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給孩子喂水?聽聽權威指南怎麼說

春季天氣乾燥,加上病毒橫行,很多人都會自然地想到:多讓孩子「喝點水」,對身體好。


給孩子喂水,可謂是中國家庭中最常見的育兒誤區了。


不僅是爺爺奶奶,有時候連爸爸媽媽也搞不清楚孩子到底多大才能喝水。


多數人都會相當然地認為,水嘛,喝了總沒什麼壞處,給孩子早點喝晚點喝無所謂。


事實真的如此嗎?


今天我們來好好說說,要不要給孩子喝水這個問題。


要不要給孩子喂水?聽聽權威指南怎麼說

6 個月以下的嬰兒

不用額外喂水


全球範圍內影響力最大的科學育兒書——《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裡,關於喝水是這樣寫的:半歲內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嬰兒通常無需補充水和果汁。


母乳是 6 個月以內寶寶最完美、最營養的食物,含水量達到 85%~90% ,只要寶寶母乳喝夠量了,就無需額外喂水。


而配方奶的含水量也有 90% 之高,如果嚴格按照配方奶的沖泡比例來沖泡,含水量絲毫不比母乳低,一樣也不用額外喂水。


要不要給孩子喂水?聽聽權威指南怎麼說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喝奶粉容易便秘「上火」,這時是需要喝水的。


事實上,喝配方奶的寶寶,大便的次數本來就比母乳要少,拉不出大便不一定是便秘、更不是上火,可能只是排便間隔比較長;


如果真的便秘了,原因也有很多:沖泡過濃、配方奶過敏或者寶寶腸胃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需要找準原因,不能指望多給喝幾口水來解決。


要不要給孩子喂水?聽聽權威指南怎麼說

給小嬰兒喂水,有健康隱患


很多家長會覺得:水又沒害處,喝點總比不喝好吧。


對於大孩子和成人來說,貌似是這個道理,但是對於胃容量超級小、腸胃功能稚嫩的嬰兒來說,喝進去多餘的水,反而會影響健康。


我們首先來看一張圖,這是不同時期嬰兒胃容量的大小。


要不要給孩子喂水?聽聽權威指南怎麼說


剛出生的寶寶的胃只有櫻桃大小,就算是滿月的寶寶,胃容量也只有雞蛋大小。


胃容量決定了娃「少吃多餐」「營養密度高」的母乳和配方奶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時候喂水,會佔據寶寶「寸土寸金」的胃容量,也會相應減少寶寶的飲奶量,久而久之很容易營養不良。


有些新手媽媽本來就奶水不足,寶寶不愛吃。這時候要是讓寶寶喝了個水飽,不餓了,對於母乳需求就會變得更少。


寶寶吸得越少母乳分泌越少,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就造成了「被斷奶」的情況,真是得不償失。


此外,小嬰兒的腎臟發育也不健全,喝水太多,會造成電解質失調,還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


要不要給孩子喂水?聽聽權威指南怎麼說

什麼時候可以喝水呢?


一般在寶寶開始接受輔食後,也就是 6 個月以上,就可以喂些水了。


美國 19 年最新發布的《幼兒期健康飲料共識指南》(Healthy Beverage Consumption in Early Childhood)中提到:

6~12 個月的在添加輔食後,可以喝一點水(每天大約 118.3~236.6 mL)。


這個時候也不要過度喂水,寶寶不想喝就不用餵了,因為奶仍然是主要的水分來源,而輔食裡含水量,也基本可以補足寶寶的需求。


要不要給孩子喂水?聽聽權威指南怎麼說


但是小寶寶並不會表達,也不會說自己渴了,真的缺水了該怎麼判斷呢?


如果發現寶寶尿色發黃(紙尿褲上尿漬明顯發黃),就表示寶寶有缺水的跡象。


要不要給孩子喂水?聽聽權威指南怎麼說


這時,對於 6 個月內的健康寶寶,適當增加餵奶,通過奶來攝入更多水分,而 6 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按需喂水。


總之,給寶寶喂水這事真的不用著急,等到 1 歲以後,就可以和大人一樣,鼓勵寶寶多喝點水了。

本文轉自丁香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