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時候,讀讀李白這三首詩

有人說:如果說孤獨是一種狀態,那麼寂寞就是一種心境。

一個人寂寞的時候,是淨化自己的心靈的時候。

賈寶玉喜聚不喜散,林黛玉喜散不喜聚。他們的心情都與寂寞有關。一群人聚在一起固然歡喜,只是人群散去時,難免感覺到寂寞來襲。可人生,最終都是自已去面對生活的喜怒哀樂,而不是一群人一起去感受生活。

獨處的時候,更能感覺到寂寞的無處不在。獨處的時候,讀李白詩,更能感受到他的寂寞與孤獨。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生於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卒於唐肅宗寶應元年(762)。除最後八年身經安史之亂外,他一生基本上是在唐代“盛世”度過的。然而,他本人一直仕途不順,空有一身抱負,卻無法施展,便將一腔熱情付諸詩歌之中,留下許多千古名篇。

寂寞的時候,讀讀李白這三首詩

《將進酒》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寂寞的時候,讀讀李白這三首詩

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再也沒有回來。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感嘆自己的白髮,年輕時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一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生存的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是能夠再得來的,人生啊,得意之處就是要縱情歡樂,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

李白懷才不遇,心情煩悶,“借題發揮”借酒消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然而他又氣勢豪邁,概嘆“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多麼的自信!

《月下獨酌》其一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寂寞的時候,讀讀李白這三首詩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的身移動。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冷落寂寞。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都用了豐富的想象。

自添傷口,自我安慰,自我修復,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邀月對影,對酒當歌,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寂寞,極度淒涼。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

寂寞的時候,讀讀李白這三首詩

李白於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毀,時間不長便棄官而去,過著飄蕩四方的遊蕩生活。十年人間辛酸,十年的生活苦悶,積聚心頭,作客他鄉,偶遇親人族叔李雲(李華),不吐不快。

詩中詩人抒發年華虛度、壯志難酬的苦悶,盛讚漢代文章、建安風骨及謝眺詩歌的豪情逸興,最後流露出消極處世的情緒。全詩如歌如訴,情感起伏漲落,韻味深長,一波三折,起落無端。雖然寂寞,卻感情色彩濃烈,情緒狂濤漫卷,筆勢天馬行空。

寂寞的時候,讀讀李白這三首詩

寂寞折磨人,也成就人,寂寞是遠離嘈雜,去找心靈的寄放,寂寞有時讓人迷失,但是寂寞更能讓人清醒。

寂寞成就了李白,使他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仙”,正如他所說的“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他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