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智慧醫療惠百姓

楊玉菡 萬代紅 吳成躍

前不久,益陽市赫山區滄水鋪鎮碧雲峰村一位姓張的村民,通過益陽智慧醫療手機APP預約到益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科門診專家號。“只需一部手機,就可辦理線上預約掛號、門診繳費、報告查詢、住院押金預交等手續,現在看病真方便。”這位村民說。

2016年以來,益陽市將智慧醫療作為重要民生項目,在我省率先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健全醫療服務體系。該市以構建市級全民區域信息平臺、推進遠程診療全覆蓋、搭建互聯網醫院門戶、開展家庭醫生手機APP簽約、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深化縣域醫共體建設6個項目為依託,初步實現患者在市域內跨機構醫療信息安全共享、醫療業務協同和醫療業務監管等功能擴展。

遠程會診,專家雲上戰“疫”

“患者使用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血漿後血象較前好轉,出現抗體,今停用利巴韋林,繼續採用血漿治療法,並複查新冠病毒咽拭子。”3月3日,益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隔離病房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李某某的主治醫生唐詩卉,通過智慧醫療遠程會診平臺,與醫療救治專家組的省、市專家進行遠程會診。

益陽智慧醫療遠程會診平臺是目前全省唯一的市級區域遠程平臺。戰“疫”中,該平臺連通省級遠程平臺,以此整合省、市、縣三級醫療救治專家資源和一線醫務人員,為17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提供遠程會診、防治和醫學觀察指導、影像閱片等服務,使優良醫療技術資源得以下沉,提高了基層醫院的應對處置能力。

建“醫共體”,築牢基層壁壘

1月27日,赫山區泉交河鎮香三社區醫生徐雪飛上門摸排,發現胡某某有發熱現象,立即聯繫鎮衛生院派來專車,將其送往益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次日,胡某某被確診,不久後治癒出院。

面對突發的疫情,泉交河鎮衛生院快速響應赫山區衛健局和醫共體龍頭醫院益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疫情防控部署,為轄內13個行政村的5萬餘名鄉親築起堅固的“防疫牆”。

縣域醫共體是指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構建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實現資源共享,實現“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區、市)、康復回鄉鎮”的目標。目前,益陽已建立縣域醫共體13個。

足不出戶,醫生上門解憂

3月1日,沅江市胭脂湖街道赤塘村村民彭中堅一早起來,發現自己頭疼、噁心、流鼻涕,擔心染上新冠肺炎,便通過手機APP聯繫家庭簽約醫生彭樂豐。當天,彭樂豐上門為彭中堅做檢查,診斷為普通感冒。開具藥物後,彭樂豐與彭中堅保持線上溝通,觀察他的病情,排解他的疑慮。

2019年6月,益陽成為全省手機APP家庭醫生簽約首批試點市,目前已形成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三級聯動的醫生團隊組合簽約服務模式,採取家庭醫生集中籤約、入戶簽約與就診簽約3種方式,為簽約對象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

目前,益陽市家庭醫生手機APP簽約人數達142.5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數的32.47%。疫情防控期間,該平臺發佈防疫信息,方便居民及時掌握防疫動態,並開展在線諮詢,有效預防了聚集性感染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