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五週歲孩子,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和大人頂嘴怎麼辦?

挪威的院子992


你家孩子的言行正說明這一點,對此你不必恐慌,孩子頂嘴無非兩點:權利的爭奪和能力的展現,權利的爭奪沒什麼好說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你無法完全讓他按照你所想的方式行事,在這方面上應該注意引導;能力的展現指的是小孩子覺得頂嘴是機敏的表現。

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可能只是在電視裡看了某個小品就學會了“你老了我就不管你”,但他本身並沒有太強的是非觀,但你能說他真因為你不給他倒水他長大了就不盡贍養義務嗎?贍養義務這些概念在孩子的大腦裡是沒有的,以後慢慢潛移默化的教育他尊老愛幼孩子的這些觀念自然會慢慢形成,急不得,孩子不是一天兩天長大的。

多誇誇你家孩子,也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知道父母權利的邊界,即有些界限你不能踩,可以曉之以理,但沒有任何迴旋餘地,值得慶幸的是你家孩子的言語反應出他的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並不差,有條件多給孩子買點他感興趣的書讀,記住是他可能會感興趣的書,具體哪本,他這個年齡還不是由作為父母的你們來選,這樣也完成了知識和觀念的輸入,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賽先生的實驗室


首先,孩子這個年齡段,應該是第一次發育期。能吃會玩,有了自己的思想,會獨立思考問題,有時的確語出驚人,說出的話和做出的事有時像個小大人,有時又覺得好笑。其實這些都是好事,說明他在成長,長大。現在都說青春期判逆,這個應該也存在第一次發育期。如果小孩太乖,太聽話,我覺得才是你應該苦惱的。

其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每個家庭環境,父母言傳身教都不一樣,所以才有各式各樣的人。做為父母,教給孩子的一定要是正能量的,正確的人生觀和社會觀,包括孩子身邊的其它人。對孩子做的對的一定要表揚,做錯的地方堅決批評,適當的做一些懲罰。(比如暫時不和他說話,不和他玩了,)晾一晾他,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總之,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老話說,該嬌的嬌,該敲的敲。自己不好好教育,等到社會再來教育他的時候,那付出的代價就大了。


武當東峰


孩子是家長的照妖鏡。小孩子一些不好的習慣都是身邊最有影響力的人影響的,也許是你平時太愛指責他,遇事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處理問題,忽略了他的感受,讓他誤認為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就好,不需要聽別人的意見。我有個五歲半的女兒,和兩歲整的兒子,在沒有兒子之前,我從來沒有對女兒發脾氣,她遇到什麼問題,我都是耐心的引導,她的性格開朗,從不發脾氣,遇到事情也不急躁,也知道講道理。兒子出生後,因為沒有婆婆,我自己帶倆孩子有點力不從心,性格大變,我漸漸發現,我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都會被女兒完美的演繹出來,也影響了她的性格,我正在努力改變自己,通過女兒的表現,來檢查自己的改變。


shiyan1110


我家的孩子今年五歲半,也是一樣,她不僅是頂嘴,而且還有一大堆道理,講的還有理有據的。有時把我和媳婦弄得不知所錯。所以父母在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被孩子當成了反面教材!

首先我談一下孩子為什麼頂嘴,因為現在5歲的小孩已經有了自己思想,但是他們還分不清是非曲直,總以為自己做的是對的,所以當父母去糾正他的時候,它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它會感覺你不疼他了,不愛他了,慢慢的心裡就產生了隔閡。

根據我自己家寶貝的情況我有兩點建議:第一是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平時給孩子定的要求、規矩,自己要首先做到;在潛移默化中去影響她、感染她!

第二就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賞罰分明,表現好的時候該獎勵,獎勵。做錯的時候,也要狠下心來批評、教育。不能聽之任之,過分溺愛,養成養尊處優的壞習慣!



想飛的男孩


家裡小孩兒也一樣五歲多,一定要教育,不能讓他養成壞習慣。小孩為了達到目的確實會威脅家人,要教育他:我可以為你做你現在不能做的,是因為我愛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獨立的表現,說明寶寶長大了,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做為家庭成員的責任,大人有責任,孩子也有責任。如果實在有必要可以對他兇一點,改正後不要忘了鼓勵他,抱抱他。

我家弟弟疫情期間就負責全家的消毒工作,做了個小小消毒員,哈哈哈哈,他自己覺得有責任感,還可開心了。


六個小六子


題主,這是個問題,我家孩子也是這樣,第一階段叛逆期吧,我每次都是和他單獨談談,看看他想幹什麼,什麼想法,瞭解後在和他說原因,說結果,孩子的世界,咱們要多理解,不要動怒,這樣對孩子身心健康會帶來影響。可能一次說不通,咱們就分幾次和他說,不要激起矛盾!耐心一些!


