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熟悉上三高速白鶴段或104國道白鶴段的人,或許會對一座很長的、橋狀的石砌建築印象深刻,因為車子都要從巨大的拱門下經過。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多年來,人們親切地稱它“天橋”,卻很少人追問這是什麼建築,幹什麼用的。

噹噹噹當!重點來了!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1.水利設施

這建築大名——紅旗渡槽,上世紀七十年代修建的輸水明渠,2011年列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從位置上說,位於白鶴鎮,西起新樓村,東至溪東村,橫跨104國道、三茅溪和上三高速公路。

從功能上講,處於裡石門水庫北乾渠中腰地段,連接三茅溪東西兩岸灌區,至今仍勤勤懇懇地在輸送水。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2.全國之最

據1997年版《天台縣水利電力志》記錄,紅旗渡槽是全國最長的多跨漿砌石拱渡槽。變截面懸鏈線漿砌石拱結構,全長797.5米,由11跨大拱和79孔小拱橋組成,設計跨度大拱每跨56.05米,計算矢高17.32米,矢跨比1:3,最大高度28米。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槽身寬5米,高3米,梯形過水斷面,過水最大流量每秒10.5立方米。

槽岸兩側各有一條寬1米的人行道和扶欄。

西邊槽頭建有閘門房,節制閘和退水閘各一座,控制過槽水量和排洩上游渠水。

槽頭兩邊各有一條2米寬的漿砌條塊石,拾級而上可以到達槽頂。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大拱拱帶和槽身分別以天台特有的蒼南綠色條石和大地林特產的淺紅色巖材砌成。中四跨鑲嵌著“天水飛渡”四個大字,用郭沫若遺墨集字製作的。紅旗渡槽規模宏大,已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水利卷》。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3.

因地制宜

當時為什麼要建設如此大規模的工程?

1975年9月15日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開幕,上級作報告時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農業現代化,而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看法獲得了各地的積極響應,紛紛開展興修水利活動。天台也積極行動,但在起步階段就遇到了難題。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渡槽原由省水電設計院設計,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可當時鋼材緊張,要想拿到足夠量極其困難。後經縣委研究,省地領導和有關部門同意,渡槽建設決定就地取材,改為懸鏈線條石拱結構,縣農林水電局李思普重新設計,地區水利局陳叔香審定。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紅旗渡槽1977年9月開工,1980年10月竣工,共投工29.32萬工,總耗資151.4萬元,比原設計節約7.6萬元。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紅旗渡槽,是台州天台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豐碑,下次經過此地,記得遙望或仰望一下這座人造奇蹟哦~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上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全國各地興修水利。於是,千軍萬馬齊上陣,開山劈嶺鑿石崖,天台的紅旗渡槽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興建起來的。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它不僅是我國最長的截面懸鏈線槳砌石拱渡槽,更是老一輩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象徵。  

1977年8月15日,紅旗渡槽工程指揮部成立,9月15日,渡槽工程開工。開工後至1978年11月中旬,來自12個公社198個大隊的750名民工,歷經一、二兩期工程施工和三次群眾性大會戰。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第一次大會戰是12座橋墩的基礎開挖、澆搗和回填。經75天苦幹,於1977年11月29日完成橋墩基礎開挖和澆築回填,修築沿山公路7.5千米,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水泥預製場和2000多平方米的工棚倉庫,提前64天完成首期施工任務。1978年1月14日,紅旗渡槽施工獲天台縣1977年度群英大會優勝紅旗獎。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第二次大會戰是奮戰汛臺期,砌築11跨大拱。其中4跨處於溪床正中,施工正值洪汛期。為搶在臺汛期前完成,指揮部突擊連續奮戰12晝夜,完成溪床正中的4跨大拱砌築任務。1978年8月,當6號大拱砌築到111皮高時,預計10號強颱風即將來臨,若不搶在臺風登陸前完成,勢必連損已合攏的5號大拱和正在砌築的7號大拱。當時離颱風登陸時間僅有3天,要把54皮每塊重43千克的拱石搬上22米高空漿砌合攏,任務十分艱鉅,參加突擊施工的幹部和民工經70多個小時奮戰,終於完成6號大拱砌築合攏。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第三次大會戰是在1978年第四季度,按計劃須完成4跨大拱、42棟直牆、18孔小拱的施工任務,為1979年第一季度砌築槽身打下基礎。在當時嚴重缺電的情況下,工地僅有的一臺40千瓦發電機全力供應工地。另一方面,通過調整勞動組合,實行定額管理,充分發揮民工的勞動積極性,每車遠道拉巖從300千克提高到800千克,使每跨大拱的立拱、砌拱、護拱時間從原來的3個月縮短到58天。並通過技術革新,自行設計製造出0.5噸小吊車和適合高空作業的0.75噸輕便小吊車,製作羅杆改為機制,提高了工效。1978年底,完成11跨大拱砌築的第二期施工任務。1979年初,投入漿砌61孔小拱和槽身施工。至6月,79孔小拱全部施工完成。1980年6月28日,渡槽試通水,10月25日工程竣工,投資152.40萬元。

台州天台縣有條叫“紅旗渡槽”的水渠!從上三高速過有注意到嗎?

2011年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旗渡槽保存良好,現仍在使用,是天台縣主要水利設施,至今仍在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