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杏=僥倖?錯!那是你沒看懂作者的深意

《紅樓夢》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大多都取諧音,“嬌杏”諧音“僥倖”最沒爭議。但是,如果你只把嬌杏看做一個僥倖的普通女子,那就特錯特錯了,不僅沒看懂嬌杏,更沒看懂作者曹雪芹的曲筆深意。

一、嬌杏是作者為女子立傳的第一人

《紅樓夢》開篇即開宗明義是為不同凡俗之女子立傳,因此第一回的回目清楚寫著“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契合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的創作動機,明明白白告訴大家,我就是紀念我所認識的奇女子的。

再來看看嬌杏的故事:一個鄉紳家的小丫鬟,無意間撞見了主人的客人,覺得這客人長得還挺氣派,所以就回頭看了兩次(在古代,女人是不能隨便回頭看異性的,據說佩戴耳環最初的作用是以示警戒,回一次頭,耳環就會打一下臉),不想這客人自作多情,以為女子鍾情於他,從此念念不忘。風水輪流轉,有一天客人中了進士當了官,第二次撞見這丫鬟,就把丫鬟納為二房,沒上兩年,丫鬟生子、原配病逝,丫鬟轉正做了正室夫人。這個丫鬟便是嬌杏,很有點《金瓶梅》裡龐春梅的影子。

這個撞了大運的丫鬟不僅榮登《紅樓夢》開卷第一回,還堂堂皇皇上了回目,以“閨秀”兩字統領起全書章節,成為曹公立傳的第一人。其中緣由,怎能以“僥倖”二字所道明?


嬌杏=僥倖?錯!那是你沒看懂作者的深意

二、嬌杏的不同尋常

嬌杏是個丫鬟,但不是尋常人家的丫鬟,是甄士隱家的丫鬟。甄士隱是個什麼樣的人?書中說“這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在神仙家裡當丫鬟,肯定也被薰陶了神仙的氣質,不是一般的庸脂俗粉。嬌杏的獨特之處有三:

氣質不俗。嬌杏第一次出場是在院子裡擷花,春日風暖,花樹婆娑,擷花樹下,怡然自得。愛花的女子,用美的情懷熱愛生活,自內而外散發出了清新脫俗、美麗純真的氣質。看到窗內陌生男子後,她沒有像一般小門小戶的女子那樣驚慌失措或者舉止輕浮,一瞬間的淡定從容、一看再看、分析判斷,更表現出沉穩大方的獨特氣質

儀容不俗。賈雨村眼中的嬌杏“儀容不俗,眉目清明,雖無十分姿色,卻亦有動人之處。”用現在的話說,猛一看,長得不算漂亮,但眉毛很清秀、眼睛很亮,說不出來哪點跟別人不一樣,但就是挺吸引人。

見識不俗。嬌杏雖然是個丫鬟,卻會“看相”,她看到的賈雨村穿得破破爛爛,然“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權腮。”這幾個特點都是相書上所說的男子富貴相,嬌杏當即判斷此人定是主人常說的賈雨村,如果在她“相面”之前還對主人的說法將信將疑,見過之後她也從心裡認可了“他必非久困之人”。


嬌杏=僥倖?錯!那是你沒看懂作者的深意

三、嬌杏之心皎然如月

賈雨村看嬌杏幾次回頭看他,狂喜不盡,以為這女子對他有意思。這符合戀愛心理學,一般喜歡對方的時候都會自我暗示對方也喜歡自己,雨村當時正值落魄,更覺得這女子慧眼識人,不嫌棄自己窮途末路,是風塵中的知己。所以,自戀加暗戀,中秋佳節賦詩一首,想象著對方如何對自己戀戀不捨、皺著眉頭思念。

嬌杏是不是真的像賈雨村所想的那樣也對他一見鍾情呢?答案是一點都沒有。看看兩人初次見面以後發生的事,主人禍不單行,小姐元宵佳節被拐跑、遭遇火災家產盡敗、投奔丈人橫遭冷眼、看破紅塵毅然出家,一連串的禍事發生時,嬌杏忠心不渝陪伴主母左右,賈雨村忙著進京趕考無影無蹤。兩個人第二次碰見,已然今非昔比,嬌杏在門前買線,看見大轎抬著一個烏帽猩袍的雨村,只覺面善象是見過,卻怎麼也想不起來這人是誰,隨後也就丟過不在心上。嬌杏之心如月,想都沒想過男女情愛之事。

曹雪芹借石頭之口闡明自己的愛情觀:“至若佳人才子等書,則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終不能不涉於淫濫,以致滿紙潘安,子建,西子,文君”,嬌杏不是一個看到相貌堂堂的男人就想起終身大事的小女人,更不會讓私定終身、淫奔暗約之事在自己身上發生。嫁給賈雨村做妾,也是雨村遣人送銀、送禮、送密書,士隱丈人攛掇、夫人做主的結果。


嬌杏=僥倖?錯!那是你沒看懂作者的深意

四、嬌杏是探春的縮影

《紅樓夢》以花喻人,主角配角相互映襯。比如,芙蓉花喻林黛玉,晴雯身上有黛玉的影子,牡丹花喻薛寶釵,襲人身上有寶釵的影子,映襯和被映襯之人在性格、命運、結局上都有相似相通之處。賈探春的縮影應該就是嬌杏,因為杏花喻探春,紅樓夢裡唯一以“杏”命名的是嬌杏,探春沉穩大方心地純良,嬌杏也有一比,探春遠嫁藩王做了王妃(即妾),嬌杏剛開始也是做妾。由此可不可以大膽推測,探春遠嫁後不久就能當上王后呢?

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所準備的人,想為人上人還是得先做好人中人。

嬌杏=僥倖?錯!那是你沒看懂作者的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