三界如水


孩子長到五歲的時候,剛剛進入一個幼兒階段的叛逆期,開始淘氣頂撞家長,不聽話。這是一個正常的心理期,不必過分擔憂,作為家長一定多瞭解孩子,關心孩子成長。那麼,5歲小孩頂嘴怎麼教育呢?

首先,不要發火,要耐心細緻地和孩子溝通,這是最正確的。人人希望孩子不與父母犟嘴,那時不可能的。每個孩子都有一些壞脾氣,做大人的一定了解孩子脾氣秉性,去正確引導和教育。孩子頂嘴,父母應該先找一找自己做到了好好說話沒有,如果孩子說的正確,講的有道理的話,大人要給與一定的尊重和理解。

其次,要有必要的懲戒。明明孩子錯了,還頂嘴,那就不要太遷就孩子,應該給與一定的懲罰,縱容和嬌生慣養會害了孩子的,比如那讓個孩子做一些家務,掃掃地或者罰站一會兒,若是孩子什麼都聽不進去,家長可以冷處理,讓孩子覺得無所事事,等情緒好了或心情好時,給孩子講道理更好。

再次,注意一個問題。有些孩子被父母批評時,表面行動好像接受了,但思想上並不同意,會感到委屈,根本不服。因此,父母在批評教育孩子時要冷靜、客觀,要說理和留有餘地相結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郝好的生活


孩子頂嘴在很多家庭都存在過,這其實是孩子的“心理斷乳期”,隨著接觸範圍的擴大,知識面的增加,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了,極易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對社會、對人生有著與父母不同的看法,不要父母處處管自己,於是與父母時時頂嘴,事事抬槓。據統計,愛頂嘴的孩子約佔70%,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孩子愛頂嘴,主要有以下原因:

1、想要證明自己的成長

2、受父母影響

3、試探大人底線

4、為了表達正當的見解

5、真的在胡攪蠻纏

解決辦法:1、規範行為 教育孩子要尊重他

2,區分頂嘴 鼓勵他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3,設身處地 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

4,及時表態 嚷孩子明白你的界限

5,適當懲罰 對待粗魯行為的理想方法就是馬上予以處罰。

6,退讓法則 適當讓孩子發洩

 





尚品視頻


你好,建議你認真看完我的建議,對你會有很多幫助,教育孩子要用好的教育方式!

