過這次疫情的檢驗,“90後”證明了他們不是“嬌滴滴”的一代,可以擔起更多責任,為國家分憂解難。

“如果不來的話,肯定會後悔一輩子”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醫生金漢的孩子剛出生兩個月,他就到了武漢。他說:“聽到武漢急缺醫護人員的消息,我覺得如果不來的話,一定會後悔一輩子。對於家裡我很愧疚,孩子那麼小隻有媽媽一個人帶,但我相信以後孩子知道他父親作為一名醫生,曾經支援過這樣一次戰疫,一定會很驕傲。”

在一次值夜班的過程中,為了搶救一名危重病人的生命,金漢也遇到過驚險時刻。“當時一個危重患者突然摘下無創呼吸機面罩,對著我們劇烈咳嗽,能感覺到很多飛沫沾在面罩上,空氣裡也都是,看到病人氧飽和度一直往下掉,沒有時間考慮太多,立刻採取措施救治。事後回憶搶救過程還是覺得有些後怕的,不過好在消毒得當,沒有出現問題。”

金漢告訴記者,也許以前他們還會當自己是一個孩子,但是經過這次的疫情,他認為“90後”已經成為了能夠主動承擔責任的人。

“我會主動站出來,利用專業特長去幫助一些患者”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救治中心醫生劉中砥在武漢度過了30歲的生日,他笑稱自己是最老的“90後”。

劉中砥告訴記者,在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90後”主要扮演的是執行的角色。遇到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具體問題時,他會主動請纓去處理,為團隊分擔工作。

“當患者順利出院,回憶起入院時他們那種焦慮的狀態,經過治療慢慢康復,到最後展露笑容,讓我印象深刻。”劉中砥說。

“17年前我們被保護,現在該我們站出來了”

28歲的郭新月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鏡中心的護士,他告訴記者,第一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進隔離病房時,身體產生了強烈的不適感,出現憋氣、頭暈、噁心等症狀,當時同組的隊員都勸他退出去,但看著病房裡那麼多等著救治的危重病人,他堅持留了下來,坐下休息半小時後,感覺症狀減輕許多,他堅持把第一班的任務完成了。

郭新月說:“17年前的非典,當時我們‘90後’都還是孩子,我們的前輩們保護了我們,今天大家都已經長大了,應該用我們的行動去保護大家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站出來,武漢人民怎麼辦?作為‘90後’黨員,我還是醫護人員,就應該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到一線去幫助武漢人民,一起來戰勝病毒。”

“能在戰疫一線火線入黨,我一定不辜負這份信任”

“接到通知時我還在出發熱門診,我第一時間報了名。來武漢之後,因為我是感染科的大夫,所以會利用自己專業,積極參與多學科的診療。”北大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醫生錢建丹說。

錢建丹坦言,剛進入汙染區的時候,思想上還是有一定壓力的。此外,每個班8個小時,加上路上的時間要12個小時,長時間不吃不喝身體上也面臨著挑戰。但伴隨著病人病情好轉,她感覺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看到病人在康復後表達感謝時真誠的表情,她說:“那一刻就感覺真的一切都值了,病人能夠康復,我特別有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