對孩子的頂嘴,家長一不要害怕,二要教育引導,三要注意方式。這要先從家長自身做起。 1.不要輕易責備孩子。常常不講方式、場合地批評孩子,是父母的通病。有些批評十分尖銳,卻不完全正確,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漸漸引起孩子內心的憤恨、埋怨,甚至記仇。所以批評孩子前先要弄清緣由,不要亂批評;需要批評時,要注意語氣、場合和方式;批評時要循循善誘,使他心甘情願接受。而對孩子的困難和挫折,要真心幫助解決。這樣,孩子還有什麼理由與你頂嘴呢? 2.尊重其自尊心。對有問題的孩子,可以用啟發、引導的方式,不擺家長的架子。只有自尊自愛的人,才會奮發向上,成為有作為之人。再者,愛頂嘴的孩子很有見識、內涵和智謀,只要正確引導,他們會早日成才的。 3.孩子有理時可以申辯。對頂嘴的孩子,不要謾罵、不要體罰。要在家庭中發揚民主,鼓勵孩子申辯。這可使孩子感覺到無論做什麼,只有“有理”才能站穩腳跟,這對發展孩子個性極為有利。孩子有時可能會狡辯,這時你可正確引導,與孩子充分擺事實、講道理。這是一種鍛鍊,可使孩子學會從各種困境和挫折中擺脫出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接觸社會的範圍隨之擴大,同時也增長了他們的知識面,豐富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對事物也有了自己獨立的見解,極易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於是會出現與父母頂嘴的現象。這種情況家長大可不必擔心,這是孩子心智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說明他的自我意識正在得到正常的發展,但家長面臨孩子頂嘴的時候,要注意教育方式,化解之道先要從家長自身做起。 第 一,不要隨便責備孩子或用抱怨的語氣交談。常常不講方式、場合地批評孩子,是不少父母的通病。有些批評十分尖銳,卻不完全正確,傷孩子年幼的自尊心,漸漸引起了孩子內心的埋怨、憤恨,甚至記仇。所以批評孩子首先要弄清緣由,不要亂批評,場合宜單獨相處,方式是和顏悅色、和聲細語地分析,要循循善誘,使孩子心甘情願接受,不說貶低賭氣發恨的話語,對於孩子的困難和挫折,要真心同情幫助。 第 二,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對有問題的孩子,可以用啟發引導方式,不擺家長的架子,只有自尊自愛的人才會奮發向上,成為有作為的人。再者,愛頂嘴的孩子往往很有見識、內涵和智謀,只要正確引導,他們會早日成為同齡人中的成功者。 第 三,多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家長要耐心聆聽。對頂嘴的孩子不要謾罵,不要體罰,要在家庭中發揚民主,鼓勵孩子申辯,這可使孩子覺得無論做什麼,只有“有理”才可以站穩腳跟,這對發展孩子的個性發展極為有利。孩子有時會狡辯,這時你可以正確引導,與孩子充分擺事實、講道理、明利害,這是一種鍛鍊,可使孩子學會從各種困境和挫折中擺脫出來。 逆反期”的危害 “逆反期”的心理、行為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會導致青少年對人對事產生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對抗社會等病態性格,使之信念動搖、理想泯滅、意志衰退、工作消極、學習被動、生活萎靡等,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態心理轉化。 處於“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對教育者有明顯的“反控制”、“對抗”心理,即你越是要求他這樣,他偏不這樣。而這種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師、父母的惱火。而老師、父母越是惱火,對他(她)越發訓斥,就會使他(她)更加反感,直接影響到與父母、老師之間的正常關係,以至於將叛逆性格發展至極端,導致人格和行為的不健康。近年來社會上多發的青少年逆反期殺親案、出走現象、自殺事件無不說明,如果在這一特定時期疏導失當將會發生多麼慘痛的後果。 幫孩子順利度過“逆反期” 廣州市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蘭濱介紹說,對於“逆反期”孩子的心理加以正確引導,將使他們一生受益,但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和行為成長。對子女的這段“逆反期”應如何進行正確的幫助呢?這是每位家長都關心的問題。 多進行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人類的本能需求,在青春期,孩子其實有與父母溝通的強烈願望,所以家長要適時把握,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因為工作忙、應酬多而忽視孩子的對話需求,家長要勤於與這一特定生理時期的孩子對話。指導他們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父母的囉嗦、老師的批評,這些教誨都是善意的,是為了幫助自己健康成長。 2.當子女向你談他感興趣的話題時,要集中注意力聽,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緊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個招呼,以便子女諒解。 3.多陪孩子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如:看足球賽、欣賞 演唱會等,鼓勵其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價值,用知心朋友的態度與他們交流感受,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正確的待人接物觀念。 4.即使一開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見,也要耐心聽完,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後再以交換意見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說教而不顧子女的感受;對需要干預的事應採取適宜的形式,避免簡單粗暴導致更深的隔閡。 5.要用尊重的語氣而不是教訓的語氣說話。讓孩子變得“聽話”的良策是尊重子女,反之也會使子女尊重自己。 6.父母要正視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和對世界認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孩子想幹什麼,不要用自己的經驗去套,相信他能夠設計自己的未來。家長只需耐心地幫助他們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即可。 7.家裡的大事也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如果他的意見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見一致,就以他的意見來決策,這樣可以增加他的“參政(家政)感”和責任感,從而增加孩子對家長在其他問題上的順應性。 身教重於言傳 由於父母是子女最直接的老師,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為方式可以直接促進子女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平穩度過逆反期。 1.家長要注意加強自身修養,廣聞博見,對具有逆反心理的子女能夠採取一種更科學、更寬容的思維方式去對待,用為人父母的多重人格魅力取得孩子的信賴和尊敬。 2.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嘲笑他人,包括別人家有逆反行為的子女;不要用不公正的態度和方式處理或抗拒成人社會里遇到的問題。 3.樹立孩子的獨立人格,不要指手畫腳,許多事都可以放手讓他們獨立進行,為他們創造鍛鍊和成長的機會。 4.尊重他人,樹立平等意識,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他人隱私。更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權”,不私拆子女的信件、偷看子女的日記,選擇正確的關心和尊重孩子的方法幫助他們。 5.保持冷靜理智的處事態度,避免與子女發生衝突而做出過分的舉動。家長要理解青少年階段是容易犯錯的時期,要儘量指導孩子少犯錯誤,期望其不犯錯誤,顯然是不現實的。




情感深海


這個時候應該是小孩叛逆期,他之所以敢一直跟你們頂嘴估計是你們平時太慣著他了吧.所以他才會那麼肆無顧忌的跟你們頂嘴啊.小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啊,特別是這個期間沒教好會影響他以後的性格走向的啊.所以這個時候得好好的教育他,跟他說那些事情是好的可以做,那些事不好的行為不能做.一個家庭裡最好是有一個人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就是在給他足夠多的愛的同時,也得有一個人人時刻鎮住他,讓他害怕,這樣才能及時糾正他身上的一些壞毛病啊.不能一味地遷就他,這樣會讓他養成驕橫跋扈性格,出社會後會吃大虧的啊.所以小孩該兇他的時候還是得兇他啊,不怎麼說慈母多敗兒啊.那不是對他好愛他而是害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